从近两年的秸秆禁烧可以明白,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利剑是什么?

今年,夏收秋收期间,几乎感受不到焚烧秸秆带来的烟雾,令人很欣慰。回想前几年,每年的十一国庆节前后,到处火光和浓烟,空气严重污染,尽管乡村干部三令五申,村广播不停宣传,农民都不买账,不能明烧就暗点,有一年严重时竟影响飞机的降落。

一直折腾了几年,现在已基本达到理想效果,是什么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方法如果用在今后的农村工作中,不就能快速推动农村发展进步,农民的增收致富吗?

从近两年的秸秆禁烧可以明白,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利剑是什么?

农村的发展既靠“堵”也靠“疏”关键还是靠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的提高。

​在秸秆禁烧的前期主要做的是“堵”。反复广播宣传、标语到处张贴,措辞严厉‘’今天烧秸秆,明天住监狱“;村干部带着红袖章黑天白天地在地边严看死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尽人意。

在秸秆禁烧的后期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

从近两年的秸秆禁烧可以明白,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利剑是什么?

“疏”:各级政府开始给秸秆找出路,秸秆发电、秸秆还田、青储秸秆等方法开始应用,由于秸秆还田技术不成熟或者农民需要一个接收的过程,效果不太明显,现在,经过近几年的还田,农民已充分认识到,秸秆还田的好处,大部分人已经把秸秆还田作为一个种地必须的流程,叫烧也不烧了。

“堵”:近两年许多地方政府都运用了“蓝天卫士”监控系统,一旦出现火点,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通知村干部到现场处置,以最快的时间减少污染。

从近两年的秸秆禁烧可以明白,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利剑是什么?

为什么不能杜绝破坏环境的现象发生呢?就是农民的思想意识没有提高。2013年以来的雾霾天气,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生活的极大不方便,甚至直接造成生命的危害,我们每个人不能再做有损地球的行为了。

其实,农村的许多事要想尽快取得发展,都要采取这种方法。比如农村环境改善,乡村振兴等。等大部分农民都讲卫生时,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到位了,农村就是城市了。农村也就振兴了。

从近两年的秸秆禁烧可以明白,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利剑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