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中风急救小知识,关键时刻有大用

您知道吗?中风发病突然,常发生在家中、工作场所或者路上,而且中风的类型不同,表现也不一样。所以,学点中风急救小知识,关键时刻可“救命”。

如何识别中风?

中风分三种类型,一是脑梗死,二是脑栓塞,三是脑出血。

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引起,这是最常见的中风类型,约占全部中风的80%以上,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者有抽烟、大量饮酒,或者肥胖的人群。脑梗死多于休息或者夜间睡眠时发生,起病时症状较轻,但会越来越重,一般三天内偏瘫等症状达到高峰。

学点中风急救小知识,关键时刻有大用

脑栓塞:

是由于其他地方形成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血管狭窄的部位,造成堵塞,这种情况发病突然,往往一发病就出现严重的偏瘫、失语,甚至昏迷等,而且发病场合没有规律,随时随地都会发生。

学点中风急救小知识,关键时刻有大用

脑出血:

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破裂,或脑动脉畸形、动脉瘤破裂,血液从脆弱的血管处流出,形成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中风。多见于高血压患者,以及脾气暴躁、爱生气、劳累紧张、连续工作等情况,尤其多发生于饮酒后洗热水澡、桑拿、剧烈运动等。发病时大多都有突然摔倒的动作,而且表现得很严重,甚至昏迷不醒。

学点中风急救小知识,关键时刻有大用

识别是否是发生中风,首先根据上述三种中风的特点来初步作出判断。下面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识别

①当出现一侧肢体突然软弱无力,甚至拿不住东西、掉筷子等情况时,是中风来临。如果双侧肢体无力,而且是慢慢发生的,就不一定是中风了。

突然出现表情呆滞、说话不流利时,让患者做些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辨识中风,比如让患者笑一下,如果笑时口角歪向一边,则可能是中风;还可以让他伸一下舌头或说一句简单的话,如果发现明显的异常,则提示中风。

中风发生时该怎么办?

中风患者发病后,家属第一时间的“自救”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家庭急救中风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镇 静

发现患者突然倒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不能活动、口眼歪斜时,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让患者平卧在床上或地面上,可尝试取出患者口中的义齿(假牙)等物、松开衣领等,并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

学点中风急救小知识,关键时刻有大用

不要急着用药

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中风用药是不一样的。脑出血时不能随便使用活血药,而梗死和栓塞是可以使用活血药的。

不要急于搬动

许多人见到自己的亲人突然摔倒在地,第一时间是想把他扶起来,但当脑出血时,急于搬动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加速死亡。因此,对于突然摔倒的患者,最好2~3人同时把患者平托到床上,或者就地平放,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检查患者的呼吸、心跳、大动脉搏动情况,必要时采取“心脏按压”。

学点中风急救小知识,关键时刻有大用

保 护 头 部

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患者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如果是从楼上抬下患者,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医院途中,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精 神 安 慰

中风时大多数患者神志清醒,应防止患者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此时应让患者静卧,并可安慰患者。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可以避免血压下降而使缺血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