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王震將軍與北大荒的故事 被譽爲「新中國農墾的設計師」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雞西市的王震將軍開墾北大荒紀念館,提到王震將軍我們能想到的除了北大荒、南泥灣還有新疆的天山山脈到東南大地,從東北的北大荒到海南島和西南邊陲,均留下了他老人家的足跡,是新中國農墾事業的開拓者和領導者。

王震湖南瀏陽人。上將軍銜,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1935年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為了保護延安的南大門於1941年率三五九旅屯墾南泥灣。

1944年10月曾率三五九旅長途跋涉,英勇作戰途徑八省份,跨越半個中國,行程兩萬餘里,進行大小戰爭三百餘次,於1946年返回延安,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任務,歷史上也稱這次大範圍戰爭為“第二次長征”。

北大荒,舊指黑龍江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這裡是冰雪的故鄉,暴虐的西伯利亞寒流長久地在這裡盤旋。被稱為寒冷的世界。

於是建國初1954年,王震將軍就派鐵道兵五師副師長餘有清率部勘察,1956年又派7名軍官和戰士來到北大荒,並且親手點燃了第一把荒火。王震的方針是:邊開荒、邊生產、邊建設、邊積累、邊擴大。

統計表明,從1957年--1966年,在王震率領下,經過解放軍轉業復員官兵和墾區職工共同奮鬥,北大荒的農場經濟取得了大發展,耕地面積由457萬畝增加到1370萬畝。在千里的黑土地上建起了一大批國營大廠,荒涼的北大荒也變成了富饒的北大倉。

期間數十萬的轉業復員軍官、北京知青等投入到北大荒的開墾建設中來,農墾事業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歷代在新疆、海南等都取得過大規模的成功,以人民解放軍復轉官兵為核心的農墾大軍,才發展起來的。

“艱苦奮鬥,勇於開拓”就是王震主席為北大荒的題詞。艱苦卓越,他們用一點一滴、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屯墾戍邊,使它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農業產業大軍的主體。使北大荒成為“北大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美稱。謝謝欣賞,喜歡請關注。我是您的朋友漫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