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事情是這樣的:

你有沒有感覺到胖是最常見卻沒法索賠的工傷?

現實確實如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目測一下肥胖程度就大致瞭解他有多努力工作了。

一手拿著上司交給的KPI,一手往嘴裡不停地塞巧克力、炸雞、奶茶

加班後一個人幹掉三大份“麻小兒”不是事兒……

悅兔確實不是在認真地開玩笑啊

這種叫“壓力肥”的清奇疾病真的存在耶

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現代人大多數終生都在與兩件事鬥爭,一是壓力,一是肥胖。如果有人不幸同時被這兩件事折磨,那我只能報以最誠摯的同情了。

壓力與肥胖是一對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

適度壓力有利於戰勝恐懼和提高動力,但長期慢性壓力就會給健康帶來危害,比如:肥胖。我們日常會接受到壓力的來源包括:親人患重病、工作壓力、環境劇烈變化、人際衝突等等。

當人感受到壓力時會導致情緒焦慮、抑鬱,這時就很容易選擇高熱量食物來解壓,這些食物通常被稱為安慰性食物。由此會導致體重增加後皮質醇水平上升的肥胖併發症等就會導致壓力更加加劇!然後就越吃壓力越大,壓力越大就吃得越多……從此陷入了一個可怕的深坑。

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人們為什麼會用安慰性食物來解壓呢?

安慰性食物顧名思義指的是能給人帶來撫慰效果,讓人感覺舒適的食物。當你感覺舒適自然也就減壓了,但是很不幸的是安慰性食物在緩解壓力的同時會增加體重。因為此類食物從營養角度來講大多是高糖、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能量的食物,這類食物能夠激發大腦的懸賞機制,自然就會變得開心嘍。

拋開營養不說從口味角度講,安慰性食物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的口感更接近兒童食品的口味,能讓人彷彿回到美好而安全的童年。比如某一道外婆的拿手菜、或是自己從小就喜愛吃的零食什麼的。

男人和女人在感受到壓力選擇安慰性食品居然是有區別的。大多數女人更偏愛含糖量較高的甜食為主。而男性大多會選擇高油的肉食為主。

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要及時察覺到自己的壓力過大

生而為人就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不是嗎,如果能很好地把控基本不會影響生活。但是如果你出現一些症狀有可能是壓力過大了,比如頭痛、肌肉緊張、頸肩痛;難以入睡、易醒;注意力不住中;口乾、胸痛、燒心、疲勞、不安、神經過敏、失去耐心、易生氣、記憶力差、容易忘事、容易感冒、食慾不好,但又愛吃安慰性食物、胃不舒服等

這時你就需要引起重視,積極採取措施避免壓力性肥胖嘍。

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1、一旦特別想吃東西前要問問自己:“是真餓了需要吃東西,還是隻是因為心煩?” 如果對靈魂的拷問不起作用,那就試試在不餓又想吃東西時,選個便利易於操作的運動做起來,轉移一下對吃的衝動。

2、暴飲暴食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也是引發肥胖的原因之一。所以再忙都不要漏過正餐,儘量認真地吃好每一餐,實在不行塞幾塊水果也是好的。

3、想不變胖最直接有效的辦法當然就是控制飲食,所以儘量讓自己的餐食以全穀物、水果、蔬菜為主。同時要有意識地明確標識並且迴避自己最喜歡的安慰性食物。堅持一段時間吧,相信我一定會見效的。

4、嘗試著愛上喝紅茶吧。紅茶與舒適感和鎮定的關係密不可分的。有研究證明承受同樣壓力的人,喝紅茶的皮質醇水平降低了47%。看來英國人對下午茶的鐘情是有道理啊。

5、嘗試著找到並

掌握一項適合自己的放鬆技巧,比如按摩、深呼吸、正念等。按摩推拿可以促進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也就是有好友陪伴、娛樂時同樣會釋放的“感覺良好”荷爾蒙,這會讓皮質醇水平長期處於正常情況。

6、感覺不好時嘗試著向家人朋友傾訴,從他們那獲得幫助和鼓勵。如果你有個風趣幽默的朋友或家人就更好了,他的存在可能會幫助你調節荷爾蒙的應激反應。單純的開懷大笑就足以讓皮質醇水平下降近乎一半。實在沒人能做到,看一場搞笑的電影同樣可以幫助你化解壓力。

7、儘量養成早睡早起或者保持午睡習慣。如果你的睡眠時間只有六個小時,而不是醫生建議的八個小時,你的血液中會多出50%的皮質醇,所以壓力大不開心也是自然的了,所以無論如何要讓自己睡飽。

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祝各位扛住壓力保持健康!悅兔這就去跟BOSS要工傷補償啦。

這不是饞!這是食物成癮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