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主要观点

本周宏观经济延续“阴跌”态势。5月工业生产规模较4月进一步收缩,不过幅度“温和”。工业品价格呈现“震荡偏弱”的格局,意味着当前经济的总需求并未大幅走弱,反过来,工业品价格相对坚挺也使得工业生产不至陡然收缩。我们认为经济“阴跌”或将贯穿整个2季度,但需警惕3季度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显著走弱对经济总需求造成冲击。

三线城市主导房地产销售滑坡,3季度全国房地产销售或将全面降温。4月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开始松动,这或许意味着,伴随房地产调控的持续,热点城市购房热情开始较为实质性地降温。本周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创下2015年以来单周最低销量(除却春节和2015年“十一”假期的异动),导致本周房地产销量滑坡的是“三线城市”。这反映出随着热点城市挤出效应的衰减,三、四线房地产销售或开始明显降温。5月以来,各线城市土地成交量均出现连续下滑,或反映出房地产融资条件大幅收紧,开始挫伤开发商的拿地热情。

本周R007和DR007均保持在利率走廊以内震荡下行,同时央行还结构性地进行可跨月的14天资金投放,维稳流动性的意图较为明确。据媒体报道,截至本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OMO、SLF、MLF、PSL)余额突破了7万亿。这主要与央行弥补基础货币缺口的方式有关:在外汇占款持续减少的情况下,法定准备金率又不变,其结果必然是结构性货币投放量的滚动放大。我们认为,考虑到当前商业银行长期资金的匮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所需抵押品的趋紧,加上美元指数遭受新忧”,人民币汇率暂时无忧,金融监管“疾风骤雨”,对维稳流动性提出更高诉求,央行“降准”窗口或在临近。当然,时点(timing

)依然是央行是否降准的一个关键决策变量。

本周债市讨论最多的是“M型”收益率曲线的罕见呈现。其罕见之处主要在于3-5Y期曲线的倒挂,而7-10Y期的倒挂在债市配置力量偏弱时时有出现。3-5Y期曲线倒挂的原因,与“负债荒”下市场对流动性的追逐有关,即对交易不甚活跃、变现能力差的3年期品种要求更高的收益率。金融监管重压之下,市场配置力量不足、交易情绪谨慎局面一时难以扭转。债券市场的转机或要等到6月底MPA考核结束、银监会监管标准逐渐明晰之后。期间倘若央行祭出“降准”或其他相对更能宽慰人心的流动性对冲工具,则可能给债市的配置能力和市场情绪带来一定提振。

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处于高位。本周中债登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2016年理财余额增长5.55万亿,低于2015年的8.48万亿。其中,下半年同业理财增量占比达到71%,成为理财增长的主力;理财资金配置结构仍以债券和非标为主,债券投资占比达44%。从我们草根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银行对同业理财多选择到期不续做的观望态度;本周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已下发通知,要求通道、委外均须通过理财登记系统,对底层基础资产或负债进行登记,预计今年同业理财增长或将明显放缓。

本周受特朗普“弹劾门”发酵、荷兰和法国大选“平稳落地”、以及欧洲经济呈现复苏迹象的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下跌,抹去特朗普当选以来的全部涨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不多,CFETS人民币指数再创新低,“策略性贬值”的思路再得彰显。短期内,跨境资本外流压力不大,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空间依然较为充分。

1实体经济:三四线地产热或正退潮

1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量、价”小幅回升。本周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连续第二周小幅回升,但煤耗总量依然不及1-4月的水平(图表1)。4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6.5%,较上月显著回落1.1个百分点,低于市场此前预期;工业增加值季调环比也从上月的近两年半最高水平,大幅降至年内最低水平。随着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工业生产热情正在退潮,本轮业被动补库存已十分接近尾声。5月高频数据反映,工业生产规模较4月进一步收缩,也对上述趋势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不过,

截至目前,工业生产收缩依然“温和”,经济“阴跌”态势或将贯穿整个2季度。本周南华工业品指数收于1836点,较上周小幅反弹1.7%(图表2)。工业品价格“震荡偏弱”,意味着当前经济总需求并未大幅走弱,工业品价格的相对坚挺使得工业生产不至陡然收缩。但仍需警惕3季度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显著走弱对经济总需求的冲击。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2

上游价格

原材料价格普遍企稳。本周煤炭期货价格略有回暖,其中,动力煤和焦炭价格分别环比上涨2.4%和0.3%,焦煤价格略跌0.3%(图表3)。本周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出现恢复增长,受益于煤价整体水平仍高于去年同期、煤炭长协合同的执行、以及夏季用电高峰的刺激,预计上半年煤企业绩依然向好。同时,近期海关总署和发改委均在研究限制劣质煤炭进口的新政,要求限制进口煤同比下降5%-10%,这有利于维护国内煤炭需求。加之目前煤炭去产能仅完成年度任务的46%,节奏慢于钢铁行业,煤炭产能的进一步收缩也将对煤价构成支撑。从而意味着,发改委要实现市场煤价“力争迎峰度夏前回落到570元/吨以内”的目标具有较大难度。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收于53.6美元/桶,周环比大涨4.8%,主要得益于市场对OPEC延长减产协议的乐观预期(图表4)。截至本周,EIA原油库存已连降6周,表明OPEC减产是有效的,因此,倘若延长减产协议达成,将对原油价格提供较强支撑。本周LME铜价依然震荡偏弱,周环比略涨0.8%,LME铝价显著反弹1.8%(图表5)。MyIpic矿价综合指数依然受到进口矿拖累,略跌0.1%,其中,进口矿继续下滑1.9%,而国产矿进一步上涨1.6%,海内外价差近期再度拉大(图表6)。南华农产品价格指数4月以来一直维持窄幅震荡之势。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3

中游产品

钢价震荡有升,高炉开工率跌至春节以来最低。本周螺纹钢期货结算价显著反弹,周环比涨幅为1.7%(图表7);高炉开工率进一步下降1.1个百分点,至74.7%,回到春节以来的最低水平(图表8)。4月下旬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节奏明显加快,目前已完成年度任务的63.4%,钢铁价格在此期间震荡有升,去产能对钢价的支撑作用得到体现。中游玻璃和水泥价格近期也都呈现小幅上涨态势,本周玻璃和水泥价格指数分别环比上涨0.3%和0.5%。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4

下游地产

三线城市主导房地产销售滑坡,土地成交持续低迷。本周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大幅收缩,创下2015年以来单周最低销量,除去春节和2015年“十一”假期的异动外(图表9)。导致本周房地产销量滑坡的是“三线城市”,反映随着热点城市“挤出效应”的衰减,三、四线房地产销售或已开始明显降温,对此变化需要特别关注。上周100个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维持低位(图表10)。5月以来,各线城市土地成交量均出现连续下滑,或反映出房地产融资条件大幅收紧对开发商拿地热情的挫伤。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热点城市二手房价格涨幅回落,3季度全国房地产销售或将全面降温。本周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速与上月持平,仍为0.7%;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同样为0.7%。分城市类型来看:新建住宅方面,4月二线和三线城市增速皆与上期持平,而一线城市环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方面,一线城市环比出现颇为显著的下降,从上月的1.6%降至0.7%,降幅达0.9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环比增速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唯独三线城市环比进一步上行了0.1个百分点,其二手房价环比涨幅首度超过了新房。

今年以来,伴随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升级,我国房价开始在一、二线城市的带动下,呈现出二手房涨价快于新房的状况。这反映出热点城市房价上涨放缓,背后受到很强的行政力量驱动,整体房地产市场依然相对火热。然而,4月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开始在二手房的带动下回落,这或许意味着,伴随房地产调控的持续,热点城市的房地产销售开始出现较为实质性的降温。4月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量的进一步深度下跌,也对此提供了佐证。我们认为,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冷却或将于3季度传导至全国范围。

5

食品价格

农产品价格加速下跌,猪肉供给保持稳定。本周农产品和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下跌加速,周均值分别较上周显著下滑1.6%和1.9%,符合季节性规律(图表11)。食品价格依然对CPI的上涨有明显压制。从农业部公布的日度数据来看,本周猪价环比进一步下跌1.1%,创2015年中旬以来最低水平。4月生猪存栏量继续季节性地小幅回升,较上月增加14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第二月持平(图表12)。猪肉供给保持平稳,随着5-8月猪肉消费淡季的到来,猪价仍将持续下跌。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2金融市场:“降准”窗口或正临近

1

货币市场

公开市场开展14天逆回购,央行维稳流动性意图明确。本周公开市场共有2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周二到周四开展逆回购操作共计4100亿元,其中,7天期3100亿元、14天期1000亿元、28天期操作暂停,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1600亿元(图表13)。此前央行指出,后续公开市场操作将以7天期为主,本周之所以开展较多的14天操作,主要与月末时点有关:周四开始,可跨月的14天资金需求明显上升,体现为在货币市场利率保持平稳的情况下,R014利率逆势上行(图表14)。本周R007和DR007均保持在利率走廊以内震荡下行,同时央行还结构性地进行14天资金投放,维稳流动性的意图较为明确。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另据媒体报道,截至本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OMO、SLF、MLF、PSL)余额突破了7万亿。这主要与央行弥补基础货币缺口的方式有关:在外汇占款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法定准备金率不变,其结果必然是结构性货币投放量的滚动放大。我们认为,考虑到当前商业银行长期资金的匮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所需抵押品的趋紧,加上美元指数遭受“新忧”,人民币汇率暂时无忧,金融监管“疾风骤雨”,对维稳流动性提出更高诉求,央行“降准”窗口或在临近。当然,时点(timing)依然是央行是否降准的一个关键决策变量。

2

债券市场

债市惊现“M型”收益率曲线。本周债市讨论最多的是“M型”收益率曲线的罕见呈现。一级市场上,周三国债3年期和7年期中标利率显示,不仅国债7Y与10Y倒挂10bp,而且3年期中标利率也明显高于5年期二级市场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近似“M型”。二级市场上也呈现这种“M型”收益率曲线的形态:本周3年和7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4.2bp和10.9bp,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却下行2.7bp(图表15)。“M型”收益率曲线的罕见之处主要在于3-5Y期曲线的倒挂,而7-10Y期的倒挂在债市配置力量偏弱时常有出现。

3-5Y期曲线倒挂的原因,或与“负债荒”下市场对流动性的追逐有关,即对交易不甚活跃、变现能力差的3年期品种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我们认为,金融监管重压之下,市场配置力量不足、交易情绪谨慎局面一时难以扭转,债券市场的转机或要等到6月底MPA考核结束、银监会监管标准逐渐明晰之后。期间倘若央行祭出“降准”或其他相对更能宽慰人心的流动性对冲工具,则可能给债市的配置能力和市场情绪带来一定提振。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3

理财和票据市场

理财收益率和票据贴现利率皆处高位。上周日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6个月)小幅回升至4.44%,持续处于高位,反映当前银行体系存款增长乏力。本周中债登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2016年,理财余额增长5.55万亿,低于2015年的8.48万亿。其中,下半年同业理财增量占比达到71%,成为理财增长的主力;理财资金配置结构仍然以债券和非标为主,债券投资占比达44%。从我们草根调研了解情况来看,目前银行对同业理财多选择到期不续做的观望态度。本周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下发通知,要求通道、委外均须通过理财登记系统,对底层基础资产或负债进行登记。预计今年同业理财增长可能出现明显放缓。本周长三角票据直贴利率(6个月)上升到4.25%的高位,票据融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图表16)。

4

人民币汇率

美元大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

默默走贬”本周受特朗普“弹劾门”发酵、荷兰和法国大选“平稳落地”、以及欧洲经济呈现复苏迹象的影响,美元指数大跌,已抹去特朗普当选以来的全部涨幅。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不多,CFETS人民币指数再创新低,“策略性贬值”的思路再得彰显。具体地:本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周显著升值162点,收报6.8786;即期汇率升值101点,收于6.8926;或部分受益于香港与内地将开展“债券通”的消息,CNH大幅升值204点,收于6.8770,两岸汇差倒挂156点;CFETS人民币指数连续走贬,收于92.5(图表17、图表18)。

国内宏观周报:何妨降准?

结售汇数据证实4月境内外汇供求稳定。本周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中国4月整体结售汇以及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较3月双双扩大。外管局表示,综合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逆差同比收窄,以及期权等外汇供求因素,4月境内外汇供求继续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且总体好于3月。细项数据也反映出外汇供求的稳定:1、银行客户结汇率较一季度略有提升,购汇率基本持平;2、企业跨境融资余额连续14个月增长;3、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回归理性,流向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占比有所上升;4、居民个人购汇规模处于近一年半最低水平。4月境内外汇供求稳定,与同期外汇占款回升和人民币汇率平稳的状况相符。预计短期内跨境资本外流的压力不大,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空间依然较为充分。

联系作者,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