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爲本錘鍊賽事品質|體壇觀瀾

以人为本锤炼赛事品质|体坛观澜

以人为本锤炼赛事品质|体坛观澜

第二屆成都國際馬拉松賽開跑。 圖片來源:成都日報

10月27日,第二屆成都國際馬拉松賽成功舉辦。

儘管辦賽時間不長,儘管賽事仍在調整,成都國際馬拉松賽依然在成都打造世界賽事名城的整體謀劃中佔有重要位置。

相比於首屆賽事,今年舉辦的成都國際馬拉松賽增添了不少亮點:其一,大刀闊斧調整賽道路線,原來的折返跑道的確令參賽者感到枯燥,而今年調整後的賽道設計則既可展示成都所承載的千年文明,同時也可讓跑者在奔跑中感悟成都的文化積澱與時尚魅力;其二,為了辦好今年的馬拉松賽事,成都充分動員了方方面面的力量,志願者、安保、醫療保障等賽事服務人員的數量可能比參賽者還要多,而賽事保障力量的充分供給,讓跑者盡享奔跑快樂的同時減少了後顧之憂;其三,馬拉松賽事是辦給參賽者的,也是辦給觀賽者的,由此反觀成都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致信成都市民之舉,既可呼應成都市民對馬拉松賽的理解與支持,同時也在營造舉全市之力辦好本屆賽事的良好氛圍。

對於國內諸多馬拉松辦賽城市來說,如何規劃、運營、推進馬拉松賽事,並無“標準答案”。但以馬拉松賽事的受關注程度與辦賽複雜性評判,沒有精益求精的辦賽態度,沒有以人為本的辦賽情懷,想把馬拉松賽事辦成品質賽事,也是難上加難。事實證明,有些熱衷於花錢請明星前來助陣的馬拉松賽事,因賽事本身運行不暢,請明星非但沒能提升賽事知名度,反倒給賽事口碑帶來不利影響;而一些肯於在賽事服務、跑者福利方面下功夫的賽事,不但賽事美譽度得到切實提升,更對擴大賽事影響力起到關鍵作用。

伴隨國內馬拉松賽事的迅猛發展,一些新興賽事為了實現後來居上的目標,難免會裹挾一些急功近利的念頭,也難免會在為何辦賽、為誰辦賽的定位上發生搖擺。這裡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廣受群眾歡迎的馬拉松賽事,最該落實的就是以人為本的辦賽理念,而只要將以人為本辦賽這一精髓把握好,國內馬拉松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前景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