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經驗分享:公考十年,最終筆試面試第一上岸!

國考報名已經進入第三天,距離正式考試僅剩一個多月時間,大家都準備得怎麼樣了呢?今天來看看申論一點通上岸學員馭劍風靈的上岸心得吧,希望對你們的複習有所幫助。

還記得2018年5月24日凌晨12點03分,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不斷地刷新著成績查詢網頁,當查到自己的筆試成績與排名時,激動的淚水默默順著臉頰靜靜地流淌。我就知道,這回一定要一騎絕塵,一定要把對手打個落花流水,一定要拼盡全力不留遺憾,因為等這一天十年了。

其實自己在公考的路上,差不多考了十年,進面三次,前兩次都以大圍進面,最後都以0.01、0.03的差距憾然出局。而這次終於以筆試第一(行測70.4分,申論74分)、面試第一(84.14分)的成績順利過關,表面上看,感覺一切如行雲流水。回首這一路走來的路,其實成公絕非偶然,哪有那麼多的無心插柳,只不過是努力後的水到渠成。在這裡我對自己最近這次備考心得進行總結,也談不上什麼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在公考路上努力拼搏的夥伴。

考生經驗分享:公考十年,最終筆試面試第一上岸!

一、行測

總的來說,多次的考試,行測成績一直在60~68之間,屬中等偏上(對於報考職位)。相信行測對於大家來說基本不是短板,主要是要保證做題的質與量,多總結,查找弱項重點突破,提高做題速度與準確度。比如在數量分析上,就要多去掌握一定的技巧,重在分析,輕於計算,比如掌握並靈活運用誤差分析等方法,就能快速幫助我們鎖定正確答案,吃透相關邏輯推理關係,就能在邏輯推理題上大放異彩,把握好關鍵、關聯詞,言語理解題做起來就會得心應手……總之多做、多思、多問,在此就不作過多總結。

考生經驗分享:公考十年,最終筆試面試第一上岸!

二、申論

俗話說,得申論者得天下。一直以來申論都是自己的弱項與短板,更是我的軟肋與痛點。得分總是在55~60分之間,屬完全沒入門級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而這次能夠取得較大的提高,其實還是以往的方方面面的一些反思、否定、歸零與重來的一個過程。總地來說,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1、端正態度。那就是一直以來,輕申論。這個是自己不得不承認的。想要取得好的成績,離不開端正的態度,這次從內心提升了對申論的重視程度。

2、改變心理。考不好,心理上對申論或多或少是有些畏懼的。心理上怕考、怕學、怕面對,就會導致行動上回避與疏遠,進而導致結果的不理想。這次下定了決心從心裡上徹底改變了畏懼心理,慢慢地從心裡開始接受它,當一項事物從心理接受它時,一切便變得那麼自然。

3、理清框架。申論各類題型的答題,不是天馬行空,而是有著一定的答題思維與邏輯,把相關答題“組合拳”熟記於腦,瞭然於心,才能做到考場上的從容與淡然。

4、勤思勤練。光說不練是假把式,光練不說是傻把式,說練結合才是真把式。只有在不斷地練習中,不斷總結,不斷運用,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申論的水平。總之,一切終究得落實到實行上,不能只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5、培養感情。如何培養與申論的感情,讓畏懼變成喜歡,我選擇的是看一些政治新聞與時評類文章,接觸裡面的思維、感受政府在處理公共事情的深度與廣度,比如面對一個公共問題就要注意思考與處理上的代表性、全面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

6、重視點評。當初果斷選擇申論一點通,主要基於兩個因素:一是有老師為自己的作答進行點評。二是作答時間比較自由,畢竟作為一個上班族,沒有太多固定時間去進行專業培訓。感覺那段時間每天上午10點多不斷刷新每日一練等題目,然後把題目打印岀來跑到廁所作答,期待老師點評的那段時光,內心過得異常充實。10月18日(本週六)下午14點申論一點通的第二次模考就要開始了,大家可以報名參與,當晚還會有專業的老師直播解析。

7、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多去看看作答較好的學習夥伴的作答方式方法,多請教,多交流,假以時日,你也會成為申論王者。

考生經驗分享:公考十年,最終筆試面試第一上岸!

三、面試

這次面試完後,考得還不錯:84.17分。對於一個內向的人來說,我覺得放飛了自我(搭擋85.48)。在此分享一下我們的考前一些心得:

1.選班、老師、小組團隊很重要

雖然筆試優勢明顯,領先第二名10多分,但仍毫不猶豫地選擇報班,主要一方面只想乘勝追擊,不想留下遺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全面地突破自己,對自己以後做人做事都有益。其實面試和申論考試一樣,選一個好的班和老師還是非常重要的,在專業老師的指點下,狀態有了很大提升。當然很慶幸結認了一幫“情投意合”的小夥伴,學習氛圍很好。

2.審題+氣勢

還記得第一次全班大模考,大夥都看好我,結果3道題全審偏,結果可想而知。心情一下滑到谷底,一連好幾天人都不在狀態,看著夥伴們一個個漂亮的答題,很沮喪。這時一位夥伴看到了我狀態的下滑,跟我說:“朗讀《將進酒》呀,同時審題多注意題尾信息,問的是什麼”。就這樣,一首忘情的《將進酒》完全點燃了我,審題方面同夥伴討論、向老師請教、自己也不斷總結,幾天功夫,狀態與答題精準度就穩步提升。

3.培訓完保持熱度,找好搭檔互促進

培訓結束後,離面試還有幾天時間,我和我的搭檔並沒直接回家,而是在考點附近住下,每天安排一下學習內容,保持好學習的進度與熱度,主練答題狀態與氣勢,輔以梳理各類題型,通過深情的朗讀與激昂的宣誓,重練答題代入感與交流感,把狀態與氣勢調到了極佳水平:酒店房裡練、走路時練、學校裡練、陌生人面前練~總之最後到了無所畏懼,完全放飛自我的狀態,而這個過程中我們相互提醒、相互指點、相互鼓勵、相互提高~

4.考試當天的“心理戰” 運用十分成功

我和我的搭檔同一考場,候考時,考官先讓考生自己主動推薦(自薦與他薦)兩人去抽面試考官時,沒人主動自薦,我暗自竊喜:說明該考場考生總體氣場與自信度不高;接著在抽籤簽字的環節中老師特別提要大家放鬆點,說部分考生籤個字手都發抖,輪到我簽字確認時,發現其它已簽字的考生名字相當一部分寫得歪歪扭扭,這進一步坐實了老師的話:部分考生太緊張!或者本身就寫不好,試想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考生,有何畏懼?經過觀察與分析,基本可以確定考場考生總體氣場不足,自信心不強。趁熱打鐵,在5人組的備考間,我深情朗誦《將進酒》和《放飛中國夢》,激情朗誦宣誓詞,讓自己迅速進入了激昂的狀態。最終氣壓全場,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面試。

好了,以上是本次面試心得的一些總結,在答題同質化,流程“套路化”,如何使自己岀彩,如何使自己成為最閃耀的那顆星,我想,在掌握基本答題思路的同時,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特質去交流,用自己的氣場去鋪路,夢想之花終會綻放。

考生經驗分享:公考十年,最終筆試面試第一上岸!

失敗皆相似,成“公”各不同。其實方法也是因人而異,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以特定的步調同自己內在節奏產生同頻共振,並不折不扣地堅持走下去……要相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往前走,定能到達!期待綻放的你!

想看更多考生經驗,可點擊文末鏈接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