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厚仁、博术、精勤

近百年来激励着一代代医护人员

他们,坚守一线、全心服务

他们,钻研业务、服务病患

他们,奉献大爱、援非援疆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今天,“晓得”带你走近江苏好青年、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常州市卫生拔尖人才、常州市优秀青年、肝胆胰外科副主任陈学敏,来看看这位“刀尖舞者”的日常工作。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手中有术 勤学敏行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陈学敏(右一)

每周一、三、五的手术日,哪怕手术结束已是晚上八九点,陈学敏都会到病房里再去转一转、查一查,“有时,可能就这么一个晚上的时间,病人的病情就会发生变化。”

因为问得仔细、查得认真、考得严格,每次查房,身后跟着的医生和护士总是神经紧绷,“有一次查房,陈主任发现病人伤口处的纱布是淡红色的,要求管床医生立刻处理。他自己也不下班,站在一边观察指导。”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获2016年江苏省腹腔镜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

★★★★★

在一院,陈学敏是当之无愧的“外科明星”。

2015年9月,他在常州地区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台历时6个小时的手术,在常州的普外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陈学敏手上细腻的功夫,是经多年打磨练就的。

2008年,一院成立腔镜诊疗中心,为练习手眼配合,他每天早上6点爬起来剁肉馅,双手持刀,一边干活一边看腔镜的手术录像。

年复一年的打磨,让陈学敏手中的柳叶刀,始终保持着同一准度的严谨和精确。10年来,他带着团队开展了5000余例手术,无一例严重并发症。

心中有道 立己达人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陈学敏(右四)被授予2016年江苏好青年

“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陈学敏很少说自己,刚过40岁,正是职业的黄金时期,他却总把培养团队挂在嘴边。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公益义诊

1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志愿服务

2

★★★★★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当医生更是如此,思想上稍有差池,影响的可能就是一条生命。”

陈学敏经常对团队成员这样说。大家知道,这些“心灵鸡汤”,都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为救治一位术后大出血患者,他把躺椅搬到患者床前,连续三天三夜吃住都在病房里,直到病患转危为安;

每晚临睡前,他总要再检查一遍手机是否畅通,也因此抢救了无数半夜入院、生命垂危的病人……

2016年的夏天,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重症胆管炎入院手术,术后一周就坚决要求出院。知道老人经济困难,家中只有年迈的妻子可以帮忙照顾,陈学敏帮着办好了出院手续。

那个夏天,他每周都会坐着公交车去新北帮老人换药,每周两次,整整坚持了六周。

“勤学敏行、立己达人”

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6点起床剁肉馅,患者床边搭躺椅,这是常州外科明星的日常

这位年轻的肝胆外科专家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以自己的博学慎思

展现着一名医者的风貌

更以自己的躬身笃行

践行着一名医者的至高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