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俄羅斯爲什麼銷毀氫彈?

一德格天1



真心別聽路邊攤的軍事作家來BB,什麼氫彈養不起、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還有30枚氫彈,只有于敏構型氫彈才可以長時間保存……聽起來是不是特別自我感覺良好呢?其實都是扯淡。


唯一一個和美國和蘇聯銷燬核武器的事情就是《中程導彈條約》,其中規定了美國和蘇聯需要銷燬2611枚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導彈,其中美國為859枚,蘇聯為1752枚。


但要注意的一點是——銷燬的是中程導彈而非導彈彈頭。


這是美國和蘇聯第一次實質性的銷燬核武器,後面銷燬核武器還有一次,則是美國協助烏克蘭銷燬掉了蘇聯遺留在其境內的所有“核彈頭”。


《中導條約》中銷燬的就僅僅是導彈:

導彈拆下核彈頭放空燃料毀掉外殼就算是銷燬了一枚中程導彈。而拆下來的核彈頭,主要是W-80核彈頭則全部都回收了,裝在了B-61自由落體炸彈中

這個是W-80

這個是B-61的分解圖:

可以看到相同的東西嗎?


後期美國還有大量的W-84核彈

被填充到新的B-61 Block 12 中。


這些W-80或者W-84是什麼呢?——氫彈


為啥要用氫彈而不用原子彈?倒不是因為氫彈威力大,而是——氫彈便宜。

如果要達到10萬噸當量的爆炸,用鈾-235製成原子彈需要濃縮鈾170-210千克。而製造一枚10萬噸當量的氫彈,用鈾-235的需求量只有20多千克。

對於熱核材料來說——氘化鋰甚至比TNT炸藥都便宜——才幾十美元一公斤!


很多人說氫彈不好保存。其實真的是臆斷。前幾天一粉絲髮私信:

那啥拜託W君沒時間回答不經過大腦的問題。


咱們說美國的核彈大體上經過了5個代次。第一代的小男孩、胖子,第二代的W-4核彈。到了第三代核彈W-5上設計就已經成為這個樣子的了:

W-5是一枚氫彈採用了開門設計。

從正面看內部的空間就是為了安放熱核芯材所設計的,當年W-5核彈利用這個設計可以使用不同當量的芯材完成從6萬噸-120萬噸的不同爆炸等級。


從W-7核彈開始,向戰術化發展:

這是美國倒數第四個型號的原子彈輸出當量為8千到六萬噸。和普通的內爆式核彈不同的是W-7內爆部分做成顆粒膠囊狀態,根據不同的任務加裝不同數量的膠囊。用這種方法調節當量的不同。


由於W-7的設計,對美國有了一個新的啟發就是通過調節熱核裝藥的位置以取得不同的爆炸效率。這時候很有代表性的W-27核彈就被製造出來,以至於到最新的W91彈頭都採取這樣的思路進行設計。


回頭看看W-84上面的調節栓,通過轉動調節栓氫彈就可以在不同當量直接設置。

因此在美國的氫彈早在40年前就已經成為了武器庫中主要的核武器,而原子彈則真心的是鳳毛麟角了。


所以,現在提到核武器默認是氫彈,並且于敏構型真心沒太大優勢。只不過一個TU模型是反射模型、于敏模型是折射模型而已。


對於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有氫彈的國家來說,如果拆了氫彈實際上就等於解除了核武裝了。


所以題主說的事情真心不存在。


軍武數據庫


氫彈,至今為止,是這個世界上威力最大武器,曾經是人們夢寐以的戰勝對手的法寶,或者說是最後一張王牌。

最終也只有中、美、蘇、英、法五國真擁了這種傲視天下的絕世武器。但那幾家自從有了這寶貝,興致勃勃地把玩了段時間之後才發現,這家的威力固然大,但他奶奶的脾氣更大,太難侍候了,還有毒,一旦稍有疏忽,不是廢了,就是炸了,這可就攤上大事了。

關鍵是這傢伙中看不敢用,花了天價維護它多少年,原來就是個嚇唬人的玩藝。還是美國佬腦袋精,夠轉兒,養這花錢不中用的東西,虧大了,不要了。所以他最先把傢伙消滅了。倒出錢兒來去玩那小的戰術用的核蛋蛋去了。他感覺那蛋蛋不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隨時可用,物有所值。

蘇聯人不計代價,只要能壓住美國佬一頭,花多少代價都認。可沒想到一九九O年他敗家了。國破家亡,再也養不起這個嚇唬人傢伙了,無可耐何,忍痛割愛,拆了。英、法兩家一看毛子都把那傢伙拆了,也就都覺得沒意思,也不玩了。

美國佬踅摸一圈,看大家都不玩了,就剩中國沒啥動靜。心裡犯滴咕,中國人那麼窮,他家咋養起了呢?後來中國人告訴他說:俺中國玩的是于敏院士設計另外一種氫彈構型,從聚變材料製備開始,一直到成形氫彈的儲存養護,全都跟你們不是一個路子。俺家東西沒那麼嬌貴,它還避邪鎮宅,俺得一直養著!


鐵嶺鋒


2012年—2013年,俄羅斯和美國相繼宣稱銷燬了所有氫彈,成為無氫彈核國家。加上英、法以在上世紀不在生產氫彈,五大國,只有中,擁有世界上僅有——30枚可隨時使用的擁有者。




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氫彈技術比較複雜,需要大量維護人員和設備,進行定期保養和維護,且維護成本極大。

由於聚變材料和裝藥的壽命很短,導致氫彈的存儲期限短,成本極高,在這個和平年代顯然有點“雞肋”。所以,俄、美等分分轉變思路,去發展價格比較便宜的原子彈,主要原因也是原子彈易保存。


而我國的氫彈構型,從一開始就考慮到如何低成本維護,有利於長期保持,所以中國“氫彈之父”于敏成功的研究出這一領域的“獨門絕技”,不僅威力上和美國的T-U威力相當,維護成本低,且保存時間長,各項性能優越,這就是著名的“于敏構型”氫彈。

我國最小型氫彈爆炸當量約300萬噸TNT,最大威力的氫彈爆炸當量約1500萬噸TNT,相當於1000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可想而知,在氫彈領域,我國還是技術成熟的,功歸於“氫彈之父”——于敏啊!

不知道讀友們,有何感想呢?(謝謝大家觀看,別忘記關注一下哦!)


逍遙白帝


圖注:氫彈爆炸形成的蘑菇雲

不光是美國和俄羅斯銷燬了氫彈而沒有了,聯合國五大國當中的英國和法國也因為早就不再生產而沒有氫彈了。這些擁有過氫彈的國家,最終選擇放棄氫彈,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氫彈生產出來以後,在服役期間的維護和保養成本太大。原子彈也是核武器,但生產出來後只需要在特定的恆溫環境條件下進行存儲就行了,而氫彈則不然,氫彈採用的是聚變材料,穩定性不夠,壽命短,因此它在服役期間需要有大量的專業人員和專業設備對其進行定期檢測、維護、保養,費用太大,成本太高。

其次,氫彈威力太大,不適應精確打擊時代的作戰需求。核武器發展的早期,一味追求爆炸威力的巨大,蘇聯時期甚至開發過爆炸當量達到5000萬噸的氫彈,但戰後人們認識到,太大的爆炸威力勢必造成濫殺無辜的惡果,尤其海灣戰爭後精確打擊概念逐漸興起並大行其道,威力巨大、動輒幾百萬噸甚至上千萬噸當量的氫彈反而沒有了用武之地,擁有核武器的幾個國家開始追求核武器小型化,競相展開了小型當量核武器的研製工作,而原子彈的最大特點就是爆炸當量可控,想要達到多大當量都可以通過計算進行設定,實際產品的威力既不會大於,也不會小於預先的設想,可以很好地滿足人們對核武器可控的使用要求。氫彈就不是這樣了,聚變反應的性質決定了它是不可控的,可能開始是按100萬噸當量來設計的,但實際爆炸的結果卻大不相同,有可能超過預先估計當量的幾倍或幾十倍,完全不可預料,對設計者來說,設計一個東西結果適得其反,這當然是很討厭的事情。

基於上述兩個原因,美俄兩國在進入新世紀後相繼放棄了氫彈。目前聯合國五大國中,只有中國保有氫彈,原因就在於中國氫彈設計採用了獨特的于敏構型,最大特點就是既實現了氫彈武器的爆炸威力,又省去了後期繁瑣的維修保養難題。


兵工科技


第一,氫彈的維護成本太高,因為氫彈是核聚變,原料很不穩定,而且半衰期只有12年,也就是說,造出一枚氫彈,12年後就過期了,花巨資造出來的武器壽命太短,有點不划算在這裡我們不能不提到一個民族英雄,那就是于敏,于敏院士提出的于敏構型,讓我國的氫彈穩定性大增,得以長期保存。

第二,氫彈威力太大,是原子彈的幾十倍甚至數百倍,在信息化條件下的今天,有核國家連原子彈都不敢輕易使用,更別說氫彈了,美俄等國都在發展戰術級別的核武器,有朝一日用來配合常規作戰,大當量核武器只能用來威懾,實戰的時候不一定用得著,也就是說,全球範圍內都在追求精準打擊的時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越來越不適應實際戰爭需要。

第三,美俄心虛。雖然美俄都叫囂著具備毀滅對方的能力,但喊得越兇,心裡越虛,拿著一個自己都不敢用,又要花錢維護的武器是沒有意義的。


毒刺劍客


“美蘇,美俄銷燬氫彈,僅有中國保留這一秘密武器。”這也算是個陳年老段了。

這裡就簡單的講講這個段子的由來。

說起核武器,冷戰時期的美蘇對峙,在核軍備方面自然是競爭激烈。當年的黴素戰術氫彈普及到師。是的,普及到師。這是因為氫彈可以調節爆炸當量,作為戰術核武器使用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調節使用當量才能獲得比較好的效果。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蘇都進行了數輪核軍力裁撤,一線作戰部隊的戰術核武器的裁撤自然是首當其衝。又因為裁撤的這些核武器都是氫彈,於是便傳出了美蘇,美俄銷燬氫彈的說法。但是這麼說也不對。因為美蘇,美俄裁撤的氫彈都是前線部隊的戰術核武器,但是美蘇乃至今天的美俄,他們的戰略火箭軍手裡的氫彈頭到今天也仍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得以保存。

而僅有中國保留這一秘密武器,是因為“于敏構型”的氫彈更容易保存。這個段子是這麼來的:在很久以前,央視的紀錄片中就特別談到過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的突出成就。被一些有意曲解的網友扯出了所謂的于敏構型。

△于敏院士如今安在,但是他本人是從來沒有提過什麼“于敏構型”的

但是要注意,中國官方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提到或者承認過“于敏構型”的存在。包括于敏院士本人也從未說過“于敏構型”有什麼優勢。“于敏構型”這種說法只存在於民間且如今沒有任何直接或者間接的證據能夠說明“于敏構型”相比國際上的T-U構型有任何區別。

2009年NAAS(中國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月刊)的一篇名為《往事不盡如風————絕密的中國1100目標親歷》的文章被奉為“于敏構型”存在的證據,然而這篇文章中關於中國氫彈的各種表述實際上都是完全符合T-U構型的兩級物理設計的。而另外一個方面,如果說中國在氫彈核技術上相比美俄能夠取得一定優勢,說實話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中國核試驗的次數要遠遠小於美蘇核試驗的次數。中國僅僅進行過48次核試驗,而美國進行了1127次。蘇聯則進行了976次。難道別人那麼多次核試驗是白做的嗎?

△圖為美軍廣泛裝備的戰術核火箭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如今掌握氫彈技術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在基本技術上都是一致的,都獨立自主的發現了氫彈的兩級設計(即T-U構型)。關於氫彈構型方面的內容非常複雜不詳細展開。但是要了解一點:對於掌握聚變核武器的國家,能用氫彈絕不用原子彈。因為氫彈核聚變需要的輕原子相比鈾-235這種重原子在地殼儲量,冶煉提純等各個方面的成本都要低得多,而且原子彈的當量是有上限的,太高無法內爆。既然如此,作為在核武器技術上最為先進的美俄兩國幹嘛要銷燬好用的多的氫彈呢?


貞觀防務


如果問題中所說的氫彈是類似“沙皇核彈”一類的老傢伙,那這個問題非常容易理解:生存能力太差。發展戰略核武器的目的是建立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能力,如果一種核武器被製造出來後只能在試驗場被引爆、卻無法被投放到戰略對手的國土上,那麼這種核武器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傳統意義的氫彈即面臨這個問題,對於早期的氫彈來說,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就是需要使用戰略轟炸機才能掛載和投射,雖然後來隨著核武器小型化也出現了可以使用戰鬥機或攻擊機投放的小型氫彈,但這並未完全解決一個問題:氫彈的載機易遭到攔截。由於現代防空武器特別是遠程防空導彈的迅速發展,深入敵方國土上空投放核彈對於作戰飛機來說已經成為無法完成的任務(這也是現代戰略轟炸機主要攻擊方式為發射遠程巡航導彈的原因)。因此,傳統的氫彈遭到淘汰其實非常正常。但實際上,氫彈從未在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武庫中消失,只不過它變換了一種存在形式——目前的氫彈,大多成為了戰略導彈的戰鬥部。


以美國“民兵”3型戰略導彈採用的W87型核彈頭為例,該型彈頭爆炸當量為30萬噸TNT,裂變芯為鈈-239,助爆劑為氘-氚,聚變材料為氘化鋰-6,從結構和原理上來說屬於不折不扣的氫彈。相比於需要用飛機投放的傳統氫彈,戰略導彈突防能力遠非同日而語,因此更適合作為氫彈的載具。


軍機圖


這個問題網上傳的比較多,其實都是以訛傳訛,說什麼中國氫彈是于敏構形結構,可以保存時間較長。我就想問一句,于敏構形是個什麼概念?用來解決什麼問題的?有沒有點數?中國氫彈是于敏構形結構,這沒錯。但是構形只是使原子彈引爆氫彈成為可能,跟長時間保存有毛關係?也就是說于敏構形是在原子彈起爆後、氫彈引爆前起作用,而氫彈儲存和結構沒有任何關係呀。拜託以後說到氫彈儲存的時候,不要再說于敏構形了,人家會笑話的。

中國氫彈之所以能儲存那麼長時間,跟于敏院士在“慣性約束可控核聚變”理論方面做出的突破有關,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于敏院士提出了自己的理論並用於中國氫彈,使之可長期保存。以前可以在網上搜到,現在不好找了。可以說這個理論只有中國一家獨有,只不過中國在這方面很低調。

再說一下為啥別人沒氫彈,其實很簡單,道理一說就明白:氫彈的核材料不宜儲存,比如氚的半衰期每年5%左右,要知道純度不夠氫彈就廢了。可以想象一下,一月製造出氫彈,放不了倆月就不能用了,還要再浪費時間進行處理。一個國家再厚的家底也折騰不起啊!而中國的氫彈在於敏理論的指導下,解決了這個關鍵的問題,延緩了核材料的半衰期,使中國的氫彈長期儲存成為現實。

感謝于敏前輩,是您老的付出換來了和平!


雷哥談中醫補陽


美國和俄羅斯紛紛銷燬自己的氫彈,是愛嗎?是責任嗎?都不是,只是因為養不起!😂


在我們的印象裡面氫彈好像就是威力更大的核彈,或者就是核彈,好多人對於“氫彈”和 “核彈”一直搞不清楚,甚至認為“氫彈”就是核彈的一個品種而已😂。下面我們來說一下氫彈與核彈的區別。

氫彈是核彈的升級版嗎?

氫彈當然不是核彈的升級版,所有國家都是先有核彈,然後才有氫彈。這就造成了一直誤會,好多人都認為氫彈就是核彈的升級版。

其實這倆個的區別就像電瓶車和摩托車,雖然都是倆個輪子的,但是他們的供能方式不同,一個燒電,一個燒油。


氫彈與核彈的區別主要在於釋放能量的方式不同,氫彈主要通過質量較輕的原子進行核聚變放能,而核彈主要是通過重原子進行核裂變釋放能量。

兩者之間的威力也不一樣,一般同樣大小的氫彈比核彈的威力大了不是一點半點。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因為氫彈起爆需要的環境溫度特別搞,所以一般會在氫彈裡面裝一個核彈。先引爆核彈,然後才能引爆氫彈。

為什麼美國和俄羅斯要銷燬氫彈,世界上還有多少國家有氫彈?

主要是因為保養的問題,就像買得起好車,但是養不起。核彈一般只要在一個恆定的低溫下,就沒事。但是氫彈不行,裡面的聚變材料不穩定,所以要花費大量錢去儲藏,還容易出事。

世界上能生產氫彈的國家,主要是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但是英法現在已經不生產了,而且基本以全部銷燬,而美俄也在逐步銷燬自己的氫彈。

所以現在唯一擁有大量氫彈的國家就是中國(是不是很開心😂),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中國捨得高額的保養費?


這就要感想於中國氫彈之父于敏了,氫彈一共有倆種構造,一種叫特勒構造,一種交於敏構造。歐美普遍用前者,而後者是我國獨有。

使用於敏構造的氫彈,在保存費用上比使用特勒構造的氫彈少了一半都不止。這就造成了我國可以大量儲存氫彈了。


陽哥閒聊


這種問題為何一再出來意淫?氫彈的主要構成物質氚,半衰期僅為11.5年,也就意味著無論你採用什麼構造,每年都要補充大量的氚才能維持氫彈的威力。現在氚的價格大家隨便查一下就知道,對任何國家幾乎都是不可承受的財政壓力,且中國政府也從未證實還長期維護30個氫彈,老實說,30個氫彈和30個原子彈對核威懾而言,並無本質區別,我們證明自己有這個技術就足夠了。 再者,氫彈目前必須要核扳機,也就是必須用原子彈來引爆,無核汙染又從何談起呢? 任何脫離科學原理的假設都是耍流氓,也希望此類“我天朝獨有氫彈”的意淫貼不再氾濫。 創建於2018.2.19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