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粮食有可能涨价吗?

从政策大趋势来看,粮食去库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而在2017年12月份农村农业部某经济司主任陈锡文就针对粮食问题作出了一番宏论,表示今后的粮价要采取政府补贴+市场定价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也就是要让我国的粮食价位回归市场定价,同国际接轨!当时不少媒体曾经预言,可能会取消粮食托底收购策略,不过随后在2018年元月份公布的水稻、小麦托底价位仅是下调,而今2018年的小麦也已经上市,随着托底价的下调,今年小麦开称价位也不景气。

2019粮食有可能涨价吗?

明年的稻、麦、豆价格为何难有起色?

为什么明年的小麦、稻谷的市场价格不抱期望呢?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品种都处于收储制度改革的初期,正面临着改革带来巨变,承认着改革带来的阵痛,如同2016年的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所处的情况一样,逐渐由政策决定价格转变为市场决定价格。

2019粮食有可能涨价吗?

玉米——2019年供需缺口将创下新纪录!

为什么看好明年的玉米价格呢?主要还是一点,那就是供需关系的变化,因为在那一年里,我国的玉米供需关系将得到明显的改善,供需缺口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了解,目前业内对本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的估计应该超过了2000万吨,这个数值在去年还不过是600万吨左右,即便是这600万吨的玉米供需缺口,依旧让2017年度的国内玉米市场一度火爆不已,部分企业甚至将玉米收购价格一夜之间调高了100元/吨,市场上演了一出“抢粮大战”,甚是好看。

2019粮食有可能涨价吗?

宏观上看粮食情况如下

首先,口粮品种的政策底价,无论是托市收购价格,还是拍卖底价,在当前国家手中掌握的政策性库存还比较充足,而且财政压力又大的情况下,2019年存在着继续下调的可能性。

其次,还是口粮品种,供需基本面是比较宽松的,尽管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宽松意味着价格就不好涨。这个宽松的基本面最近这两年还会维持。

再次,口粮的两大品种,明年上半年新粮上市之前,不看好稻谷价格(前提今年的稻谷产量不出现太大问题),看好小麦的价格,当前是质量好的小麦,因为今年小麦减产可能超乎想象。当然,也不能过分看涨,国家手里还有7000万吨库存呢,可以持续供应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稻谷的去库存压力,进入明年会继续加大。

第四,玉米价格看好、也看涨。原因很简单,看看东北的旱情,玉米的面积和单产乃至总产都会受到影响。再看看临储玉米拍卖,现在已经成交了差不多3500万吨了,到了明年,临储玉米库存尽管还会打压市场,但压力不会有这么大了。因为玉米的需求被看好,饲料养殖的需求是刚性增长的,特别是随着养殖企业的规模化和南猪北养的趋势明朗,大企业集团纷纷在东北建厂;淀粉、酒精(白酒不说了,主要是工业用)等深加工产能继续扩张,对玉米的消耗量继续增加。这里需要注意,如果2019年对东北的加工企业不再施行玉米收购加工补贴,那么玉米的价格的上涨空间会被压缩。

最后,国产大豆价格不看好。多的不说,两个原因:一是国产大豆的面积增加了,而且可能增的还比较多,这也意味着如果不是大灾年总产量也会增。二是进口大豆继续保持高量,中美贸易摩擦一波三折,也影响不了低价进口大豆继续进入国内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