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刺痛!96岁的杨振宁,这样连发三问,之后……

因何发问?

针对的是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的情况。

怎么问的?

一,是不是有这个现象?

二,有无可改进的地方?

三,此事值不值得研究?

这次发问,是几天前,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办的一个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上提出的。

今日聚焦:刺痛!96岁的杨振宁,这样连发三问,之后……

你肯定会想起:

13年前,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向钱学森咨询教育问题时,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是啊,为什么呢?

其实,教育话题,我一直在思考,也几次想下笔,但诚惶诚恐,不敢触碰。

因教育实在太宏大了,与国家命运、与孩子未来紧紧相连;

因教育似乎过于沉重了,提及教育,似乎人人在焦虑;

因教育困局似乎太复杂了,复杂到似乎无解……

是,为什么我们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想问,我们对科学家的尊崇真的够么?

我曾看到报道:一位科学家,一次乘机出站,看许多人举着牌子,疯狂喊他的名字,他惊呆了,感叹科学家社会地位终于提高了!

结果,他发现粉丝欢迎的并不是他,而是与他同名的歌手……

我曾看到:科学家一辈子工资,不抵很多人炒房、炒股一年赚得多……

是的,尽管科学家自己从不在意名与利,但,

若我们足够尊崇他们:

我们应让科学家三字,笼罩神圣光环!

我们应给科学家合理待遇!

我们应对他们的关注,不仅是他们获奖那一瞬,板凳要坐十年冷呵!当然更不能无视其成就,只对隐私和八卦感兴趣!

可惜……

何时起,我们与科学家越来越疏远?

何时起,很多人想端铁饭碗,热衷考公务员;

何时起,很多人玩抖音、秀直播,想一夜出名;

何时起,艺考要排长队报考,但医学、地质学等专业招生门口冷清……

你我都知道,崇尚科学家的民族,才有希望。

可,现在呢?我们对科学家的崇尚得是不是太“低调”了?说低调到尘埃里了,过分么?

我们忙着“高调”崇尚什么?

挣钱!

挣更多钱!

从短平快挣钱角度,那当科学家,确实不如很多行业,但科学每一次突破为民族带来的,远不是钱能估量的!

想想,长期缺乏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氛围,伤害的谁?

为什么我们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

作为一名家长,我想问,

有多少人拼命想买学区房?

有多少人奔波在上兴趣班的路上?

有多少人纠结于什么专业最热门?

有多少人焦虑于孩子的分数?

或许你说,做这些,有错吗?

是,没错。

可,有多少人想过,做这一切,为的是什么?

是,想为孩子好。

可,为孩子好背后是什么?

满足虚荣?抑或有能力挣更多钱?

假设,孩子喜欢是累又不挣钱的专业,有多少家长会以引导名义去“干预”?

失去了爱,还有为科学投入的狂热吗?

为什么我们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

我想起一件事,与钱学森有关:

晚年,他看电视,看汽车广告,一看,都是外国汽车,他说“泄气、泄气。”

儿子说,中国汽车,有些心脏也是外国的。

钱学森问,生活水平高了,更有条件出成果,为什么还弄不成?

是啊,为什么弄不成?

我,也给不出答案……

但,

我知道:在我们还吃不饱穿不暖时,有人就对我们虎视眈眈。是无数中国脊梁们用大国重器,捍卫了我们尊严!

我知道:在我们站起来的今天,有人打压我们,拿芯片说事,妄想向中国制造2025下手;

我知道:未来博弈我们要赢,依然要科技立国、人才立国!

所以,我想,不要抱怨,今天咱老百姓开始思考:

教育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不是有些功利和实用主义?

我们的舆论氛围,是不是过于浮躁?

怎样的土壤和环境,更有利于大师成长?

一个不懂反省的民族,没有未来……

向为中华民族崛起默默付出的所有英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