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道教:道教的斋醮科仪

道教丰富的斋醮(zhāi jiào)仪式,蕴含着道教文化的精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能流传千载,演习至今,自有其存在的理由。斋醮,能表达炎黄子孙的生存需求和美好愿望,神圣醮坛那虔诚的诵经,默默地祷告,祈求上天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期望亡灵冤魂超升,万罪冰消,永脱沉沦。如果你到道教宫观去,就会看到道士穿着道服在殿神坛前诵经礼忏,虔诚的信徒们随着跪拜,祈愿吉祥平安,追思祖先,这就是道教活动的仪式。

初识道教:道教的斋醮科仪

“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醮”的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说文》曰其一为冠娶二为祭祀。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醮的祭祀一面,借此法以与神灵相交感。“醮”亦有“醮法”。所谓“醮法”,指斋醮法事的程式、礼仪等规矩。“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会有相应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龙醮、正一传度醮、罗天大醮等等。斋法与醮法本不一样,后来相互融合,至隋唐以后,“斋醮”合称,流传至今,成为道教科仪的代名词。

初识道教:道教的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是道教特有的宗教仪式,是道教中沟通人与神的联系,祈祷神仙保佑、赐福、消灾或为亡者追荐超度的宗教活动。道教高功法师在举行醮仪时,有许多特殊的功法。如叩齿、掐诀、存想、运神、罡步、变身、召将等等,与一般的舞蹈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这些步法身段构成道教特有的文化内涵。

初识道教:道教的斋醮科仪

现行道教常用的斋醮科仪很多,大致有:早晚坛功课、接驾、祝寿、进表、炼度等.历代高道无不重视,并称之“非科教无以宏扬大道”。闵智亭道长说:“道教继承民族文化,在群众信仰和民俗的基础上发展演绎的斋醮仪式,形成了道教多用途的斋醮科仪,大则为国祝厘、禳解灾疫、祈晴祷雨;小则安宅镇土、禳灾解厄、祈福祝寿、度亡生方等等,大凡人所希求的事多有用斋醮祈祷之法”。


初识道教:道教的斋醮科仪

道教斋醮科仪对中国社会和道教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道教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道教教理教义的行为体现;是弘道扬教的重要途径;是道教徒表达信仰的主要方式;是道教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群众了解和信仰道教的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