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內部人士:滴滴實現「一鍵報警」並非那麼簡單

在經過一週時間的安全整治後,滴滴重新恢復了深夜出行服務,同時開始試行深夜運營規則。其中在滴滴公佈的七大安全整治措施中,“一鍵報警”功能備受關注。因其功能並沒有與公安網絡系統連接,未能實現用戶真正意義上的“一鍵報警”,所以該功能也被用戶和媒體質疑名不副實,形同虛設。

公安內部人士:滴滴實現“一鍵報警”並非那麼簡單

經常使用滴滴的王女士在體驗“一鍵報警”功能後認為,這和她想象中的有些差距。‘一鍵報警’功能,應該是在乘客遇到危險情況時,通過手機點擊一下就能夠直接報警。但目前滴滴的“一鍵報警”只是把我的信息發送給了緊急聯繫人。要是聯繫警方,還是需要乘客或者緊急聯繫人撥打110,等於是滴滴出行並沒有直接和警方建立聯繫。”

至此不禁會有人問,滴滴的“一鍵報警”功能為什麼不能直接與警方建立聯繫呢?既然滴滴能將相關短信發送給乘客與緊急聯繫人,何不直接將報警短信發送給警方呢?

目前全國以及各省、各市,公安系統都是有差異性的,所以滴滴“一鍵報警”想併入全國公安網絡系統裡面,肯定有很多問題要解決的。

“公安網與外網之間物理隔離,滴滴若想互通,只能由公安機關向滴滴數據庫佈設一條專線,並由公安機關負責,但這就等於由國家負擔滴滴安全運行維護,難度不言而喻。”該公安部門內部人士說。

同時,該人士還進一步指出,倘若滴滴“一鍵報警”想要名實相副,就會演變成一種企業代客報警。在這種報警模式中,一般意義上的“報警者-警方”關係,變成了“被代理者-代理報警者-警方”關係。與親人之間的代為報警不同,在企業與用戶這種買賣方這種關係中,能不能代為刑事告訴,在我國法律中似乎尚不明確。而短信報警在國內當前階段還處於試點運行狀態,沒有全國推廣和統一管理。

然而為什麼滴滴不能講短信接將報警短信發送給警方呢?對此,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就乘客來講,通過“一鍵報警”功能,主要是想將車輛信息、行程信息等發送給警方。不過主要的難點在於,在很多地方,警方並沒有這樣的報警方式。

據瞭解,目前我國範圍內,最通用、最有效、最快捷的報警方式,還是電話撥打110。至於短信報警,只有部分地區支持。而視頻報警,只有山東煙臺警方可以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短信報警,在跨省這一情境中,亦將減損效力。

以山西省為例,據人民網報道,外省(市、區)註冊手機號碼在山西省境內發送12110短信報警,短信息只能由手機號碼註冊地已開通12110短信報警功能的公安機關先行接收,再將報警內容移交山西省公安機關處理。手機號碼註冊地公安機關尚未開通12110短信報警的,因技術侷限,該短信報警尚無法受理。

綜上來看,似乎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鍵報警”,並非那麼簡單,需要企業和公安部門進行合作,共同探討。值得注意的是,在滴滴公佈的重大整治階段進展中也提到,由於客觀條件限制,暫時無法將信息自動同步給警方。並透露,目前正在積極與各地公安部門探討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