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與天津之間爲什麼有一個北三縣?

廊坊分為三個縣:三河,香河,大廠。鄰接北京密雲,平谷,順義,通州,天津薊縣,寶坻,武清。其中三河縣燕郊鎮靠北京最近,稱為北京東大門。

北京與天津之間為什麼有一個北三縣?

為什麼廊坊沒有劃歸北京也沒劃歸天津?有這樣幾種說法——

有人說是因為沒有水庫:

話說1958年,天津因為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等等在京畿地區得天獨厚,被併入河北省,在1959年成為了河北省省會。1967年省會遷回了保定,天津才恢復成為直轄市。1960年左右,為了緩和北京和天津的用水問題,密雲水庫和於橋水庫分別建成。70年代初,出於對水庫管理和行政原因,密雲水庫所在的密雲縣劃歸北京,於橋水庫所在的薊縣劃歸天津。於是就剩下了中間的三個縣,形成了今天的“飛地”。之所以後來這三個縣沒有被京津“瓜分”掉,因為三縣中位置居於京津之間,商業效益明顯高於一般地區三河縣在全國縣級行政區中能排到前100名,可見實力不俗。對於經濟基礎薄弱的河北省來說,2010年三河市在全省內的經濟實力也能排到第4位,河北省自然是不願放掉這塊“寶地”。

北京與天津之間為什麼有一個北三縣?

有人說是為了安置當年的天津地區行政公署:

剛解放的時候,地區和市是平級的行政區劃。例如天津市和天津地區。儘管現在看來很奇葩,但是那個時候就是那樣。1967年天津市第二次變成直轄市的時候,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天津地區行政公署在楊柳青。是不是感覺天津市和天津地區合併不就行了?沒有那麼簡單,天津地區行政公署成立了廊坊地區,駐地安次縣,注意不是廊坊市。這是1973年的事情,此時的廊坊還是鎮。那時的狀態現在看仍然很特別,有地區級的廊坊地區,駐安次縣,廊坊市此時是鄉鎮級別。後來1981變成縣級的廊坊市。1989年廊坊市廊坊地區合併。廊坊地區轄區的各縣在短短60餘年裡分屬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3個省級單位,先後使用過通州地區、天津地區、廊坊地區/廊坊市、保定地區、唐山地區5個地區名稱。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比如遼東經略,比如薊遼督師,比如廊坊地區行署。

北京與天津之間為什麼有一個北三縣?

廊坊市人民政府網站上的記載是這樣的:

1948年12月13日廊坊解放,當時城區面積僅0.5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共8條街道(4條主街與4條背街),全部為土路,且較狹窄,全長不足3000米。城區僅有房屋3000餘間,建築面積約3.6萬平方米。1949年初廊坊設鎮,隸屬安次縣。1950年安次縣政府遷駐廊坊。1958年全國農村以社代鄉,廊坊鎮遂併入廊坊公社。1965年又重新恢復廊坊鎮建制。1969年天津地區革命委員會遷址廊坊。1975年,將廊坊公社劃歸廊坊鎮。1982年3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廊坊鎮改為廊坊市(地轄),1983年安次縣併入廊坊市。198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廊坊地區改為省轄地級市,原廊坊市改為安次區。

北京與天津之間為什麼有一個北三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