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40年」(3)

編者按: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青島經過40年的改革洗禮,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品牌之都、奧帆之都和海洋名城以及山東龍頭城市等,她前進的每一步都彰顯著改革開放的豐功偉績。

在改革開放40週年到來之際,青島大眾網策劃了《“回眸40年”——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題報道》,分為“我眼中的40年”“10個村莊翻身記”“10家企業成長記”“40年10件大事記”四部分,以個人、村莊、企業、城市的不同視角,從多角度、多層次講述改革開放40年的青島故事。今天推出“回眸40年”之“10個村莊翻身記”|《城陽呂家莊社區:曾把生鐵爐子賣到全青島》。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轉身成為“上班族”,紅瓦低房變身明亮“大三居”,曾經的莊戶地成為城陽區商業集聚新地標,這就是呂家莊社區40年來的變形記。

“回眸40年”(3)

呂家莊社區舊貌(資料圖)。

“回眸40年”(3)

呂家莊舊村改造分房現場(資料圖)。

第一桶金:曾把生鐵爐子賣到全青島

“種一輩子地,到老了幹不動了什麼保障也沒有,該咋辦?”現任呂家莊社區書記的呂良簡說,當年趕上改革開放的浪潮,大家都決心要改變當時生活現狀。1978年,村裡開辦了第一個副業“呂家莊鑄造廠”,村裡的青壯年都進了廠裡當起了工人,信念堅定工作更加有幹勁。頂峰時期,全青島市居民家中使用的生鐵爐子每三個就有一個是“呂家莊鑄造廠生產”。村裡的收入提高了,“三提五統”也由村集體給代交了,減輕村民的經濟負擔。當時的工人現在大多已經退休,在他們的胳膊上還依稀能看到一些傷痕,都是當年燒鍋爐澆鐵水燙傷的痕跡。

隨著工業逐步機械化,呂家莊面臨新的挑戰,當時全村共有土地600畝,經村集體討論決意拿出一半的土地用來建工廠。1985年,在青島市區企業的幫助下,呂家莊引進了一家旅遊鞋廠,全村男女老少只要願意都可以去工廠上班,基本解決了村裡人的就業問題,保障了村民基本收入。緊接著,村裡引外資擴建設,先後引進了機械、橡塑、服裝鞋帽、箱包、紡織、汽車配件等外資企業7家、內資企業近十家。到2004年,社區經濟總收入達八千餘萬元,工業總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98.1%,人均收入6000元。

“回眸40年”(3)

利群城陽購物廣場奠基(資料圖)。

“回眸40年”(3)

現在繁華的家佳源商圈。

“回眸40年”(3)

現在的呂家莊社區和諧靜雅。

產業突圍:引進利群家佳源豐富商業態

工業迅速集聚發展造成產業單一,又成了呂家莊發展最為突出的問題。民之所望,改革所向,2002年開始,社區便著手招商三產服務企業。一次偶然的機會,呂良簡的愛人李玲結識家佳源購物中心的負責人,“當時想這就是社區一直想要的企業 ”。為爭取到家佳源落地呂家莊,呂良簡和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宣介政府和社區的優惠政策,並邀請企業前來實地觀摩。在往返多次的努力之下,投資1.5億元興建的“城陽家佳源”大型購物中心成功入駐呂家莊,該購物中心佔地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建成開業後迅速成為了城陽區商業爆點。

所謂“家種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呂家莊社區的區域定位轉型很快吸引來一大批商業單位入駐,2005年利群集團主動與社區取得聯繫,接洽商業合作;2012年,豐田4S店進駐呂家莊;2013年,歸社區所有的商業網點房達三千多平方,商業已成為社區的優勢產業;2017年,呂家莊社區總收入900萬元。

做城市商業爆點的同時,呂家莊也在積極打造屬於自己的城市名片。隨著家佳源和利群兩大購物商場的投入使用,呂家莊成為城陽區日均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不少小商小販也聚集到了這裡,三三兩兩的商販自發在路邊擺起攤位。2008年,社區討論研究決定將零散商戶規整起來,成立了現在有名的城陽“深夜食堂”——呂家莊夜市。夜市位於城陽區正陽路上,全程300多米長,佔地面積3000餘平米,擁有600多個攤位,這裡為數千人提供著謀生之路,也為成千上萬的城陽人豐富了夜生活,成就著城陽區新的民生名片。

反哺鄉里:幸福日子萬年長

呂家莊社區發展至今,離不開全社區老百姓的共同努力,經濟騰飛,反哺民生。1986年,村裡鋪設了第一條瀝青路,“村民都從自己家拿出水、飯給修路工人,大家夥兒都非常高興”,呂良簡介紹說,當時路兩邊種了櫻花樹,村民都稱此路為櫻花大道,自己還和家人在路邊合影留念。“有了錢就得花在大家身上”,1991年呂家莊創新實行合作醫療,只要是村裡人,每個人每年交10塊錢,村裡實現醫療費用全部報銷。簽約當日,村裡張燈結綵、鑼鼓齊鳴,村民喜笑顏開,歡呼雀躍。那一年,村裡總收入達到30萬元。

2004年,呂家莊社區舊村改造開始,村民搬進了樓房,社區發展也是蒸蒸日上,福利越來越多,居民文明程度也是日漸提升。社區投資建立幼兒園、小學、社區文化教育中心等,讓社區的孩子有好的教育,讓家裡的老人有了學習、娛樂、健身的好場所。現在,社區每年將總收入的6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在呂家莊社區只要男滿60週歲、女滿55週歲的村民,每人每月發放600元生活補助金,逢年過節還給村民發放魚、糧、油等福利。少有所教,老有所養,孩子考上大學有獎勵,居民得大病有補助,多方面兜底,保證社區家庭不因經濟問題感到艱難。日子過得紅火了,精神文化自然不能拉下,“紅色誦讀”、文藝晚會、鄰居節、採摘節,在呂家莊社區開辦的如火如荼。早些年在鑄造廠揮灑汗水的工人,如今可以在社區樹蔭下與好友結伴品茶下棋,安享盛世。

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從集體欠債8萬元到年收入900萬元,呂家莊社區一步一腳印,用行動做新時代的“逐夢人”、“拓荒牛”。大眾網記者 張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