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做了什麼虧心事導致折壽四十年?三十五歲就被殺死

​韓信有“兵仙”之稱,他輔佐劉邦打敗項羽,開創了大漢王朝四百年基業。韓信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很高,民間關於他的傳說也很多,其中就有“韓信折壽”的故事。因他做了四件缺德事,導致折壽四十年,本來能活七十五歲,結果被呂后命令宮女用竹竿捅死,死時才三十五歲。

韓信做了什麼虧心事導致折壽四十年?三十五歲就被殺死

第一件:九龍山埋母。韓信家境貧寒,父親早逝,自小和母親相依為命。有一天,韓信在九龍山上放牛,聽見兩個陰陽先生說:“這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韓信心中一動,就把瞎眼老母親騙上山來活埋。韓信後來雖然封侯拜將,立下不世之功,但因他活埋生母,被折壽八年。


韓信做了什麼虧心事導致折壽四十年?三十五歲就被殺死

第二件:問路斬樵。韓信最開始投奔的是項羽,但是不受重用,在項羽帳下僅為執戟郎,於是前往漢中投奔劉邦。韓信在大山中迷了路,正好碰見一個樵夫,樵夫熱心地為他指了路。韓信擔心樵夫洩露他的行蹤,於是狠心地將樵夫殺害。問路斬樵,恩將仇報,折壽八年。

韓信做了什麼虧心事導致折壽四十年?三十五歲就被殺死

第三件:受劉邦二十四拜。韓信投奔劉邦後,也不受重用,於是連夜離開。蕭何知道韓信的才能,聽說他走了,顧不得稟告劉邦就連夜去追,才有了“月下追韓信”的典故。劉邦聽了蕭後的建議搭拜將臺,拜韓信為大將。韓信在臺上手捧將印,受了劉邦二十四拜。劉邦貴為真龍天子,韓信身為臣子卻受他之拜,折壽八年。


韓信做了什麼虧心事導致折壽四十年?三十五歲就被殺死

第四件:烹殺酈食其。劉邦與項羽在成皋——滎陽一帶相持不下,各有勝負,楚漢相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為了打破僵局,謀士酈食其出使齊國,說服齊王田廣歸漢,並撤走了前線的軍隊。韓信聽說酈食其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得了齊地七十餘座城池,心中不忿,於是趁夜偷襲了齊軍。齊王大怒,認為這是酈食其的陰謀,遂將其烹殺。酈食其死後,韓信發兵平定齊地,向劉邦請命自封為齊王。韓信為一己之私,害死酈食其,折壽八年。


韓信做了什麼虧心事導致折壽四十年?三十五歲就被殺死

第五件:騙項羽自殺。垓下之戰,韓信佈下十面埋伏大敗項羽。項羽率八百騎連夜突圍而去,且戰且走,退到烏江河畔。項羽本欲過江,忽見江邊有一群螞蟻組成幾個大字:霸王自刎於烏江。項羽嘆道:此天亡我也!遂拔劍自刎。韓信騙項羽自刎,折壽八年。

如此一來,韓信本來能活七十五歲,卻因這五件缺德事折壽四十年。這些故事流傳甚廣,有多種不同版本。韓信功高震主,後來死於呂后之手,折壽一說純屬無稽之談。

仔細分析他做的這五件缺德事,其實是在暗諷他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禮。事實上,韓信除了害死酈食其、自封齊王這事幹的確實不地道之外,其他四條要麼是杜撰,要麼是各為其主,實在無可厚非。這個傳說是什麼時候流傳開的,出自哪裡,已無從考證。很大可能是劉姓後人為掩劉邦殺功臣之過,假託宿命論抹黑韓信;也有可能是統治者為了教育百姓做忠臣孝子,杜撰了這樣一則“雞湯文”,用於警醒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