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错过一部好片,实在太容易了。

比如今天这部。

它身上的情·色标签,导致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去看。

但殊不知,导演真的是在认真讲故事。

《窃欲无罪》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说剧情之前,厂长先介绍下两大主演。

男一号丹尼尔·奥特伊,法国首屈一指的头牌男星。

他出演过《今生情未了》、《恋恋山城》、《第八日》等,并屡获恺撒奖提名。

拿奖拿到手软,是妥妥的实力派。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女一号安娜·穆格拉利斯,拥有标准模特儿身材,堪称“性感缪斯”。

无论是作为模特,还是演员,她都将身体视为“道具”。

片中,安娜配合导演要求三点全露,敬业态度令人佩服。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除了演员配置高,故事也很有看点。

可谓是噱头十足:

蓄意谋划下的诱惑,拿肉体当复仇的筹码。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有暧昧,有阴谋,还有欺骗。

而在看似奢靡且充满欲望的形式下,是对人性的剖析。

“欲望无限,人性可见。”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故事从一个神秘的作家开始。

丹尼尔,是位拥有多部畅销著作的成功作家。

和很多同行一样,他以笔名赛吉诺瓦活跃在文坛。

从处女自传《冬之旅》开始,赛吉诺瓦这个名字就享誉国际。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而之所以说他神秘,是因除经纪人和家人之外,众人只知赛吉诺瓦,不知丹尼尔。

他从未公开露面,工作由经纪人大卫全权代理。

用丹尼尔本人的话说,去“我”的发布会看热闹,就跟替自己送葬一样。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可以说,丹尼尔的私生活隐匿于文坛名利双收的光环之下。

几十年来,他的双重人生就像两条和谐稳定的平行线,隐私不受打扰,过着富裕却平凡的生活。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作家大多有着自由的灵魂,丹尼尔就是。

他潇洒自如,不受束缚。

时常去各地游历,然后时隔很久才现身,这点他的妻子和继子早就习惯了。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这不,在赶赴儿子法布婚礼的过程中,丹尼尔又迎来了一场艳遇。

美丽的风光引发满腹文思,绮丽的景色让人意乱情迷。

他与轮船上的一位妙龄女子之间流动着暧昧的气息。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有意无意的眼神交汇,似是偶然的交集。

他帮她捡起掉落的丝巾,听到她讲电话,帮她提行李。

最后,顺势被她邀请坐上了顺风车。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随后,那经典的一幕“手指勾手指”的灵魂戏码上演了。

这场戏从车上,“演”到了床上。

此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掉入深渊... ...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在法布的婚礼上,丹尼尔第一次见到了未来的儿媳妇蜜拉。

没有欣喜,只有惊吓。

蜜拉竟是前天晚上和他上床的那位。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可想而知,丹尼尔此刻的内心该有多乱。

但相比这个,他更担心儿子受骗,怕其是冲着财产来的。

确实,蜜拉有不寻常的地方。

她没有家人出席婚礼,身边只有一个叫艾娃的闺中密友。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但无奈,谁让儿子喜欢。

只要小两口恩爱甜蜜,就够了。

那他们之前的事儿呢,按丹尼尔的意思就是,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可是,蜜拉不这么想。

她不仅不避嫌,甚至三番两次主动找丹尼尔——

她打电话,诉说自己的思念。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借着不知情的丈夫和婆婆,答应做丹尼尔的助理,帮他翻译文稿。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虽然丹尼尔口头上拒绝,但从内心来讲,他早已沦陷了。

他忘不掉和蜜拉那晚的温存。

每每看到她和儿子在一起,眼睛总是不能轻易移开。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意料之中的,丹尼尔越陷越深。

蜜拉的一通电话留言,暧昧的暗示就把给他“勾”走了。

冒着大雨,他来到艾娃的家,一见到蜜拉,就情不自禁的吻了下去... ...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保持这种关系。

而作为助理,丹尼尔也是愈发信任蜜拉。

面对蜜拉的提问,他吐露出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

“自传《冬之旅》里,主人公的母亲熬过集中营,却死于难产,那是不是你和你母亲的故事?”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丹尼尔回答,不是

他说作家专门偷取别人的人生,而这事取材于自己曾经的一位挚友。

那人在20岁时,就自杀死了。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这样的秘密都能共享,算是真爱了。

可没安逸多久,一系列事情接连袭来。

丹尼尔突然收到匿名信,里面装着他和蜜拉被偷拍的艳照。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丹尼尔很镇定,第一时间就去偷情地点,艾娃的家查看。

房间内的一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蜜拉告诉他,这对男女是艾娃的父母。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丹尼尔若有所思,马上找到好友,让其帮忙调查。

他为何如此在意?

只因照片上的男人名叫保罗,是前文丹尼尔提到过的挚友。

而这张合照竟和艳照一起,被放在匿名信中。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因此,丹尼尔怀疑寄信者就是艾娃。

而他一开始没有告诉蜜拉艳照的事,是为了排除她是同谋者的嫌疑。

事实证明,艾娃就是背后的黑手。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原来,丹尼尔的成名作《冬之旅》不是自己写的,而是盗用了保罗的手稿。

为了替父亲报仇,艾娃拿艳照和窃稿的事情威胁丹尼尔。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如果你以为艾娃只是为了钱,那就大错特错了。

她是想彻底毁掉他。

丹尼尔的真实身份和“剽窃”的信息被透露给各大媒体,家庭破碎,而他不得不出席发布会,面对记者大众的“拷问”。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艾娃拿到钱离开,丹尼尔度过公关危机。

意外完美解决,故事完了吗?

没有。

直到丹尼尔拿到调查资料才发现,“艾娃”不是艾娃,“蜜拉”才是。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可以说,从那场艳遇开始,一切就是圈套。

艾娃借“蜜拉”的名字,是整个局的操盘手,步步为营,达到目的。

虽然她表面看似赢了,但实际上,艾娃的心早已给了丹尼尔。

她又重新找到了丹尼尔。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除了内心挣扎,这是个关于欺骗、报复、回忆、毁灭和救赎的复杂故事。

结局还有个大坑,厂长还没讲。

但从丹尼尔的话中,你或许能发现些许端倪:

“我们的故事总是等人诉说,等一个了解并能传情达意的人。我们从未彻底消失,隐身而行令人疲惫,就像是在暗中偷窥别人,要保守秘密,记忆必须准确。秘密通常不是出于恶意,秘密只是我们内在的旋律,使我们成为别人生命的见证者。

而保罗当初留下的那封遗书,更印证了些什么... ...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究竟谁是“偷窃者”?

一声枪响过后,丹尼尔是自杀还是他杀?凶手是重新回到他身边的艾娃吗?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讲真,厂长心里有答案,但不知是否和导演想的一样。

毕竟,有网友发出了如下感叹:

复杂牛逼到无敌。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对剧情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难怪有人说,看这部片硬是把自己看成了“侦探”别因香艳的标签就低估它,你不一定能看懂

不说了,厂长要回去重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