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保暖」市場日趨火爆

“寒流”來襲,“保暖”市場日趨火爆

市民在超市買棉褲。


國慶長假以後,我市多數時間處於陰雨天氣之中。伴隨氣溫的下降,人們迅速換上秋衣,甚至大衣亦披掛上陣。近日,記者走訪市中心城區市場發現,超市、服裝店乃至農貿市場等紛紛備上“保暖”商品,相關用品銷售日趨火爆。

近年來,相比較煤爐使用起來更加安全、便捷的電暖爐,逐漸成為我市消費者過冬取暖的首選。昨日,記者在幾家大型超市看到,電暖爐不僅已經開始銷售,而且前來諮詢的顧客頗多。

“經常這個顧客還沒給他講解完,其他的顧客又來了,這時候就讓他們先自己看著,鐘意哪一款再說。顧客確定了之後留下定金和地址就得趕快安排發貨。”一位超市店員一邊忙著應對顧客的諮詢和銷售調度,一邊告訴記者。

據介紹,目前市面上的電暖爐時尚美觀,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款式,分不可升降和可升降功能,普遍價位在一千五百元以上。那麼,顧客在選購電暖爐的時候,最注重的是什麼呢?“顧客無非就是看外觀、試溫度、問價格,對比價位還有功能、售後等。”一家大型超市的暖爐銷售員代先生表示,除注重爐子的“顏值”外,消費者最看重的還是取暖的溫度是否合心,對此,一般銷售人員都會現場進行試溫,以此吸引更多的顧客。“最近每天都能銷售好幾十臺。”代先生說。

除了電暖爐熱銷,近期許多服裝賣場也迎來了換季清倉,其中保暖內衣可謂是男女老少的必備之物。“感覺六盤水的氣溫突然就掉了下來,我趕緊去商店採購了冬衣,保暖內衣都買了好幾套。”來自北方的高先生說。

走進一家保暖內衣商鋪,店主金女士正烤著暖爐看著電視。店鋪內各種花紋各種顏色的保暖內衣、睡衣琳琅滿目,薄絨厚絨、緊身寬鬆,注重實用性或時尚感的俱全。金女士說:“今年六盤水降溫太快了,才過了中秋就感覺進入了冬天,就連我自己都迫不及待穿上了厚衣服,因此最近一段時間保暖內衣銷售情況還是很好的。”記者從金女士處瞭解到,其店鋪內銷售的保暖內衣,價格從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價格較為親民,每天都有各種年齡段的顧客前來購買。

天氣涼了,火鍋也成為市民日常飲食的最愛。“一邊拉家常,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尤其是羊肉火鍋,滋補又暖和。”大河鎮的呂先生說。

冷天吃什麼對身體好?從事醫務工作的吳女士表示,冬令進補與其服用大量補品,不如先從食補開始。“像穀類、豆類、乳製品、水果和蔬菜類,這類食品性能平和,我每次去超市必購。另外,一些食性溫熱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紅棗等,可以幫助人們溫陽散寒,抵禦寒氣。”

一位超市的導購員告訴記者,自從天氣冷下來,購買紅薯、牛羊肉、雞、魚類的市民絡繹不絕,大家普遍不像天氣炎熱時吃得那樣清淡,溫補類食品的銷量較此前一段時間有多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