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組組通」項目建設中使用農村務工人員約3.7萬人次——農村貧困戶務工 收入近億元

本報訊 (記者 翟漢元) 日前,記者從市公路處獲悉,今年我市以“建設+扶貧”模式實施農村“組組通”硬化路建設,以村為單位組織貧困戶到公路建設工地務工。截至目前,全市“組組通”項目建設中使用農村務工人員約3.7萬人次。其中,參與建設的貧困人口近萬人次,共獲得務工收入近億元。

據介紹,2018年省下達我市農村“組組通”硬化路建設項目1918個、共3914公里,計劃總投資27.4億元。為進一步拓寬貧困群眾的就業渠道,充分發揮交通建設在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助力貧困戶務工創收,我市採取“建設+扶貧”的方式,要求各縣(市、特區、區)在實施“組組通”項目時,除通過公開招投標形式選擇有資質、有實力、信譽好的施工單位進場外,還把“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本地建材,優先使用沿線貧困群眾參與建設”的內容寫入施工合同,以村為單位,組織貧困戶到工地務工。

截至目前,我市2018年農村“組組通”硬化路建設項目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5%,完成計劃總投資的89.2%。項目建設中,使用農村務工人員約3.7萬人次。其中參與建設的貧困人口近萬人次,共獲得務工收入近億元。

“2018年市政府出臺《六盤水市通組公路養護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明確將通組公路納入村規民約進行管理。”市公路處有關負責人說。結合《辦法》的精神,下一步我市將著重探索“養護+扶貧”的農村公路養護模式,以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為主體,通過貧困戶自願申請,村委會綜合評議、推薦、公示,使貧困戶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公路養護扶貧專業合作組成員,負責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既達到通組公路的路基穩固、路面整潔、排水暢通、沿線設施完好,又為貧困戶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