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时间,央行“放水”8600亿!9月的央行到底想干嘛?

8天时间,央行“放水”8600亿!9月的央行到底想干嘛?


8月22日到9月11日,央行进入“静默”状态,连续15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

12日开始,央行突然“开挂”。上周逆回购释放3300亿元。本周17日,MLF释放2650亿元,18、19日两天逆回购释放2600亿元。8天时间,已释放8600亿元。今天『 银行圈』来聊聊这背后的逻辑。

要搞清楚央行货币操作的逻辑,就要先搞清楚央行最近都干了啥?


8月24日,为对冲900亿元到期的逆回购,央行开展149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3.3%与上次持平。净投放590亿元。

消除中美超短期国债利率倒挂,引导利率上行。8月27日,央行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九期)向商业银行释放1000亿,中标利率3.8%,相比上次中央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升10BP。

8月28日,央行当天公开市场上有5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全天实现净回笼500亿元。

9月7日,中国央行开展1765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持平于3.30%,当日有1765亿元MLF到期,无逆回购到期。

为什么15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

很明显,央行在8月22日之后,干了三件事:

1、暂停逆回购。

2、回笼到期的逆回购,用MLF和现金国库管理替代,净投放长期资金。

3、抬高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中标利率,引导银行间市场利率上行。

央行8月做的三件事,意图很明显,缩短放长,要引导利率上行。

7月份,央行为了对冲稅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累积释放10320亿基础货币。这还未叠加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的财政红利。这直接导致了8月8日,货币市场利率罕见的出现了中美短期国债利率倒挂,国内资金利率与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倒挂的现象。

中美国债利率倒挂,加重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从6月份至8月中询,人民币贬值了7%。所以8月22日以后,用MLF和现金国库管理替代逆回购,引导利率上行的目的皆在消除中美超短期国债利率倒挂。

虽然暂停了逆回购,但是央行8月22至月底净投放了1090亿元。

8天,释放货币8600亿元!央行到底想干嘛?

9月地方债发行高峰

8月中旬,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8月共发行专项债券4287.5亿元,环比增加3197亿元,同比增加2935.7亿元。

截至8月底,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约3万亿元。按照年初设定的近4万亿元发行计划以及财政部要求,还有近1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主要集中在9月完成,其中专项债券需要在10月底前完成发行。

为了避免地方债密集发行的高峰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银保监会松绑了银行投资本行主承销的债券的规模限制,8月份财政部加大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力度,8月操作规模2200亿元,环比增长25%。9月份最近8天释放8600亿元,除了应对“中秋节”“国庆节”带来的流动性紧张,也是为了对冲9月份地方债发行高峰。

8月社融数据不乐观

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76亿元。社融存量增速降至10.1%。表外非标融资继续萎缩。委托贷款减少1207亿元,同比减少112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88亿元,同比减少183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779亿元,同比减少1021亿元。

个贷与票据增长强劲撑起了8月信贷,但是票据融资增长,有很大的水分。8月份利率倒挂,银行为了完成存款考核,增加保证金存款,通过发行结构性存款质押开立全额银行承兑汇票的套利模式,一个玩资金套利的朋友告诉我,几家股份制银行做了上百亿的规模。尽管数据无法考究,但这部分的比例相信不会少。

8月固定资产投资创新低

2018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5158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降幅比1-7月份的0.5个百分点收窄。这也是鼓励地方债发行的原因。

8天时间,央行“放水”8600亿!9月的央行到底想干嘛?

9月份,央行还会降准吗?

9月12日,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当日实施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600亿元。

9月13日,央行进行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200亿元。

9月14日,央行进行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500亿元。

上个周,央行短期释放了3300亿元。

进入本周,9月17日,开展的MLF操作,释放的2650亿元。

9月18日,央行进行1500亿元7天逆回购、500亿元14天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9月19日,央行进行400亿元7天逆回购、200亿元14天逆回购,净投放600亿元。

截止目前9月份,净释放货币规模接近8600亿元。一边是临近“中秋”“国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对现金需求都很大。最近三年9月底M0均环比增长2000亿元左右,所以逆回购可以看做短期对冲“双节”的工具,而MLF已经起到了降准的效果。

9月14日,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7.50%。俄罗斯央行原本是欧洲少数几个在今年降息的央行之一。美国最新制裁导致卢布暴跌,俄罗斯央行不得不重新回到加息的轨道上。

同样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8月2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8月中旬,央行用MLF和现金国库管理替代逆回购,引导利率上行,消除中美超短期国债利率倒挂。很明显央行对人民币贬值压力是有底线的。9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近百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重启逆周期因子后的最低值6.8741。

9月份美国加息在即,中国从4月份开始采取了跟美国货币政策相反的逆周期操作,如果这时再用降准的方式释放流动性,向市场传递宽松信号会太过强烈,无疑会加速人民币贬值。

7月份,各项经济不乐观,又叠加债务危机扩散潮,单月以降准+MLF为主,累积释放货币不过11820万亿;8月以逆回购为主,单月释放5000多亿元,目前9月份最近两个周已经释放8000亿元,预计下半月将以MLF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两种工具“缩短放长”,替换到期的逆回购。


商业银行圈--分享金融人身边的大事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