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忽略掉的遺傳病——蠶豆病

容易忽略掉的遺傳病——蠶豆病

蠶豆和豆莢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病,表現為在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的情況下,食用新鮮蠶豆後突然發生的急性血管內溶血。我國是本病的高發區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佈特點,患病率為0.2-44.8%,G6PD缺乏症發病原因是由於G6PD基因突變,導致該酶活性降低,紅細胞不能抵抗氧化損傷而遭受破壞,引起溶血性貧血。以此,這是一種遺傳病

臨床表現

容易忽略掉的遺傳病——蠶豆病

臨床指徵

早期有惡寒、微熱、頭暈、倦怠無力、食慾缺乏、腹痛,繼之出現黃疸、貧血、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此後體溫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續3日左右。與溶血性貧血出現的同時,出現嘔吐、腹瀉和腹痛加劇,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約50%患者脾大。嚴重病例可見昏迷、驚厥和急性腎衰竭,若急救不及時常於1-2日內死亡。

大多食用蠶豆後1至2天發病,早期症狀有厭食、疲勞、低熱、噁心、不定性的腹痛,接著因溶血而發生眼角黃染及全身黃疸,出現醬油色尿和貧血症狀。嚴重時有尿團、休克、心功能和腎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時還可見雙眼固定性偏斜。此時如不及時搶救可於1至2天內死亡。

疾病檢查

容易忽略掉的遺傳病——蠶豆病

溶血

1、血象

a、血紅蛋白急劇下降,重者降至10克/升以下;b、紅細胞最低降至0.5*1012/升以下;c、網織紅細胞明顯增高>0.20;d、外周血圖片可見有核紅細胞增多;f、白細胞數升高,可達(10-20)*109/升,甚至呈類白血病反應;e、血小板計數正常或增高。

2、骨髓象

a、紅細胞系、粒細胞系均明顯增生,年齡越小粒細胞系增生愈明顯;b、紅細胞系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

3、尿檢查

a、尿呈醬油色、濃茶色、紅葡萄酒色、洗肉水色、黃色等;b、尿隱血試驗陽性率可達60%-70%;c、尿檢驗可見蛋白、紅細胞及管型,尿膽原及尿膽素均陽性;d、血清遊離血紅蛋白增高。結合珠蛋白減低;e、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活性檢測減低。

本病無特殊治療方法,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早期診斷、預防的重點

。同時,在本病的高發地區,患者應用氧化性藥物前,應常規進行本病的篩查。其中,通過基因檢查確定G6PD基因是否變異是診斷該病的金標準。不能進食蠶豆及其製品(如粉絲、豆瓣醬),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藥物,如抗瘧疾藥(伯胺喹啉、奎寧)、退熱藥(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靈、磺胺類藥物。如果收藏衣物使用了樟腦丸,穿衣以前要暴曬,因為萘也可引起溶血。本病為遺傳性疾病,但屬於科預防性疾病,有一定的誘因才發病,一般不必要對胎兒進行產前診斷。

容易忽略掉的遺傳病——蠶豆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