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叫蠶豆病?

蠶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的一個類型,表現為進食蠶豆後引起溶血性貧血。溶血具體機制不明,同一地區G6PD缺乏者僅少數人發病,而且也不是每年進食蠶豆都發病。

蠶豆病在我國西南、華南、華東和華北各地均有發現,而以廣東、四川、廣西、湖南、江西為最多。3歲以下患者佔70%,男性佔90%。成人患者比較少見,但也有少數病例至中年或老年才首次發病。由於G6PD缺乏屬遺傳性,所以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本病的貧血程度和症狀大多很嚴重。

症狀有全身不適、疲倦乏力、畏寒、發熱、頭暈、頭痛、厭食、噁心、嘔吐、腹痛等。鞏膜輕度黃染,尿色如濃紅茶或甚至如醬油。一般病例症狀持續2~6天。最重者出現面色極度蒼白,全身衰竭,脈搏微弱而速,血壓下降,神志遲鈍或煩躁不安,少尿或閉尿等急性循環衰竭和急性腎衰竭的表現。如果不及時糾正貧血、缺氧和電解質平衡失調,可能會危及生命。

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這三個藥中要慎用有賴氨匹林和對乙酰氨基酚,因為這兩種藥有可能會誘發蠶豆病,慎用的意思就是如果有其他選擇,最好不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用了要密切關注,防止出現不良反應。而布洛芬也可能誘發蠶豆病,不過可能性就比對乙酰氨基酚和賴氨匹林小多了,一般情況下可以選用布洛芬,當然,是在醫生或者藥師的專業指導下去用。那在發熱時最好採用物理降溫,如多喝溫水、溫水擦浴、溫水浴等。

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有“蠶豆病”的人就診時告知醫生自己是“蠶豆病”患者,不要自行用藥,所有藥物均需由醫生或藥師評估後方可使用,避免使用如下藥物:

(一)西藥

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二)中藥

中藥能夠誘發“蠶豆病”人發病,已經明確證實的有:黃連/川連、牛黃、金銀花、臘梅花、珍珠(粉)、熊膽、番瀉葉

有些中成藥是複方製劑,裡面有多種中藥成分,而含有上述成分的中成藥包括:感冒清膠囊、維C銀翹片、雙黃連口服液、牛黃解毒片、鹽酸小檗鹼片等。

茵梔黃口服液中含金銀花,而金銀花就會加重“蠶豆病”患者的溶血反應。因為中藥或中成藥針對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完善,因此不建議服用不明成分的中藥或中成藥,也包括用中藥熬製的涼茶。

生活上我們都會接觸很多的食品和日用品,對於蠶豆病患者而言保嬰丹、蠶豆及其生加工品等是絕對不能吃的食品

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而例如樟腦丸(含樟腦)、冬青油、顏料、薄荷膏(含薄荷腦)、無比膏(含薄荷腦、樟腦、苯海拉明)、平安膏(含樟腦、薄荷葉)、跌打酒(含牛黃)、白花油、萬金油、紅花油(此三者均含水楊酸),有些殺蟲劑的噴霧則肯定可以使血液溶解。或者是含有以上禁忌成分的其他食品、藥品或日用品,當然還有其他多種禁忌的物品,我們這一篇短短的推文是不能全部都列出的,僅列出最常見和最常用的一些,最終還是要靠各位父母對子女的愛,去主動學習。

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說一千道一萬,只是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健康康的成長,免受疾病的困擾,每個看到這篇小推文的父母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只要能多幫助那麼一個人,那麼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初衷就已經達到了。

如果“街坊”還有其他用藥疑惑,請到藥師門診就診。

蠶豆病,哪些藥物碰不得?

出診時間: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30~11:30

診室地點:仁德樓一樓門診收費大廳旁“藥師門診”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