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護區:對過度開發亮紅燈(人民日報)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保護區之一,截至2017年,其陸域面積佔陸域國土面積的14.86%。在一片片資源豐富,風景優美的保護區土地上,大量珍貴、稀有的動植物得以棲息生長,同時,人類活動在保護區內也被管理得更加嚴格和規範,對違法經營商業活動,管理部門則堅決亮起了紅燈。

自然保护区:对过度开发亮红灯(人民日报)

黃山的怪石 孫鴻美攝

自然保护区:对过度开发亮红灯(人民日报)

黃山的杜鵑 李 理攝

保護區內“亮紅燈”

在自然保護區內,過度、無節制的人類開發活動雖能創造短期效益,但也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根據國家環保部門對全國範圍內400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遙感監測的數據,將近1/4的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影響較深。目前,各地都在嚴厲打擊保護區內的違法商業經營活動。

2017年3月,天津七里海國家溼地保護區內發現其核心區和緩衝區內存在違法經營活動,如水產養殖、農家樂和垂釣園建設經營、旅遊設施修建等,已導致自然溼地損失超過1萬畝,佔核心區總面積16%。2018年6月,違章建築出現在長江石柱段溼地保護區內,一個佔地1/4的工業園,不僅距離長江干流僅幾百米,甚至一部分延伸至核心區,破壞了武陵山區生物多樣性和水源涵養地生態功能。去年7月29日,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要求,天津市要切實抓好七里海溼地等自然保護區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保障生態環境安全。今年6月4日,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對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主要負責人進行公開約談,要求叫停一切破壞自然保護區環境的開發與建設。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說,2018年以來,各地共查處1.4萬多個涉及自然保護區的問題線索,關停取締違法企業1800多家,強制拆除違法違規建築設施1900多萬平方米。

除堅決拒絕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開發外,各地還積極探索保護與發展並進的道路。今年成功入選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安徽省黃山風景名勝區,為解決有效利用保護區資源進行合理發展的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自然保护区:对过度开发亮红灯(人民日报)

貴州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山依舊 綠水常流

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名勝之地,聞名遐邇,每年吸引無數中外遊客。但大量遊客的人為活動並未破壞景區內的自然資源:目前,在黃山的開放景區內,仍舊保存著完好的全球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性地帶中森林生態系統、大面積的天然森林植被、豐富的植物群落類型和完整的垂直帶譜、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是世界上同緯度帶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

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黃山進行了多種嘗試。比如,自1987年以來,黃山率先對始信峰景點進行封閉輪休,讓熱門景點休養生息;經常發佈景區遊客日最大承載量,為保護環境限制遊客進區。目前,以黃山為代表的錢塘江周緣山地,在當地居民長期精心呵護下,青山依舊,綠水常流,其注入新安江水庫的水,為該流域提供了極為珍貴的178億立方米的淨潔淡水資源,使世界上最古老的稻作文明產地在現代仍不斷創造著新的文明。

近年來,黃山可持續發展模式——生物與地質多樣性保育、文化與文明多樣性交流、公眾教育與遊覽體驗度提升、公平受益與社區幸福度增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黃山先後入選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全球自然保護地“綠色名錄”、全球百佳可持續目的地,參與《全球可持續旅遊目的地準則》等標準制定,獲得了國際話語權。

保護好才能發展好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一種新型的自然保護區,它將傳統的絕對保護過渡到開放式、多功能的積極保護,這種更為開放的態度,也意味著更高的保護要求、更高的人文關懷以及高度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係。

據統計,目前中國入選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34個保護區中,絕大多數申報主體為自然保護區。一般說來,自然保護區長期處於一個相對封閉與隔絕的區域範圍內,更方便長久保護物種多樣性以及獨特的生態系統,例如,中國建立的第一個保護區——鼎湖山自然保護區,保存著近400年的珍惜原始森林,入選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後,在原有的良好生態資源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對資源進行利用,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的居民與自然和諧共生。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雖然以自然保護作為其首要功能,但不是唯一功能。它要求把保護區及周邊地區人民的生活改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進而找出一條既可以保護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又可以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它既講保護,也講可持續利用和公平享用。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7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世界紅茶發源地,也是近1000種模式標本的採集地,擁有地球同緯度帶保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原生常綠闊葉林,1000多畝保存完好的南方鐵杉,以及銀杏、南方紅豆杉、水松等20多種瀕危植物。與此同時,保護區內還有2500多名原住民,周邊還涉及到4個縣(市)10個村、場的1萬多人。武夷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沒有簡單採取阻止社區居民生產活動的辦法,而是在不違背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在實驗區內發展生態旅遊,把社區的經濟增長點從利用毛竹的資源消耗型轉移到了非資源消耗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