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肝等於傷命!日常傷肝的8種習慣,改掉一個是一個

肝臟是人體負責消化和代謝的重要器官。即使是很輕的肝臟損傷,在有很多基礎疾病等情況下也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日常傷肝的8個殺手

1、睡眠不足

如今,很多人有在夜間工作或者娛樂的習慣,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是,睡眠過程中,人體會進入自我修復模式,經常熬夜既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還會加重病情。“晚睡族”應儘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每晚11點前入睡,保證每晚睡夠7-8小時,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保證全身健康。

2、暴飲暴食

很多人知道,東西吃太多會增加胃腸負擔,誘發脂肪肝。暴飲暴食既損害胃腸道健康,也容易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臟的關鍵作用是幫助人體對付自由基,排除毒素,淨化血液。人體內的自由基越多,肝臟功能受損就越嚴重。

3、不吃早餐

營養專家表示,吃早餐有助於中和胃酸和保護肝臟,減少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健康早餐可延長飽腹感,避免肝臟受損。

4、吃藥太多

《英國臨床藥理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稱,長期服用止痛藥等藥物,會加大肝臟解毒負擔,導致肝臟損傷。有多種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容易引起肝臟損害,導致藥物性肝炎(簡稱藥肝)。這些藥物包括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鬱藥物、抗癲癇藥、鎮靜藥、抗甲亢藥、抗腫瘤藥、降糖藥和心血管藥等。因此,服藥必須嚴格遵照醫囑,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5、加工食物攝入過多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種防腐劑、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種人體較難分解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誘發肝臟損傷。

6、偏愛油炸食品

油脂和飽和脂肪酸的堆積會導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會增加心臟病和肝病的危險。相對而言,橄欖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7、吃半生不熟或燒焦食物

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飪過頭的燒焦食物(特別是肉食)也容易導致肝臟受損。研究發現,醉蝦、生蠔和半生不熟的貝類常帶有細菌和寄生蟲,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痢疾,容易導致肝病惡化,甚至誘發肝昏迷。

8、過量飲酒

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淨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另外,酗酒還容易導致肝臟中毒,引起和加重肝病,甚至會導致猝死、肝衰竭而死亡等。長期過量飲酒則容易導致肝硬化。

常見的肝臟疾病

1、病毒性肝炎引起,如慢乙肝、慢丙肝。慢乙肝病情進展會出現肝硬化、肝癌等,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2、酒精肝,長期大量飲酒,會出現酒精性肝病。如能及時戒酒,大多數可恢復;如不戒酒,也會出現酒精性肝硬化。

3、脂肪肝,我國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率逐年升高。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容易得脂肪肝。

4、藥物肝,很多藥物經過肝臟代謝,盲目服用藥物也會傷害肝臟。已知可導致肝損害的藥物包括中草藥達近千種。

5、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

預防肝病 從自身做起

體檢時,肝功能、肝臟B超基本都會檢查。但請務必同時檢查乙肝兩對半,以篩查是否有乙肝抗體或感染乙肝病毒。請勿擔心,乙肝兩對半檢查結果是保密的。發現沒有乙肝抗體時,需要及時注射疫苗。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當篩查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切莫“諱疾忌醫”,要及時正規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正規抗病毒治療並定期複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