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30個妙趣橫生經典有趣的對聯,閒暇時不妨欣賞下!

歷史上30個妙趣橫生經典有趣的對聯,閒暇時不妨欣賞下!

1.宦官自討沒趣

明嘉靖年間,有個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兩位戶曹喝酒,仗勢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關,北管南關,一過手,再過手,受盡四方八面商商賈賈辛苦東西。

同飲的一個紳士打抱不平對道:

前掌後門,後掌前門,千磕頭,萬磕頭,叫了幾聲萬歲爺爺孃娘站立左右。

上聯揭露戶曹貪贓枉法,下聯嘲諷宦官賣身求榮,讀來令人痛快。

2.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財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便又寫一聯嘲笑之:

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

夜裡銅錢要象冬天蝨子越摸越多

誰知,商人卻十分喜愛這副不倫不類的對聯。

3.進退兩難

從前,有位秀才在結婚的當天早上,父親突然去世,只好喪事喜事一起辦。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

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量,哭笑不得

辭靈堂,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

這副對聯,真實的描繪了當時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4.窮秀才改聯抱不平

從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錢均買了“進士”,一年春節,為了炫耀門庭,貼出了這樣一幅春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對聯貼出後,鄉親們很憤怒。有個窮秀才因無錢行賄,年年落榜,故在夜裡將春聯改了幾個字,為: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5.鄭板橋聯辱知府

鄭板橋任縣令時,知府孫嘉新派人求字,鄭知孫搜刮民財,便寫了一聯: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橫批:前程金修

6.舒鐵香諷李鴻章

舒與李是同榜舉人,李任兩湖總督期間,舒多次登門遭拒。一日,舒遊黃鶴樓題一聯於樓壁:

同榜貴人多,饒他坐穩青牛,懶向人間談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黃鶴,難從天上覓神仙

7.“混”、“球”聯句

湖南軍閥譚延鎧一生的處世哲學集一“混”字,最後混到了國民黨的行政院長,由於處世圓滑,又得了一個“水晶球”的綽號。他死後,有人給他寫了一副對聯:

混之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搖大擺,命大福大,大到院長

球的本能滾而已,滾來滾去,滾入滾出,東滾西滾,滾進棺材

歷史上30個妙趣橫生經典有趣的對聯,閒暇時不妨欣賞下!

8.上下“憑”等

針對封建社會“上尊下卑”官氣十足,有人戲一聯:

上司開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對對對

下級陳詞達千言,始終嗯嗯嗯,噢噢噢

橫批是:上下“憑”等

9.王羲之接對聯

一年除夕,王羲之家大門口對聯幾次貼出幾次被人揭走,王羲之心生一計,貼出一副對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這對聯不吉利就沒人揭了。第二天凌晨,他讓兒子獻之給對聯添了個尾巴,為: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10.三國名人入對

四川內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聯說景,實則諧音含三國六個人名:

身居寶塔,眼望孔明,怨江圍實難旅步

鳥在籠中,心思槽巢,狠關羽不得張飛

11.乾隆出謎聯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與群臣猜謎,出一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卻是妙文

在場的紀昀道出謎底,為“猜謎”。

12.“老”字沒一點

有個農民欠財主的債無法償還,於是請人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對聯是:

借新賬,還舊賬,借賬還賬,賬還賬

拆東牆,補西牆,拆牆補牆,牆補牆

橫批只寫了一個“老”字(沒有裡面一“點”)。

財主上門討債見聯,不覺詫異,自語道:“這橫批的“老”字,說“考”又不象,說“老”又沒有一點?”話音未落,只聽農民說:“老子(字)要是有一點,早就還你了。

13.明代戲聯

男無假,女無真,為何無人嫌假

你不來,我不來,怎麼不請自來

14.“不如不說”與“何必多說”

清初,某縣有一主事官喜歡議上司是非,抨擊時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視察縣衙,有人將此事上告,御史叫來這個主事官痛斥一頓,並忿忿道一上聯:

說人之人被說人之人說,人人被說,不如不說

主事聽了心理不服,針鋒相對答一下聯: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15.貪官受辱

清朝有個知縣叫王寅,貪髒枉法,有位先生寫了一副對聯叫人貼到了縣衙的門口,聯道:

王好貨,不論金銀銅鐵

寅屬虎,全需雞犬牛羊

歷史上30個妙趣橫生經典有趣的對聯,閒暇時不妨欣賞下!

16.缺衣少食,沒有東西

宋人呂蒙正對當時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憤憤不平。某年春節,一位窮苦人請他代寫一副春聯,呂寫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額:南北

春聯貼出後引來了無數人圍觀。眾人始覺其“怪”,繼稱其“妙”。這副春聯妙就妙在它的“聯外之意”: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諧音:橫批“南北”亦即意味著“沒有東西”。作者以獨特的修辭手法寫盡了窮人的生存窘相。

17.宋代詞人晏殊路過揚州時在大明寺裡小憩,無意間看見壁上所書的一首詩很不錯,經打問知道作者是當地人王琪,便請王來一起用飯。飯後二人在池邊散步,其時正值遍地落紅的春末,晏殊說:“有時想起一個佳句,比如我曾做出過這麼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沒想出下聯。”王琪應聲說:“似曾相識燕歸來。”不久,這一聯句被晏殊寫入他的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18.北宋名相寇準與眾友同遊郊外,即景乘興出句求對:

水底月為天上月

眾友無句答對,楊大年剛好趕到,對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眾友皆齊聲喝彩。

19.蘇軾(號東坡)與黃庭堅於松下走棋,陣風吹來,松子掉落棋盤,東坡即景出句: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對曰: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20.蘇軾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蘇的才學,但又覺得該殺殺他的傲氣,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個閏月,王安石即以此為題出了上聯要蘇軾答對: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蘇軾苦思多日,終不能對出。直到幾百年後才有一位無名氏勉強對出了下聯(寬對):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21.一日,蘇東坡邀黃庭堅來家作客。黃到門外,蘇忙著出去迎接,兩人就在門旁的柳樹下攀談起來。正在窗前捉蝨子的蘇小妹見此情景即戲語道:

阿兄門外邀雙月

蘇東坡笑對曰:

小妹窗前捉半風

按:“雙月”謂“朋”,“半風”(“風”繁體作“風”)指“蝨”。

22.一天傍晚,蘇東坡對蘇小妹說:“我出一上聯,請你花一夜工夫對出下聯。”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對出。因為“水仙子”、“碧玉簪”和“聲聲慢”俱為詞牌名,下聯亦須以詞牌名為對,同時還要描繪出一幕情景,難度確實是很大的。正在搜腸刮肚之際,忽見女僕在月光下端酒菜送來,蘇小妹靈機一動對出了下聯: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按:“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也是詞牌名。

23.蘇東坡任職杭州期間常外出遊山賞水。一日便服出遊至莫千山時來到廟中稍息,廟中老道人見他衣著簡樸,便視為普通遊士,態度冷漠地說了聲:“坐!”又對道童喊:“茶!”在談話之間,道人發現來客頗有學識,便請進廂房敘話,並道:“請坐!”又呼道童:“敬茶!”當最終得知來客是蘇東坡時,老道士連連作揖打恭並請他到客廳“坐坐!”。進了客廳,道人躬身示禮:“請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臨別時,道人再三請東坡留下“墨寶”。東坡含笑揮筆書就一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閱後,羞慚不已。

24.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蘇東坡 一向友善,兩人相遇常常互開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長江之上,船小風輕,對月飲酒,十分暢快,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語。佛印循指望去,但見岸上一農夫荷鋤歸村,身後一條黃狗正邊走邊啃一截剩骨。佛印頓悟東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將自己手中拿著的一把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水 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視微笑。原來他倆用“形體語言”合做了一副精緻詼諧的雙關“啞聯”:

狗啃河上(和尚)骨(東坡出句)

水流東坡詩( 屍 )(佛印對句)

歷史上30個妙趣橫生經典有趣的對聯,閒暇時不妨欣賞下!

25.一日,佛印對東坡大談佛事,躺在簾子後邊的蘇小妹見佛印把佛法說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這位和尚一“默”,遂題一上聯並吩咐女僕拿出去交給蘇東坡。東坡接過一看便朗聲大笑,上聯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東坡把上聯交給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對出了下聯: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是一副“析字聯”,對得十分巧妙。

26.據傳,宋人梁皓(一作灝)屢考不中,仍不洩其氣,奮發讀書,終於在82歲時中了狀元。在給皇帝的謝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對聯:

白首窮經,少伏生八歲

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聯用了兩個歷史典故:漢代傳授《尚書》的伏生成名時已90歲,姜尚(太公)輔佐周文王時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達自己老邁得志的心情,十分貼切。

27.宋人洪平齋喜歡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給皇帝上書彈劾當朝宰相弄權納賄,奏章中有這樣的句子:“招權納賄,倚勢作威而已”,結果不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閒置了十年。洪平齋忿慨不已,遂在家門上書寫一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閒

28.明人解縉小時就善對句。九歲時,父親攜他到長江邊洗浴,父子把衣服脫了掛在江邊一老樹上。父親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樹為衣架

解縉隨即對句曰:

萬里長江作浴盆

29.某日,解縉的父親與友人對弈,開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父一時語塞,站在一旁的解縉應聲替父解圍: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能彈

30.解縉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屬同村的鄉紳所有。有一年春節時,解縉在家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門對千棵竹

家藏萬卷書

鄉紳見了心中老大地不高興,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縉知鄉紳用意,便於上下聯尾各加一字:

門對千棵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鄉紳見了更為氣惱,再命家丁把竹子連根挖掉,縉聞知,在聯尾再各加一字:

門對千棵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鄉紳沒“轍”,只好自生悶氣。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