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两段鲜为人知的情感经历

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两段鲜为人知的情感经历

华润集团董事长 傅育宁

从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到华润集团董事长,从全国政协委员到全国政协常委,傅育宁这些年一直游走于驻港央企权力的巅峰,可谓顺风顺水,功成名就。镜头之前,镁光灯下,傅育宁频频亮相,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介,有关傅育宁的报道不在少数,在百度上输入傅育宁三个字,有关傅育宁的简历简介更是随处可见。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遍搜网络,有关傅育宁的家庭背景,却是惜墨如金,特别是有关他的情感经历,更是一片空白。

上文《都说华润集团现任掌门人傅育宁家庭背景极为神秘,果真如此吗?》,对傅育宁的家庭情况,诸如父母、妻子、兄妹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体量不大,信息量不小。本文则是对傅育宁的情感经历做一个简单的描述,也算是填补一下这方面的空白。

无疾而终的“小芳”之恋

傅育宁的第一段恋情发生在他在栾城下乡的时期。

上世纪70年代,傅育宁在石家庄铁三中高中毕业后,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到石家庄地区栾城县(现石家庄市栾城区)某村下乡插队。

傅育宁身材高挑,相貌白净,文质彬彬。他多才多艺,喜欢打羽毛球、篮球,还写得一手好字,文采也不错。因此,尽管傅育宁下乡后,也下过几天大田,干过几天农活,但很快就被大队支书看中,被调到大队当上了文书。

当然,在村里看中傅育宁的,不光是大队支书,还有一位美丽的姑娘。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李春波歌里的“小芳”,是那个时代,村里美丽姑娘的标配。那么,我们也把她称作小芳吧。

小芳不但长得端庄美丽,而且也是多才多艺,小有文化。她被从城里来的小哥哥傅育宁深深吸引,经常到大队部找傅育宁讨教文化,探讨理想,交流知识,并为傅育宁洗洗涮涮,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很快,不到二十岁就离开父母,背井离乡,从城市到农村,处在强烈生活反差中孤独无助的傅育宁,也被大眼睛长辫子的小芳深深的吸引了,二人很快坠入了爱河。

1977年,恢复高考。傅育宁一考得中,考入大连理工学院港口工程专业。

“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从未流过的泪水,顺着小河淌。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难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这正是1978年傅育宁入学前,小芳送别时两人心境的真实写照。

“我一定会回来的!”傅育宁动情而郑重地承诺。

“嗯!”小芳眼含泪水深信不疑地点点头。

然而,和当时许许多多的小芳们一样,她们的恋人——当时比比皆是的下乡知识青年回城了,考上中专大学离村了,往往都会留下“我会回来的”一句庄严的承诺。而承诺往往也仅仅成了承诺。

傅育宁和那个小芳的情感之路也是如此。在小芳望穿秋水等待了傅育宁无数个日日夜夜,而始终没有见到他的身影之后,小芳由希望变成失望,最后彻底绝望了。

自此,傅育宁的这段恋情也就宣告无疾而终。

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两段鲜为人知的情感经历

《山楂树之恋》剧照

终成正果的同学之恋

傅育宁考上大学之后,不但没有回村再见那个“小芳”,而且连家都很少回。

这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任务繁重,傅育宁作为一个不甘人后的人,把学业看的非常重,怕回家耽误了学习,这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而另一个不为人知但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认识了他现在的夫人王再梅。

王再梅生于1958年,比傅育宁小一岁,是他的大学同学,祖籍江苏南京,家居广东广州,一个典型的南方女孩,在三姐妹中排行老二,所以名字中有个“再”字。生长于繁华大都市的她,体态婀娜,燕语莺声,小鸟依人,特别是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通俗点说就是骨子里透出的那种难以名状的洋气劲儿,是北方女孩学也学不来的。

当时,在北方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北京土,天津洋,保定老赶赶不上,石家庄的大裤裆。”可见当时的石家庄虽然是河北省的省会,却是土得掉渣的。自小在石家庄长大,中学毕业后又到农村插队的傅育宁,何曾见过这样的女孩?别说村里的“小芳”了,就是寻遍石家庄,也寻不见这样的神仙姐姐呀!小芳即使再美丽再善良,又怎能跟她比呢?

于是,一心追求完美的傅育宁,不由对王再梅暗生情愫,心中情感的天平渐渐向王再梅倾斜,那个曾经魂牵梦绕的“小芳”,也便在他的记忆中渐渐淡化,远去。而王再梅也被身材高挑气质儒雅的学霸傅育宁所吸引,一来而去,二人自然就擦出了爱的火花。王再梅家在东南沿海的广州,而学校远在地处大东北的大连,自然很少回家。与王再梅处在恋爱中的傅育宁,回家的次数日渐减少,而与那个村里的“小芳”断了联系,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1981年,傅育宁和王再梅双双大学毕业,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且身处异地,见面的机会自然少了许多。

1982年,傅育宁考入英国布鲁诺尔大学,获得公派留学的机会。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能进入布鲁诺尔大学的在全国也就30几名,因此机会难得。而当时规定公派留学生必须在国内结了婚才能通过政审,所以二人的婚事在特殊的背景下被提上议事日程。

王再梅的父亲立即乘飞机飞赴北京,尔后马不停蹄地转道石家庄,与傅育宁的父母商定二人的婚事,为二人“火线”完婚。自此,二人的恋情终成正果。

然而,修成正果之时,便是二人分居的开始。为顺利完成学业,傅育宁赴英国之后,一直没有回国探过亲。而王再梅也只是在1986年,傅育宁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之后,才获得一次赴英探亲的机会。傅育宁获得布鲁诺尔大学海洋力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博士后从事研究工作,二人又开始了长达近两年的牛郎织女生活。

1987年,他们的女儿出生。

1988年,傅育宁学成回国,因不满意工作安置,辞职南下深圳,终于与王再梅相聚,至今相守。

对于傅育宁的两段情感经历,有人说他是忘恩负义始乱终弃的陈世美;有人说他是不负人生勇于追求幸福的智者,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