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又到戰車嘰歪時間,乾咳一聲,繼續開吹。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正所謂撞衫不可怕,誰土誰尷尬。摩托裝備因為本身品牌少、款式少,因此撞衫現象至今層出不窮。由於自身顏值的欠缺,令戰車我生怕與其他車友撞衫,只好另闢蹊蹺找點與眾不同的衣裳穿。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其實很懷念那個國內根本就不知道有騎行服的年代,一件皮夾克就統統搞定,雖然不安全,但輕鬆隨意。那個年代,能找到一件印著SUZUKI的T恤衫,就能讓感覺自己無敵於天下,甚至敢穿著將胯下的四缸250cc拉到滿表。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那時候,裝備於我如浮雲,管你什麼摩托車,到了手裡就一個字———"拉!"要什麼騎行裝備!要什麼自行車!動不動還要給小白們顯擺,說"人要比車兇!"即便偶爾摔車,蹭的身上少皮沒毛的,依舊要擼起袖子跟其他車友炫耀一番,彷彿幾塊疤痕就是玩車勳章。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雖然之前有過慘痛的購買哈雷皮衣皮靴的經歷,但真正第一次購買正規騎行服,是2000年的事情了。而目的則完全不是為了安全,而是為了好看……雖然現在看起來土的掉渣,但當時還是比較有效果的。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在那個月工資600塊的年代,花970塊購買一身裝備,是需要勇氣的。還記得那時候,即便騎車跑濟南等地玩,身上裝個六七十塊錢,吃飯加油也都基本夠了。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那個時候,騎行服的用料雖然還可以,但沒有凱夫拉和納米防水一說,因此,第一次參加銀川國際摩旅節,被大雨澆的叫苦連天。被迫在中途又在勞保店添置了雨衣和軍用保暖內衣。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真正對戰車我起到震撼的,是一次朋友的摔車。那套看起來無堅不摧無所不能的騎行服夾克和騎行褲,在時速130衝出彎道摔車後,騎行服夾克居然從中間硬生生撕開了,而且不是拉鍊被撕開,是從左肩撕到右肋的生生撕裂。若不是親自見到好朋友的摔車,真的無法想象摔一下竟會這麼嚴重,之前總覺得摔個車嘛,正常的,打個滾接著就爬起來了。當看著朋友的車子前避震被慣性擰斷,發動機被敲碎,滿地都是頭盔和車殼碎片的時候,也真正領悟到了人類的脆弱。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從那時起,開始關注騎行裝備,做一個警醒的玩車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開始關注騎行安全,關心糧食和蔬菜……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當年的那一身火箭騎行服,還清楚記得是因為泰安東昇服裝廠(也就是現今的motoboy)給美國火箭做代工剩下的,當其他土豪車友花1200塊才能買一身的時候,高利同學偷偷放水,讓俺970塊就拿下了那一身行頭。這身衣服陪伴了戰車我三年時光,期間也經歷過摔車,而且那時候也根本不懂得這種業餘騎行服沒法玩的很激烈,即便受點皮外傷,也會覺得是因為速度太快的關係。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而那個時候,廣東賽羽正在輕鬆的大把的賺著東南亞代工的鈔票,順便做做賽羽這個品牌,原本做水車的碣石王XX開始試著製作山寨騎行服,取名杜汗……也恰恰這一年,山東青島正在代工做著OGK頭盔,經常有內部人員串通,夜裡把成品頭盔從工廠院內隔牆扔出來,拿到市場上賣。畢竟,那時候正品OGK要接近三千的售價,這種隔牆牌OGK才八九百塊錢,太TM誘人了。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可以說,從騎行裝備的起步開始,由於火箭騎行服的代工剩餘出現,讓戰車根本不會選擇土的掉渣的杜汗,也沒選擇貴的沒有性價比的賽羽,堅持走中端以上路線,走不同於常見款式的騎行裝備,有了個好的開端。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市場是檢驗一款產品接受度的試金石。三年後,當戰車我到當時的專業摩托車雜誌《中國機械【摩托】》工作的時候,火箭騎行服,已經席捲了全國大多數車友群體,各地的聚會上,藍白黑相間和紅白黑相間的兩款配色的火箭騎行服,已經非常普遍。這一年,原本由臺灣水貨充斥國內市場的哈雷皮衣,開始由官方牽頭偷偷的找一些國內的代工廠製作。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那個時候,為了拍照的協調,常會把之前買的哈雷小皮衣充當半連體裝備,在拍試車報告時候使用,因為當時火箭騎行服普及的太快,所以尋求差異化。恰恰這個節骨眼上,VR-1出現了。老實說,VR-1當年雖然也是代工商,但思路還是可以的,在給澳洲的摩托裝備廠商代工之際,把剩餘的袋鼠皮製作的連體賽車服留了幾件樣品。於是,編輯部出資購買,戰車坐享其成。如果沒記錯,當時發票開的是3750元。那個時候的售價,相當於我們現在買一身一萬多塊的A星頂級連體騎行服了。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在物價飛漲的今日看來,當年的國產頂級連體騎行服的價格,與現在國產的SBK等相比,幾乎沒什麼變化。而火箭騎行夾克,更是一度售價跌至300塊以內,甚至比戰車我購買時候還掉了錢。所以不得不說,中國的摩托車騎行裝備廠商,還是比較有良心的。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而十六、七年過去了,如果你現在還在研究二三百塊的騎行夾克,是否問一下自己該不該提升提升口味了。當然,車友裡面向來不缺抬槓的,假如你就是說不想花多少錢,就想買便宜點的。那麼,儘量選擇motoboy、賽羽等具備知名度的國產品牌購買。至於杜汗牌、雅馬哈牌、川崎牌騎行服,這種山寨到我們自己都不相信的騎行夾克,還是儘量不要購買。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對於那些想提升口味的車友,A星的drystar系列,可以考慮一下。同級別裡面,意大利clover、比利時richa等都有同級別類似款式的裝備,大家也不妨看看。如果有的噴子此時又要說戰車我被充值,那就再說一遍,摩品彙公司多年來大量付出不求回報的推動中國摩托運動的行為,贏得了戰車我對這家公司的尊重,而摩品彙又恰恰代理這些全球知名品牌,代表著行業的頂尖技術水準,具備安全性,因此戰車我才會不留餘力的免費為這些品牌早日與車友結合而推動。包括這件A星的騎行夾克,也與摩品彙沒有一毛錢關係,這是戰車我在去年豪爵DL250發佈會上抽獎抽來的。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接著上面的VR-1連體騎行服繼續說。連體的優勢是不用說了,也幸虧有了這身裝備,在這件VR-1連體入手後一個月,因為攝影師在攝影棚裡拍照時候為了好看,在摩托車輪胎上打了鞋油,但卻忘了告訴我,結果是戶外拍攝時候第一個彎道就滾出去三十米。在地上一邊打著滾,一邊百思不得其姐的琢磨並不急的彎道為什麼會摔車。事後看著連體上面的幾處傷痕,回家後又是鞋油又是皮衣上光劑也沒能挽救回來。也更加明白,騎行跑車或街車,一件連體是多麼的重要。當下公路上各種殺手,路況千變萬化,出去玩把裝備配齊,為自己安全著想。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從此以後,走上騎行裝備收集之路,或者說掉進騎行裝備之坑,手裡稍有閒錢,不是砸在車上就是砸在裝備上。頭盔也從VR-1換成了OGK的FF3,那個年代,能有個帶風翼的頭盔,也算是一件比較騷的操作了。再後來又咬牙收了一件A星的連體,配上了雙SIDI的靴子,整體色調搭配也更協調。從此以後,裝備之路正式開啟,攢了越來越多的騎行裝備,坑也越挖越深……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雖說我國的摩托車工業,落後國外五十年,但最近幾年國產車的奮起直追,已經令差距縮小了不少。但在摩托車裝備的差距上,其實年限也不短,因為,我們的穿著打扮,還處在國外車友的初級階段,或者說是在看國外的試車報告照片或廠家廣告照片來模仿的階段。而尤其街車、復古車、巡航車的照片,好多都是便裝或只有一件騎行夾克,猛一看似乎與我們平時穿的也差不多。嗯,是的,猛一看很像。但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他們的牛仔褲的褲腳,露出來的都是長靴。手套,也好多都是跑車手套,只不過被袖口蓋住而已。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這是因為他們更加潛移默化騎行安全常識,對這些摔車時會受傷害的關鍵部位,時時小心在意。雖然為了拍照露臉帶個半盔或四分之三盔,但拍照結束基本都會重新帶上全盔。當然,國外車友裡面,不修邊幅只穿件騎行夾克就在馬路上各種翹頭的很多,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的騎行時候,馬路上不會突然閃現低頭橫過馬路的大爺大媽,也不會突然出現一輛逆行婦女+後座帶著小孩的電動車……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戰車我因為那時候喜歡騎車到處跑,親身經歷過多次驚魂體驗。撿其中一件與各位分享。一次,自己騎著R1單遛去上海找幾個玩跑車的車友,剛進江蘇界不久,一個很緩的右彎,突然一輛白色的轎車就逆行正對著頭過來了,對不起,太緊張忘記什麼牌子轎車了。晴朗的陽光下看的清清楚楚,一個戴著眼鏡的女的開車,腦袋使勁往前伸的幾乎貼到前擋風玻璃了,不管我如何閃燈按喇叭,也特麼絲毫沒有要打方向盤避開我的意思,一雙呆滯的眼神,臉上居然還掛著一絲詭異的微笑……萬幸那條路的路肩幾乎矮到沒有,連剎車帶躲避的把R1騎上路肩,才勉強閃開這輛轎車,幾乎是後輪擦著轎車前護槓的那種。當時無名火一下就竄起來了,準備調頭追上這娘們兒,心裡想的都不是要弄死她,而是必須得特麼虐殺了她!結果R1還沒停住,就聽到身後咚的一聲巨響,這娘們兒直接把車開到路肩以外的地裡去了……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分享這個故事,只是為了提醒各位,像這種拿了證沒幾天的馬路殺手,每天在路上跑的,沒有一千也得八百。我們購買裝備,不單單是為了防止自己摔車,更是應對各種無厘頭路況,尤其這種主動前來的危險,瞬間就能讓人屁滾尿流。所以,有裝備肯定比沒有裝備強,裝備齊全肯定比只有一件強,好裝備肯定比普通裝備強。因此,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圖片裡那些駕駛者,看起來穿著普通的牛仔褲,褲腳裡卻會露出靴子的原因了吧。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尤其對於復古車車友,因為裝備大都是紳士化、復古化的便裝為主,所以有時感覺騎個復古車穿著太專業的裝備會不搭調。沒關係,南非的leatt護甲,大家可以研究下。南非的leatt護甲,以軟質的內甲為主,尤其當下這個不冷不熱的天氣裡,裡面貼肉來一件護甲,外面穿個襯衣都不是很明顯。而leatt並非只有機械腿系列護膝,它也有軟質的加長護腿,牛仔褲內套一件leatt護腿,既不影響走路,又不影響造型。牛仔褲配中等長度的靴子也非常協調,如果覺得靴子外露太過招搖,你也可以學著老外那樣把褲腳放下來蓋在靴子筒上,看起來像是穿了一雙款式新穎的皮鞋。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由於我們一直處在模仿階段,所以經常會胡亂模仿,加上很多半瓶子醋的人士在裡面攪合,導致很多摩友被錯誤的觀念所誘導。前幾天那位騎著奔達太子車出門探親不慎摔傷,導致面部神經受損的女車友的帖子,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而從女孩在帖子裡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她受到身邊的所謂的老司機誤導有多嚴重。帶著球形面鏡的四分之三盔就敢幾百公里穿梭,總覺得只要在路上騎得多了就不會有問題了。說實話,在沒有經過專業安全駕駛培訓的前提下,使用著不靠譜的裝備,遠離市區來到公路,這本身就是對自身安全的忽略。球形面鏡的頭盔戰車我也有一個,除非擺造型拍拍照片用一下,平時市區都用得很少。如果當時這位女車友哪怕帶個國產全盔,也不會令下頜骨受傷嚴重損及嘴角神經。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個別自媒體更是無底線,把這女車友的帖子起個驚爆眼球的名字,各種宣揚,卻不給女車友將來騎行中任何安全駕駛的建議,明顯帶著為了刷流量切韭菜而來的鼓勵的味道,連在帖子後面加個備註提醒都懶得動手,真正令人心寒。大家以後在模仿國外車友的裝備搭配時候,一定要分清哪個是為了追求美觀而暫時使用的,哪個是可以真正意義上使用的,哪個是追求更多安全性和綜合性使用的。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意大利acerbis的這款組合頭盔可以研究下,具備揭面盔的抽菸、打電話都行的優勢,具備快速拆卸護嘴圍擋的功能,具備四分之三盔的涼爽通風,安全性又高於半盔和四分之三盔,連面鏡都是卡位式防滑落的,還帶著內置隱藏式太陽鏡,售價只有不到九百,在市區溜達,這款頭盔基本可以適合從踏板到街車、跑車、太子、越野等多種風格。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當你有激情希望釋放,還是請不要輕易把公路當作賽場,賽道里才是你真正發揮個人技術的地方。所謂騎車風格兇猛,在公路上顯擺不算什麼本事。戰車我的一個好友,能在以前只騎過踏板車、早晨才開始熟悉掛擋車的情況下,下午時分已經可以在彎道里用CF150NK幾乎每個彎都磨腳踏了,也是迄今為止戰車我所接觸的朋友裡面最有賽車天分的一個。雖然學習過程中也會側滑摔一下,但有緩衝區泥沙的幫助,即使業餘的騎行夾克騎行褲和短靴,也只是蹭一身土而已。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騎行裝備的完善,除了安全,還有不錯的視覺效果,比如我這兩位相識多年的哥哥,兩人都購買了標緻城市之星200踏板車,但騎乘效果就有些差別,哈哈,不能再亂說了,再說今晚上就被老哥找到家裡來了。這兩張圖片,僅供參考。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所以,對身邊的經常一起玩的朋友,戰車都可以儘自己所知道的,給他們予以裝備搭配上的建議。自己也會不斷的胡亂混搭一些風格進行嘗試,覺得好再推薦給朋友們。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而復古車和巡航車的用戶,如果在配夠了一身leatt護甲後,完全可以參照國外的休閒模特的穿著進行搭配。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復古風格,就搞雙A星奧斯卡系列復古靴;巡航風格,就搞雙高腰牛皮靴;運動街車風格,就搞雙bering的多功能防水街車靴;踏板車風格,就搞雙stylmartin的板鞋風格短靴;基本上,所有的車型,都可以在一雙靴子上進行區分。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OK,一身你能平日裡使用到的裝備搭配已經給大家說了不少,上面這些囉裡囉唆的內容留給大家慢慢消化吧。下一期,聊復古和幼獅500的著裝系列。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掩藏在騎行服下的罪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