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01.被親情束縛的人生

前段時間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老同學周浩聊到了自己剛剛當了爸爸,女兒才滿月。其他人紛紛道賀,初為人父的喜悅寫在了周浩的臉上。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你爸媽總算鬆了口氣吧,終於抱上孫子了。”我打趣的說。

“我爸媽還不知道呢?”周浩一臉的不以為然。

一問才知道,他已經幾年沒和父母見面了,唯一的一次回去還是剛畢業工作的時候,單位要開戶籍證明。他買了當天來回的火車,在家裡坐了前後不超過十分鐘。

我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看著他鑲著金邊的眼鏡框,突然感到眼前的這個人有點陌生。

“你不要誤會,我對他們可不是不管不顧,每個月我都會打錢回去,逢年過節的時候也都寄禮物回家。而且以後如果他們病了,我也會去照顧他們。”

“那你幹嘛不回去看看他們呢?”我有點疑惑。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周浩皺了皺眉,向我講述了之前他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一些事,告訴我他和父母之間是如何走到這種地步的:

上初中之後,自己就被勒令不許關上臥室的房門,理由很奇怪,說是如果我沒有做某些見不得人的事,為什麼要關門呢?他們會突然衝進來看我是不是在學習,還會亂翻我在看的任何東西,防止我看閒書。

上學的時候,平時穿什麼衣服,週末去哪裡玩等等這些小事都不能由自己做主,不允許我有自己的愛好,覺得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其他的一切事都是扯淡。希望我24小時都在學習,不關心我的感受,不在乎我的想法。彷彿我就是全世界最差的人,即使我那時的成績還能排進班級前十。

高中的時候,學校抓早戀比較緊,班主任懷疑我和同桌談戀愛,就將我爸叫來學校問問。結果來了之後還沒等老師開口,我爸就反手抽了我兩個耳光。老師連忙上來拉住了,辦公室裡還有其他老師和同學,他們都向我投來異樣的眼光,我捂著臉,無比尷尬的杵在那裡。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曾經計劃過離家出走,甚至還偷偷存了點錢,最後還是沒有勇氣。我當時在想,以後要是獨立生活了,一定要離這個家遠一點。《肖申克的救贖》你看過嗎?我覺得當時我的心境就和裡面的男主人公差不多。

上了大學以後,總算離開了這個家。室友都是每週兩三個電話往家裡打。而我除非是生活費沒了迫不得已向家裡打電話,平時一個電話都不會多打。但也不能完全不聯繫,因為還要家裡的錢供我上學。有一次我媽嫌我微信頭像不夠積極向上,勒令我馬上換掉,不換的話就不給我下個月的生活費。

直到工作之後,經濟完全獨立了,我才算擺脫了家裡的糾纏,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過往的經歷不能說對我一點影響也沒有。有時候我會很自卑,在某些場合會表現的很不自信,結婚之後,不知道如何與妻子相處。去看了心理醫生,結論是我的病情符合心理創傷綜合徵的所有症狀,而且已經很嚴重了。

“如果我不離開那個家,我可能會被活活逼死。”周浩最後苦笑著說。

“那你之前有沒有向你父母說過你自己的感受呢?”我不禁問道。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說過啊,可他們卻總是說,養你就已經夠累的了,你就不能讓我省點心?你還是不是我的兒子。他們從來都不會真正考慮我的感受,因為在他們眼裡,將我生下來並養大,就已經是莫大的恩情了。過去的那個家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糟糕的漩渦,我不敢靠的太近,怕被吸進去成為他們的奴役。”

02.中國式父母:我養了你,你怎麼能不聽話呢?

聽了周浩的故事,堂主我不由得想起了今年初聽到的一則舊聞,標題就很雷人: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10年不回家,發萬字長文“痛訴”父母。

在一般人看來,能將孩子培養進北大,應該是很成功的父母了。可在故事的男主人公王睿(化名)看來,卻完全不是這樣。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王睿在信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是出類拔萃的典範。”王睿說,父母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控制自己,一直傾向於將自己關在家裡,按照自己的喜好包辦所有的事情。

比如,從小到大,幾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願和審美來置辦的。

王睿的父母覺得自己很無辜,兩個人為了孩子,掏心掏肺,終於將他培養到了北大。現在孩子卻反過來記恨他們。這對他們而言,無異於背叛。

這個社會怎麼了?中國的父母怎麼了?常說誰演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親情原本應該是世上最為純粹的感情,緣何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最後演變成了水火不相容一般的態勢?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中國式父母的邏輯是:我是你老子,養了你這麼多年,就應該聽我的。不聽我的話,你遲早會吃大虧。

親情在這裡成了一條由血緣維繫成的精神枷鎖,捆綁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父輩們的眼裡,養育之恩已經是子女們這輩子還也還不清的大恩了。子女聽自己的話,豈止是理所當然,簡直是天經地義。

“我是你老子,你還想頂嘴?”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就這樣,父母永遠是對的,他們為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你好。即使有時候產生的效果不如預期,甚至是相反,那最多也是屬於好心辦壞事。

於是,一切的束縛和控制都是以愛之名,子女只要稍微表現出推辭或者不願意,就很可能被貼上忤逆的標籤。

有朋友說自己很不願和父母講道理,因為到最後往往總會是情感的綁架:“你現在長大了,有能耐了,你爸你媽的話都聽不進去了。”

03.教育的集體焦慮:全都是為了孩子

中國式父母習慣於沉醉在自我犧牲,為了子女的幻象中。這樣很容易形成自我感動:我都犧牲這麼多了,你還不領情,真是不懂事。

很多人都會聽到父母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這麼做全都是為你好,以後你自然會明白的。”

父母基於自己長期以來的生活經驗去教育引導下一代,這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教育的實質也就是觀念的傳承。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但問題的關鍵是:父母說的一定對嗎?

當然不是。

社會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文化反哺,指的是在一個急劇轉型的社會中,年老一代的知識儲備不如年輕一代,反而需要向年輕一代進行廣泛的文化吸收的現象。

近二三十年的中國社會,相較於之前,變化無疑是巨大的。不僅表現在科技的進步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追求自由,追求個性,習慣表現自我,愛憎分明成為了90後、00後身上的標籤。

而我們的父輩,他們大多生活在物質生活極度匱乏的六七十年代,即使時代發展再迅猛,思想也大多停留在集體主義和服從權威之中。絕大多數情況下,更是無法理解社會正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父母憑著生活經驗教育下一代,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經驗,有多少是過時的呢?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倩雯在大學裡的專業是服裝設計,畢業之後本來已經通過上海一家服裝公司的面試了。可是她父母卻希望她能回家考公務員。他們覺得一個女孩子在外面拋頭露面終究不好。還是在體制內比較穩定,還能離家近一點。

倩雯和她父母吵了好多次,向他們解釋了去了上海之後會有更多的機會發揮自己的所學。可最後還是拗不過父母,回到了家鄉的小縣城,做了一個朝九晚五的公務員。

中國式教育的集體焦慮在於,希望子女不要再吃上一代人吃過的苦,便千方百計的用自己的個人經驗安排下一代的人生。理所當然的認為這都是為了子女好,卻沒有發現有些苦是不得不吃的,我們稱之為成長。

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

對於子女而言,少一點以親情的名義過度的束縛,也許他們會飛的更遠。而一切掩藏在父母的關心之下,想要控制子女未來的親情,只不是一種畸形的愛。

再回頭看看那個將父母拉黑,十年不回家的北大畢業生。竟然對他產生了一點同情,他也許只是想重新開始一段自己可以把控的生活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