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我家那小子》第一期播出後,關於朱雨辰的話題就強勢佔據了熱搜榜。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這個節目最火的是朱雨辰的媽媽——因為她徹底喚醒了太多人青少年時期被老媽支配的恐懼!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用整個生命對待兒子?

提到朱雨辰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其實朱雨辰作為實力派演員,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私下十分低調。在熒幕前塑造了大量經典角色,從《奮鬥》到《我的青春我做主》再到《中國往事》等等,朱雨辰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受到了圈內外的一致好評。他的個人生活十分低調,出道多年,鮮少有緋聞,是一個用作品在和觀眾交流的演員。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通過節目,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朱雨辰到了40歲依舊沒有成家了。因為在他的背後有一個事事親力親為的媽媽。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在節目現場,朱媽媽還一臉自豪的說自己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自己這一輩子都是為兒子而活,全部的世界只有兒子。現場的嘉賓和主持人都一臉不可思議,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完全沒有自我的人存在。這份愛已經影響到朱雨辰的人際關係、生活、戀愛後,這就不叫愛了,這叫自我感動、叫控制。

朱媽媽有多愛朱雨辰呢?

她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4點起床為朱雨辰熬梨汁潤肺清熱,一熬就一個半小時,朱雨辰必須喝完。如果朱雨辰工作不方便喝水,也會在回家前全部喝光,免得朱媽媽不開心。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朱雨辰考上中戲時,家住上海的她陪朱雨辰去北京報道,怕兒子在寢室睡不好,挨個問遍了朱雨辰的室友,“同學你睡覺會不會打呼嚕”。

求室友和朱雨辰的心理陰影面積……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幾年後,來北京看望朱雨辰的朱媽媽在品嚐了朱雨辰親手做的飯菜後,立馬決定搬來北京照顧他。

原因你們一定猜不到:因為朱雨辰這頓飯做得太好吃了!

朱媽媽清奇的腦回路認為朱雨辰這得是受了多大的苦才能連煮飯都學會了啊!這神邏輯是怎麼回事????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於是乎,頓感失職的朱媽媽帶著80只大閘蟹、拎上一口鍋,毅然搬來了北京和兒子同住。

時至今日,70歲的朱媽媽還要跟著40歲的兒子進組,不管是高級酒店還是民宅,原地起爐灶,給兒子一個溫暖的廚房。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最奇葩的是,在節目裡朱媽媽直言不諱地承認朱雨辰的每段感情她都干擾過,言語間沒有愧疚和心虛,反而是名正言順。

朱媽媽對兒媳婦的標準很簡單:在家當個賢妻良母,擔起家庭的責任,像她那樣又當媽又當保姆。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麼年滿39歲的朱雨辰雖然長得好會做飯事業順,但卻依然沒有女朋友,喝醉了只能睡狗窩了吧?

因為他已經有了個霸佔自己的母親,朱媽媽在節目裡說過這樣的話:“我用整個生命對待兒子,完全沒有自我。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這句話看似偉大,但換個說法,其實就是:“我兒子是屬於我的。”

朱媽媽說出這番話時,現場氣氛一度很尷尬,反而是一向嬉皮笑臉的大張偉,難得嚴肅地向朱媽媽問出了大家內心的疑惑:您覺得失去一個人重要,還是為了一個人失去自己重要?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朱雨辰和母親之間的親情,不是尊重與溝通,而是控制與服從

每當其他嘉賓在節目中誇獎朱雨辰時,朱媽媽都會刻意指出:排骨是我提前焯水的、肉絲是我切好的。

朱雨辰的身份不僅僅是兒子,更是她生命的全部意義,朱媽媽依靠兒子實現了自我價值,並在這份控制慾中獲得滿足。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朱媽媽知道他不想喝梨汁嗎?知道他愛女朋友嗎?知道他的孤獨和無奈嗎?知道,但她不care。

她更在乎的,是用整個生命的奉獻來換得存在的滿足,所以朱雨辰不能長大、不能會做飯、不能有讓她滿意的女朋友,所以當她知道朱雨辰離開她也活得很好時,她反而很痛苦。

朱媽媽這種畸形的親情觀甚至影響了朱雨辰的姐姐。姐姐至今單身,原因就是媽媽的奉獻讓她懼怕這種責任,產生了婚姻恐懼症。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而朱雨辰呢?他也試圖反抗過,甚至自殘過,但最終在傷害母親和委屈自己之間,默默選擇了接受。可以說,朱媽媽日漸增強的控制慾,也是朱雨辰的順從一手造成的。

這不叫孝,這叫愚。

中國人重視孝道,喜歡用“孝順”來誇讚兒女,但仔細想想,兒女出生後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有選擇的權利。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如果有一天,子女的思想與父母的想法產生衝突,子女的“不順”就變成了“不孝”,所謂「孝順」,此時不過是父母對子女的情感道德綁架。

這種控制慾,會變成一場以愛為名的“謀殺”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做家長的要學會放手

為孩子操心,似乎是很多父母的本能,但一旦過度,操心變成操縱,愛就會成為一種令人窒息的控制。

就好像,一個喜歡蘋果的人被要求只能吃橘子,一個飢餓的糖尿病患者只能得到一塊甜蛋糕,所得非所愛。

有資料顯示,在控制性強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約有7%到10%產生過自殺念頭!

而朱雨辰在2010年上節目回答主持人提問時,就表示自己經常跟媽媽吵架,甚至說過,“咱倆沒法過了,你會把我搞死。”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可怕麼,父母的愛,會讓孩子失去活下去的念頭。

這大概是做父母的人,最不願看到的事情。

教育,並不是以“愛”之名肆意操控孩子的人生。孩子並不是父母手中的玩偶,而是一個獨立的人,在某一人生階段需要父母的陪伴與引導,但絕不需要父母打著愛的旗號強行干涉孩子的人生。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家長應該有自我,孩子才快樂

媽媽請放開手,朱雨辰已經四十歲了,再管下去他真的找不到幸福了

成熟的父母要知道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未來,不管自己再怎麼不捨分離,再怎麼難以放手,都會努力學著允許孩子與自己剝離,允許孩子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以自己獨有且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帶孩子認識世界、瞭解世界,學會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幸福快樂的生活。

每個孩子從脫離母體開始,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天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情緒,有擅長的也有不擅長的,合理的引導很重要,適當的自由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