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個人做決策時,為何有種窒息,焦慮不安,又非常不踏實的感覺?

馮振語


是的,人們總說選擇大於努力,一旦決定了,意味著我們要自己面對後果,承擔選擇背後的責任,恐懼選擇錯誤帶來的代價,在可能的得到和失去之間抉擇,面對未知的不確定,我們的頭腦會自動演繹各種可能,讓我們茫然而不知所措……

這時,我們需要上個臺階來看問題,可以問問自己:

1、那些我們人生中曾經"後悔"的決策對於我們有何積極的意義?

2、世上可有人擁有從不"犯錯"和"失去"的人生?過抉擇"正確"的人生,是件極其痛苦的事,因為渺小的我們拿什麼和無常抗衡?所以有了"盡人事聽天命"的忠告。

3、在我們內在的焦慮背後恐懼的是什麼?

是自己決策後的自責?他人的評價?無助感?不安全感?……它給我們什麼啟示?

4、那個讓你窒息的感覺是由什麼樣的念頭引起的?它真的是事實嗎?在身體上去感受這些情緒引起的軀體感覺,觀察自己的內在所呈現的一切,嘗試著以不評判的態度去"看"你內心所發生的。

5、當下,回到你的初心,無論什麼決策,都沒有對錯,如同在遊樂場裡投幣,我們只是去選擇不同的體驗,對每一個當下的人生體驗開放,相信凡是出現的必有其意義,因為:"我無法選擇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選擇我"。



正念拾光


或許是內心很空,自我不夠紮實

試想當出現決策情境時,內心最害怕什麼情況出現?看到自己害怕的東西,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一般情況而言,決策意味著責任。比如我決定成為心理諮詢師,那我就要為此付出努力,如果賺不到錢又成為不了諮詢師,那我就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

那麼一個人為啥如此害怕決策,如此害怕承擔責任呢?可能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 在原生家庭裡,父母沒有給到承擔責任的情境,所有的事情都是被父母安排好。比如說穿什麼衣服?很多的人可能從初中開始就有自己的穿衣品味甚至更早,但是有些人可能在大學了,還是父母給買衣服,所以有些人可能就不能對自己的穿著,個人衛生負責,以至於他們自己在買衣服上會很糾結。
  2. 有過重大的印象深刻的決策失誤,給自己造成了陰影。
    比如,紙上談兵的趙括,因為自己的決策失誤,導致自己的部下全軍覆沒,他可能一輩子都活在陰影裡。

以上兩個方面都會造成一個人的自我無法形成或者很脆弱,如果想改變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更多幫助需要可以聯繫


樂培心理張老師


首先說環境:思考決策時要單獨靜心,在外面人少的地方走走。

二,下決心時要撇去另一半的思維。為什麼難決策,就是因為擔心另一半的負面因素。老話說:船到橋頭自然直(這裡面有辯證法)。破釜沉舟反倒贏了。

投資賭博除外。


虛偽是真誠媽


那就會是因為一個事情自己有了答案後把答案寫出去讓人們看一下,這時候心裡又害怕自己寫的答案又不對。這時自己的心裡就會有點不自然了,這是很正常的表現也是一個心態沒有調整好的表現。


寂寞的魚198447512


因為選擇就代表著失去


夜明珠Daisy


焦慮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同時可能出現呼吸急促,心律加快,腎上腺素激增等應激反應,這時會出現窒息感。說明你所做的決定事關重大,或者你認為事關重大,整個人緊張起來。好的方面是:能夠讓你思維變得敏捷,精力更加集中,更加謹慎。特別要說明的,這種情況下,多半決策的風險很高,失敗的機率極大。

壞處就是: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信息不夠多,掌握資料不夠全面,有賭博的成分在其中,更多時候拼的是人品和運氣。

每個人都有冒險的基因,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只要心肺功能沒有問題,自己有足夠的底蘊,可以多來幾次,好好體驗一下人生過山車,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歷練。

最後,個人建議儘量不要讓自己處於這種狀態,因為這種狀態是在明確提醒你,這種決策有很大的問題,最後,也許你運氣夠好,也許不那麼好!

祝您身體健康,運氣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