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沉著的江左風流宰相—謝安

謝安,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時候的宰相。他出身名門世家,在古代來說出身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後代人的發展道路。謝安出生在謝氏家族,他家的很多人都在為東晉王朝做事,而且還都是朝廷的重臣。當時東晉由三家掌管,一個是司馬家,另一個是王氏,還有就是謝氏家族。

謝安年輕時就很注重修養品德,他的思想敏銳,舉止沉著穩定,風度優雅翩翩,喜歡讀書和藝術,才華洋溢,寫得一手好字,頗得名門世族遺風。但謝安卻不喜做官,只喜歡過“高謝人間,嘯詠山林”的恬適隱居生活。所以雖然多次被朝廷徵召,但謝安都加以婉拒,當時民間流傳一句話說:“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可見當時人對謝安的看重。

機智沉著的江左風流宰相—謝安

謝安以清談知名,不愛當官,最初屢次拒絕了任命,隱居會稽郡山陰縣的東山,與王羲之、許詢等人遊山玩水,並教育謝家子弟。謝安的妻子曾對他說:“您難道不應當像這些親人一樣在朝廷做官嗎?”謝安嗤之以鼻的說:“只怕是難免吧。”果然,不多久發生謝萬被罷黜事件,迫使謝安不得不步入仕途。之後歷任徵西大將軍司馬、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職。

鹹安二年(公元372年),簡文帝即位不到一年就過世,本來極有希望即帝位的桓溫卻希望落空,簡文帝將帝位傳給太子司馬曜,是為孝武帝。於是桓溫於寧康元年(公元373年)率軍來到建康城外,準備大開殺戒自立為王。他在新亭埋伏了士兵,且下令謝安和王坦之來晉見他。

當時,京城內謠言四起,人心惶惶,王坦之知道此行兇多吉少,非常害怕,便問謝安要怎麼辦。謝安神態自若的說:“晉祚存亡,在此一行”。然後就與王坦之相偕來到桓溫營帳。王坦之一點都不“坦”之,反而是謝安倒是很“安”祥從容。據說王坦之緊張得汗流浹背,連手中的朝板也拿顛倒了。謝安則是從容不迫就座,然後悠閒的對桓溫說:“我聽說有德的諸侯會將守衛設在四方,怎麼您卻在暗中埋伏士兵呢?”桓溫一聽,只好尷尬的撤除了埋伏的士兵。原本一場殺戮戰局,竟由於謝安的機智和沉著應對,而得以化解。

機智沉著的江左風流宰相—謝安

此後,桓溫離京回到姑孰,且染重病。雖然臥病在床,但桓溫還是念念不忘要得到帝位,於是派人催促謝安起草詔書。謝安知道桓溫病情日益嚴重,使用拖延戰術,對已起草好的詔書一再加以修改,遲遲不予頒發。桓溫最終沒有等到這份詔書,抱憾而死。

桓溫死後,謝安被重用,總攬東晉朝政。為了緩和矛盾、穩定政局,謝安採和諧安定為重的政策,使東晉政局很快的穩定下來。時人讚揚謝安,將他與王導相提並論。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率領著號稱百萬的大軍南下,有一舉想要併吞東晉的企圖。建康城裡一片譁然,人心惶惶。謝安卻依然是一貫的鎮定自若,冷靜的分派各將領前去抵禦。由於敵軍人數眾多,將領們都沒把握,臨行前謝玄等人特地向謝安詢問對策,謝安只說了一句:“我都已經安排好了”,便絕口不談軍事,只和人下圍棋,一副輕鬆悠閒的模樣。

機智沉著的江左風流宰相—謝安

當晉軍在淝水一役中以寡擊眾、大獲全勝的捷報送到謝安手中,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隨手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的繼續下棋。反倒是客人憋不住了,問他戰況如何?謝安只淡淡的說:“沒什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直到下完棋,把客人送走以後,謝安才終於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據說他滿室飛舞著,還把木屐上的屐齒都給碰斷了。

晚年時,謝安在一次派人造船準備返回會稽途中忽得重病,只得回建康休養。但抵達建康沒幾天,就與世長辭了,享年6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