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暖思淫慾,戲子能夠大行其道,並不是將軍們的悲哀

相信大家刷微信朋友圈的時候看過朋友轉發過這樣一句話: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戲子亡國!!!一般還配有娛樂小生濃妝豔抹的臉和溝壑縱橫的老兵的對比,對了,還有一句不轉不是中國人。

那麼小編想問問各位,你真的覺得這句話對嗎?別急,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天這句話。

飽暖思淫慾,戲子能夠大行其道,並不是將軍們的悲哀

自身而言,小編本能的不喜歡這句話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一些東西。這類話語的共性是通常看上去邏輯縝密大義凜然,能在三言兩語之間調動人的情緒,製造矛盾,進而產生一種“眾人皆醉小編獨醒”的優越感。

但是小編覺得道德層面上的優越感是最廉價的優越感。它並不能使你智慧,亦不能助你成長,甚至對你的生活沒有一絲絲的實質影響。但卻會讓你產生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讓你在感嘆眾生愚昧的同時得意忘形。

飽暖思淫慾,戲子能夠大行其道,並不是將軍們的悲哀

將軍的影響力不如娛樂明星,這是由將軍和明星的工作性質確定的。將軍的舞臺在於戰場,在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明星本就是娛樂化的產物,老百姓對娛樂八卦的興趣本來都遠大於國家政治。舉個例子,新聞聯播算是國家大事了吧?可以當它每天七點雷打不動地播出時,又有幾個人在看?

小編不認為“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是現代社會的病態和悲哀,相反,小編認為這恰恰是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太平盛世的最好證明。一個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社會老百姓牽掛的絕不應該是政治和軍事。而當一個國家不遺餘力地提升群眾的愛國感和民族榮譽感時,多半沒什麼好事情。

飽暖思淫慾,戲子能夠大行其道,並不是將軍們的悲哀

大眾是善變而健忘的,所以將軍的功績註定不會被大眾記住,因為這不切合實際。但是他們的功績國家會記住,歷史會記住,教科書會記住,他們的子女會有國家的特殊照顧,他們的榮譽使他們不論走到哪裡都受人愛戴。而對於這樣的將軍來說,大眾記不記得他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小編不認同這句話,除非這句話是某個將軍親口所說。而事實上,這句話出現在小編們的視線裡多半是作為一句情緒攻擊的口號,一種並不高明的鄙視,而說這話的人大多也並不在乎國計民生,無非是想獲得一種虛假的優越感和認同感而已。若真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何不見其刻苦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邪?

飽暖思淫慾,戲子能夠大行其道,並不是將軍們的悲哀

胡適先生在新文化運動時曾提出“多做些學問,少談些主義”的觀點,為當時主流所不取,是因為當時正值戰亂,悶頭讀書只會加速亡國。然時也境也,先生所言對於今日之中國剛好適用,在這個時代,愛國主義不過是同胞之間攻擊辱罵的藉口,實際作用甚微,而對於這樣的情況,多做些學問,少談些主義並不是什麼壞事。

所以,別說什麼愛不愛國了,國不在乎,那些需要愛國的人國自然有辦法讓他們愛,別說什麼將軍墳前無人問了,將軍也不在乎,那些需要記得將軍的人,自然會記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