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琴:活了跨兩個世紀的瓊海百歲老人

8月20日,在瓊海市長坡鎮(煙塘片區)陳村村委會福興村,兒孫滿堂的革命老人家陳若琴在自己家裡度過百歲生日,陳若琴已是活了跨兩個世紀的老人,在瓊海市乃至海南省並不多見。

陳若琴:活了跨兩個世紀的瓊海百歲老人

據悉,陳若琴老人1918年出生於瓊海市長坡鎮良玖後村;1935年至1939年參加家鄉兒童團;1939年至1941年在瓊東縣府當公務員;1941年至1946年在瓊崖縱隊第二團當護士;1944年在母瑞山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至1950年在瓊東縣府當公務員;1950年至1951年在瓊海市大路二區擔任婦女主任職務;1951年至1958年在福石嶺鄉擔任婦女主任;1958年至1981年在陳村大隊當婦女主任;1982年至今辦理離休。

陳若琴阿婆,是海南瓊海的“革命元老”,早期就參加了兒童團,走上了革命路,依靠共產黨,投奔我們的部隊,特別是在解放戰爭年代,她艱苦樸素,不怕苦、不怕死,機智勇敢,英勇殺敵,經受到了多次的槍林彈雨的考驗,經歷是各種的驚心動魄,大家可想可知。回想過去,陳若琴阿婆為咱們海南的解放事業立下功勞,同時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她那種不屈不饒的革命精神,革命信仰與信念,革命意志,為造福人民,讓人們難以忘懷。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身為婦女主任的她仍然堅持組織積極帶領大家參加農田基本建設,參加水利建設,搞好農業大排灌,為發展農業生產創造良好條件,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實事。

她有三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她經常教育孩子們要好好做人,以自己的良好舉止和言行去感化孩子,好讓他們加強學習,爭取進步,由於受到老革命傳統思想的影響,他們個個都是好樣的,孩子們早已成家立業,現在已經是兒孫滿堂了。

陳若琴阿婆最愛勤儉節約,家教好,助人為樂,善待他人,永葆革命晚節,曾經為家鄉的中小學師生作革命傳統報告。現在陳若琴跟隨兒子張家明,一直住在瓊海市嘉積鎮德海路205號,如今她身體方面還是比較硬朗,沒有出現什麼大病,只是由於年紀大,骨頭鈣化,出現行走不太方便現象,雖然陳若琴老人生活不能夠完全自理,但是能夠得到兒子孫子,特別是兒子張家明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一旦老人家不舒服,就馬上帶她去看醫生抓藥,儘量讓她舒服過日子,加上有人民政府的關心,民政局等有關部門的同志經常上門慰問老人家,如今她活得很好,很自在,很滿意,很充實。

說到陳若琴老人長壽的秘訣時,她說過,她常年生活在椰林下,風光秀麗,生態環境迷人,勤勞好動,喜歡吃五穀雜糧,愛好光腳走路,講究衛生,經常掃地整治環境,好客待人,現在生活方式和習性是一天吃兩頓飯,喜歡吃苦瓜湯,她的牙齒保持完好無損,平時愛啃雞爪和雞翅膀等一些堅硬的食物。她的愛好比較多,前幾年,經常與其他老人一起參與打撲克、天九、麻將和“對相”(四顏牌),逛逛街,跑跑市場等活動。都能夠開開心心生活,她喜歡看電視看新聞節目,收聽收看海南戲,瞭解國內外的大事,兒子張家明專門為她購買一臺電視機,為她收看節目提供方便,她特別喜歡收看著名瓊劇演員王英蓉和陳道修表演的《張文秀》、《紅葉題詩》、《寶蓮燈》等,並且是百看不厭,百聽不煩,從而不斷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因此說這些都是古稀老人陳若琴的長壽秘訣之所在。(紅昇農場有限公司東紅分公司王壯 2018年8月21日攝影報道)

陳若琴:活了跨兩個世紀的瓊海百歲老人

陳若琴:活了跨兩個世紀的瓊海百歲老人

圖為8月20日,陳若琴百歲生日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