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百歲老人:歷經人生的磨難,依舊豁達樂觀,精緻儒雅

鶴髮童顏、儒雅禮貌,上海愛以德聯泰護理院開業入住的第一位長者便是現年102歲張德祜老人。大多數的時候他都是沉默的,因為26年前的喉癌手術,讓他只能靠發音器發出聲音。

百歲老人:歷經人生的磨難,依舊豁達樂觀,精緻儒雅

百歲老人的故事

 坎坷一生人生百味

  談起父親的人生經歷,張德祜老人的三兒子總結了一句話:“我父親的一生都是不快樂的!”出生在富庶人家,張德祜的父母卻吸食鴉片成癮;畢業於聖約翰大學,卻因為出身問題半世漂泊,文革時落得打掃澡堂子的落魄境地;夫妻情深,還未牽手到老愛妻便撒手人寰;兒女雙全,大女兒和小兒子卻先他而去。平靜晚年,喉癌卻悄然而至……面對接踵而至的磨難,也許有的人會抱怨命運的不公,從此一蹶不振,但是張德祜卻以平靜的心態度過了那些痛苦的歲月,至今已走過了102年的風風雨雨。

百歲老人:歷經人生的磨難,依舊豁達樂觀,精緻儒雅

翩翩君子精緻優雅

  在上海愛以德聯泰護理院,大家都笑稱張德祜老人是“聯泰第一帥”。是的,即使是102歲高齡,他依然是精緻的、優雅的。早上5點,用麵包機烘烤3片曼可頓麵包,抹上丘比牌子的草莓醬,配上一杯牛奶粉,下午衝調一杯咖啡,這些他都是親力親為,也是每日不可改變的習慣。

百歲老人:歷經人生的磨難,依舊豁達樂觀,精緻儒雅

  老人兒子介紹,退休前,張德祜一直從事會計工作。父親的賬本工工整整,從無差賬,彷彿一件藝術品。不僅如此,曾做過教師的張德祜還經常教護工阿姨講英語單詞,講一些文學方面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不管生活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要僵局生活品質。從老人的身上可以看到老一輩知識分子身上那些可貴的品質和儒雅的氣質。

反面教材開心至上

  張德祜老人和妻子相識於一場舞會,結婚以後美麗的妻子柴米油鹽一肩挑,張德祜老人從不操心,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佛系”。說起老爸的生活習慣,老人兒子笑著說“我爸爸在養生方面沒什麼經驗,倒是一身壞習慣!”不愛喝茶,偏愛碳酸飲料;不愛吃蔬菜,無肉不歡;不愛運動,生病不愛吃藥……即便這樣,老人在喉癌手術之後身體一直很健康,思路清晰,鶴髮童顏。

百歲老人:歷經人生的磨難,依舊豁達樂觀,精緻儒雅

  我們見到張德祜老人的時候,他正在吃冰淇淋。無論命運如何安排,儘可能地選擇和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一起,給自己的生活製造一些小快樂,也許這就是百歲老人張德祜的長壽秘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