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三寶」之父走了,「心梗」爲何戀上他?


“吉祥三寶”之父走了,“心梗”為何戀上他?

9月19日,"吉祥三寶"之父、國家一級演員布仁巴雅爾(58歲)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幾年前相繼因"心梗"去世的著名演員還有飾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員古月(66歲)、相聲大師馬季(72歲)和侯耀文(59歲)、喜劇明星高秀敏(46歲),八十年代功夫明星、李連杰師兄王群(48歲)等等。

演藝明星經濟水平、醫療條件等各方面都很好,正當事業發展的鼎盛時期卻遭遇不幸,而且大多正值壯年。看形象這幾位明星基本都是體型豐滿、健壯、精力充沛的健康人士,為什麼會突然遭遇如此兇險的疾病?而且都是突發性死亡,防不勝防,原因在哪裡?

先看國家權威部門的數據:2004年10月,衛生部、科技部、國家統計局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全國現有超重和肥胖人數估計分別為2億和6000多萬,血脂異常患病人數估計有1.6億,"高血壓"患病人數約為1.6億。

當時的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曾大聲疾呼:我們需要一場膳食革命!

十多年過去了,我國目前的情況又如何?

據2013年8月8日正式發佈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顯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全國總心血管病患者達2.9億,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死亡比例在30%以上。

數據告訴我們,"急性心梗"並非明星專利,在全國範圍內"心梗"發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但人們對心血管病的認知不高、現行醫療條件下救治水平不高。

再說演藝明星的飲食、生活問題:明星們平時營養就很好,在全國各地演出,則飲食更加豐盛,超重、甚至肥胖都有可能。如果常在旅途勞累之後,又緊張地拍戲,生活沒有規律,加重了心臟負擔,使心肌耗氧增加,引發"高脂血症"。久而久之,"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將無法避免。如果沒有規範治療,或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冠心病",那麼等在後面的就是突然降臨的厄運:"中風"、"心肌梗塞"、"肺栓塞"。

"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是突發胸骨後或心前區疼痛,並向左肩、頸部放射,伴大汗淋漓、噁心嘔吐、恐懼等。但並非所有患者都有典型症狀,自己或家屬不夠重視,以致失去搶救時機。

近年來"心梗"發病呈年輕化趨勢,青少年"心肌梗塞"發病的比例增長快速,已經成為醫療界關注的又一焦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年輕人的心臟比老年人更加"脆弱"嗎?

其實,"心肌梗塞"發病人群年輕化是有跡可循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吉祥三寶”之父走了,“心梗”為何戀上他?

一、玩遊戲

現在家家有電腦、人人有手機。很多青少年無節制地玩遊戲,甚至通宵熬夜,造成心理情緒過於激動,精神過於緊張,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猛增,加重心肌缺血,甚至引起冠狀動脈痙攣收縮致心肌缺血而壞死。

二、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的人,由於休息不好、生物鐘被打亂,脾氣變得暴躁,容易情緒激動。特別是凌晨兩點左右,人的交感神經薄弱,而副交感神經很活躍,如果熬夜睡得晚,植物神經就會紊亂,長期熬夜而導致過度疲勞,機體處於衰弱狀態,容易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引發"心梗"。

三、吸菸

吸菸是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無論是主動吸菸還是被動吸菸,且"心肌梗塞"的發生與吸菸量的多少也有密切關係。煙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煙霧中的一氧化碳進入血液,使血液攜帶氧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均可引起冠脈痙攣,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

為了提高公眾對"心梗"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普及"急性心肌梗塞"的規範化救治流程。2014年,我國首次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確定每年的11月20日為"中國1120心梗救治日"。

"1120"有什麼意義?寓意有兩個:一是"急性心梗"發生後快速撥打120;二是"急性心梗"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從發病到開通梗死血管時間如果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可大大減少死亡率和致殘率。

"急性心梗"死亡率高,預防最重要,預防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飲食要均衡,切忌營養過剩,避免發生"高脂血症"。

2、經常運動,控制體重,避免出現身體超重、肥胖。

3、有"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必須規範治療,並戒菸限酒。

4、保持平和心態,生活起居規律。

只有正視疾病、瞭解疾病,提高自我防控能力,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