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立下軍令狀,小米3年增收20億!


解析:立下軍令狀,小米3年增收20億!

素有“小雜糧王國”之稱的山西,日前正式立下軍令狀。近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下發“山西小米”品牌建設三年發展規劃,緊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戰略和“優質糧食工程”重大機遇,立足“雜糧純優勢,小米大產業”,大力推進“山西小米”品牌建設。

到 2020 年,山西將重點扶持 20 個左右小米加工龍頭企業,建設 30 萬畝綠色有機“山西小米”生產基地,優質山西小米產量突破 1 億斤,增收 20 億元左右。基本建成“山西小米”標準體系、生產加工體系、質量監督和追溯體系、現代營銷體系,促進“好米”變“名米”“名米”賣“好價”。

那麼,山西要想實現產品提質、農民增收的目標,在“小米”的品牌建設中,採取了哪些有力措施呢?


瞄準中高端“質量興米”建設“山西小米”品牌具體怎麼做?

按照規劃內容,通過“山西小米”品牌建設,集成一批小米有機旱作技術模式,壯大一批雜糧加工龍頭企業,開發一批特色優質糧油名牌產品,推動全省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雜糧產業整體發展,鞏固提升“小雜糧王國”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發揮產業扶貧輻射帶動作用,實現產品提質、企業增效、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目標。

具體的基本原則為,針對品牌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強化政府服務職能,加大行業引導力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瞄準中高端市場,走“高質量發展”“質量興米”之路。圍繞市場需求,激發技術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科技在品牌發展中的貢獻率。

解析:立下軍令狀,小米3年增收20億!

樹立“大市場”“大流通”理念,以全產業鏈為基本經營模式,依靠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創新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種植、倉儲、物流、加工、銷售等流通各環節有機銜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同時,統籌考慮全省不同地域的特點,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社會的多元主體作用,全面謀劃標準體系、生產加工體系、質量監督和追溯體系、現代營銷體系等建設,抓住關鍵環節,突出重點工作,逐項突破,穩步推進。


10大方面推進品牌建設

今年山西省將從 10 個方面推進“山西小米”品牌建設。

  • 完善“山西小米”團體標準體系,完善“山西小米”產品質量標準,制定“山西小米”種植規範、儲存運輸標準、生產技術工藝標準,基本建成“山西小米”標準體系。


  • 加強“山西小米”產業聯盟建設。支持“山西小米”聯盟企業、“好糧油”示範企業積極參與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產業園、有機旱作封閉示範區建設,通過訂單農業、土地流轉、全產業鏈託管等方式,引導分散、小規模種植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種植轉變,發展綠色有機生產基地,從源頭保障“山西小米”產品質量。發展壯大“山西小米”產業聯盟,積極發展新會員,實施優勢互補、抱團出擊,做大做強產業聯盟。


  • 加強“山西小米”品牌管理。建立“山西小米”品牌使用和退出機制,從種植、加工、營銷、質量安全等方面加強品牌管理;促進科技集成和成果轉化,推動企業發展由生產要素驅動轉向科技創新驅動;加強“山西小米”文化研究和宣傳,提升品牌價值,豐富品牌內涵。


  • 實施良種繁育工程,圍繞“山西小米”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優勢,集中力量選育抗旱節水、適合機械化、抗病抗逆、品質優良、滿足市場需求的新品種。統籌“山西小米”良種繁育中心建設,在太行山、呂梁山、雁北等地分區建設“山西小米”良種繁育中心。


解析:立下軍令狀,小米3年增收20億!


  • 建設“山西小米”生產基地,建設 10 萬畝綠色、有機生產基地。


  • 建設“山西小米”網上交易平臺。推進“山西小米”省級交易平臺建設,與阿里巴巴、京東、天貓等大型電商平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企業自建銷售平臺與省級平臺良性互動,培育和拓寬線上消費市場


  • 籌建“山西小米”展示中心,制定“山西小米”展示中心項目改造計劃,開闢文化區、展品區、體驗區、電商區等 4 個板塊,使之成為省城“山西小米”品牌建設的一個精品展示平臺。


  • 開展“山西小米”品牌宣傳。在全國重點城市佈局“山西小米”品牌直營店,規範“山西小米”直營店面的形象設計、產品包裝、服務外延,將直營網點建成“山西小米”的宣傳窗口、體驗場所和聯絡中心。


解析:立下軍令狀,小米3年增收20億!

“山西小米”線下推介活動

  • 開拓“山西小米”北京市場,通過在北京試點建立“山西小米”品牌直營店,開闢“山西小米”京城窗口,並且向國家各部委機關食堂、月子中心、高端俱樂部、幼兒園、療養院等單位推介“山西小米”。


  • 舉辦首屆全國小米品鑑大會。


明後兩年具體做法

2019 年,山西省將在持續做好 2018 年各項工作的基礎上,重點推進新市場培育、新產品開發和文化體系建設。

擴大“山西小米”生產基地,新增 10 萬畝綠色、有機生產基地,使基地總面積達到 20 萬畝;推動新品種研發培育和應用;加強新產品開發,圍繞市場需求和企業技術瓶頸,加大小米功能性、保健性、即食性、方便性等多角度研究,開發小米鍋巴、醋、酒、油等多元化功能產品,滿足消費新需求;開發新市場,穩步推進北京市場,重點開拓廣州、上海市場,在重點城市佈局直營店建設;發展互聯網新業態,與大型電子商務平臺深入交流合作,在網絡平臺開展宣傳與促銷活動;持續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初步構建品牌文化體系。

2020年,山西省將重點推進科技創新和國際市場開發,總結經驗,帶動其他雜糧產業發展。

持續擴大綠色、有機基地,到 2020 年,“山西小米”綠色、有機基地達到 30 萬畝,優質小米生產突破 1 億斤;發展“山西小米”產業聯盟;建成比較完善的“山西小米”營銷體系,針對特定市場和特定人群開展專項營銷,發展大宗交易、新型零售、社區便利消費、跟蹤服務等多種營銷方式,推動“山西小米”在各大電商交易平臺做大做強,在全國重點城市形成佈局合理的“山西小米”品牌直營店和商超專櫃,基本建成“山西小米”線上線下營銷體系;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編制山西小米營養譜系、山西雜糧營養譜系、傳統工藝等科學文鑑;建成“山西小米”品牌文化體系,讓“吃山西小米、品燦爛文化、享養生之道”家喻戶曉;發展一批優勢雜糧品牌,總結“山西小米”品牌建設階段性成果,通過授牌選擇一批優勢企業,樹立先進典型,總結推廣經驗,帶動一批特色優質糧油品牌,推動雜糧產業整體發展。

豫見雲動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