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巨頭養豬全面虧損,下半年行情能否樂觀一點?

遭遇十年難遇的慘淡行情,上半年巨頭養豬業務全面虧損,下半年行情能否樂觀一點?進入7月,上市公司對上半年的業績進行例了梳理總結。受行情影響,各大養豬巨頭的業績數據都不容樂觀,養豬業務紛紛虧損。其中,溫氏股份淨利潤同比去年下降47.52%;牧原股份上半年預計虧損7500萬元至8500萬元,第二季度則預計虧損2.11億至2.21億元之巨;正邦科技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大幅虧損1.6億元至2億元。十年難遇的慘淡行情,一時間籠罩了整個養豬業。

上半年巨頭養豬全面虧損,下半年行情能否樂觀一點?

1、溫氏股份上半年淨利預降50%,養豬不如養雞賺錢

7月11日,創業板第二大市值股、養豬大戶溫氏股份披露了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潤8.5億元~9.5億元,同比去年下降47.52% ~53.04%。溫氏股份分析業績變動原因稱,一方面肉雞市場行情較好,公司商品肉雞銷售均價同比上漲58.16%,公司養雞業務盈利同比提升175.43%;另一方面,公司養豬業務繼續保持穩健發展勢頭,商品肉豬銷量同比增長15.44%,但由於3~6月份國內生豬市場行情整體持續低迷,銷售價格跌幅較大,低價持續時間較長,整個行業出現虧損,公司養豬業務也受到了影響,商品肉豬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4.06%,養豬業務經營業績同比由盈利轉為小幅虧損。

但即便遭遇豬肉行業低迷期,溫氏股份仍無縮減產能的動作,反而繼續搶佔生豬市場。記者整理溫氏股份最近3個月的投資者調研紀要後注意到,公司稱,商品肉豬養殖規模一直在持續穩定擴張,2018年肉豬出欄目標是2200萬頭左右。公司未來肉豬出欄目標是5000萬頭,未來幾年仍會保持每年15%~20%的增長,爭取達到10%的市場佔有率。根據溫氏股份的判斷,豬的週期一般在48個月左右,預計低迷行情至少會持續至2019年。中信期貨農產品研究員陳靜表示,2016年豬肉價格高峰期時,養殖戶進行大幅度產能擴張,由於供給遠大於消費量,這直接導致今年上半年豬低迷期。“經過這輪週期,現在的新增產能不是太多。大型企業對現在的豬肉市場也並不是十分悲觀,趁低迷期擴大產能規模的企業不在少數。”

上半年巨頭養豬全面虧損,下半年行情能否樂觀一點?

2、牧原股份上半年業績由盈轉虧

7月10日,牧原股份發佈的《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修正後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的淨利潤為虧損7500萬元至8500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2億元。資料顯示,牧原股份主要從事生豬的養殖與銷售,其主要產品為商品豬、仔豬和種豬。在2018年一季度報表中牧原股份業績已出現下滑,一季度,上市公司實現營收27.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36億元,較上年同期6.8億元減少80%。也就是說,牧原股份二季度單季虧損預計2.11億至2.21億元。

對於業績預告修正原因,牧原股份稱,主要原因是2018年4至6月的生豬銷售價格低於原先預計的水平,導致上半年淨利潤低於公司先前預計的區間下限。根據牧原股份同日披露的生豬銷售簡報,公司今年二季度共銷售252.9萬頭生豬,實現銷售收入27.37億元。在2017年,公司二季度銷售生豬則為170.9萬頭,銷售收入22.65億元。無論是生豬銷售的數量,還是銷售收入的數據上,牧原股份今年二季度的數據都超過了去年同期。不過最終在淨利上的體現卻大相徑庭,一個是實現盈利5.2億元,另外一個則預虧超2億元。

上半年巨頭養豬全面虧損,下半年行情能否樂觀一點?

然而牧原股份不是孤例,A股其他生豬養殖企業也面臨不同的“困境”。7月3日,正邦科技也發佈業績預告,由此前的預計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達8000萬至1.4億元,變為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大幅虧損1.6億元至2億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58.22%至172.78%。此外,同為生豬養殖的新五豐預計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將虧損3500萬元至5250萬元,同比大幅下降227.63%至185.09%。

對於未來生豬價格走勢,行業分析師認為:“2018年7、8月份,生豬價格將會震盪上行,整體會有所扭轉;但到今年三季度末到四季度,考慮到一些大規模生產廠家未來釋放產能,及部分養殖戶退出的趨勢,整體行情不會太樂觀,生豬價格可能會保持在成本線或者較成本線略低的附近波動,2018年全年(生豬)養殖業未來面臨的考驗還很艱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