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纪实系列(四)——坚持信息驱动 打造智慧执行

全市法院加大“智慧执行”建设力度,以信息化为依托提升执行质量和效率。

一是建立数字化执行指挥中心

建成执行指挥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接受出警任务,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和统一指挥,做到全程留痕、全面监管。今年以来,全市法院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对35件重大案件执行进行了远程指挥。

二是完善网络查控体系

通过“点对点”“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冻结银行账户5813案7117人次,冻结资金2008万元,查封房产3046套、机动车辆5478辆,查封金额3.6亿多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查封被执行人在网络平台的微信钱包、财付通、支付宝、余额宝等9案10人,成功执结了案件,金昌中院也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到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总部执行的法院。积极拓展网络查控,实现增点扩面,两级法院与市、县(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共用,执行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对被执行人在金昌的不动产一键查控。

三是推进网络司法拍卖

网络司法拍卖具有效率高、溢价率高、公信力高、受众广、成本低、违纪率低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司法拍卖,制度优势明显。全市法院充分发挥网络拍卖平台的功能作用,要求所有案件中资产处理以网络司法拍卖为原则,如需其他方式处理,需报主管院长批准并报省法院核准。截至目前,已累计网拍133次,成交金额5161.6万元,成交率达到53.1%,溢价率为24.1%,实现了当事人权益保障最大化。

四是深入推进阳光执行

强化执行公开平台建设,依托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以及全市法院官方网站等载体,及时、准确向人民群众公布执行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信息和各类执行法律文书,切实提升了司法透明度。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公开执行信息28373条、执行文书33918份,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知情权和监督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