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困難當事人脫困 柳江法院「伸手拉一把」——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工作紀實


助力困難當事人脫困 柳江法院“伸手拉一把”——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工作紀實

助力困難當事人脫困 柳江法院“伸手拉一把”——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工作紀實

助力困難當事人脫困 柳江法院“伸手拉一把”——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工作紀實

助力困難當事人脫困 柳江法院“伸手拉一把”——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工作紀實

助力困難當事人脫困 柳江法院“伸手拉一把”——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工作紀實

“法官,謝謝你啊,我孫女的眼睛現在好的差不多了,實在是太謝謝你了。”7歲女孩小麗眼睛康復的消息通過電話傳到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執行局,讓執行局的幹警鬆了口氣。

小麗是柳江法院司法救助的對象之一,和小麗一樣得到司法救助的還有另外43名困難申請執行人,柳江法院為他們申請到共計138.24萬元的司法救助款。138.24萬元的司法救助款,融化了困難申請人心中的堅冰,重燃了他們對生活的希望,是強制執行力中一抹不容忽視的法治溫情。

精打細算 用好每一筆救助款

“我孫女的眼睛有救了,明天立刻就帶她去廣州看病。”韋大爺的孫女小麗玩耍時,被小青用小木棍插傷左眼,造成左眼十級傷殘。後經柳江法院審理,由小青的父母賠償小麗因傷損失各項費用2.4萬餘元。

小麗一家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因小青家庭經濟困難,法院窮盡手段也無法執行,小麗也得不到賠償款進行下一步治療。

“每當看到向小麗這樣急需醫療費用,卻沒有得到執行款的,我們都感覺很愧疚。”執行局局長韋依賢說到,很多案件的執行款都涉及到申請人、申請人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但部分案件受制於被執行人的經濟狀況,法院窮盡手段也沒有辦法執行,面對這類案件柳江法院在核查相關事實後,幫助困難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金,緩解燃眉之急。

“每一筆都要算清楚,讓每一塊錢都能發揮最大作用。”韋依賢說,在同等條件下,司法救助金將優先傾斜於需要醫療救治的困難當事人,而小麗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12月15日,韋大爺拿到了2.4萬元的司法救助金,一想到孫女的眼睛有希望了,韋大爺激動不已,一再握著執行人員的手錶示感謝。

據統計,2017至今,柳江法院共計向困難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38.24萬餘元,這些困難當事人均因遭受人身損害,導致生活陷入困境,部分當事人和小麗一樣急需醫療費用,另一部分因事故後救治負債累累。為了讓每一筆救助款都用在刀刃上,柳江法院派出多路工作人員對申請人的家庭情況進行實地調查,一一核實,在信息真實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司法救助金救助困難當事人。

多管齊下 助力當事人脫困

“以前是我誤會你了,我今天向你道歉,沒有你們我和我哥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李龍(化名)握住執行局綜合室主任覃曉霜的手,表達歉意。

然而就在去年年底,他對覃曉霜的登門拜訪還是十分牴觸,認為只是法院工作人員來做做樣子,並不會給他和哥哥帶來任何幫助,也不大願意配合覃曉霜的工作。

“將心比心,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年,我的態度也不會好。”覃曉霜看到兄弟兩人的生活環境,感到十分揪心。

2012年哥哥李權(化名)從裝修的腳手架上跌落,造成頭部受傷,三級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照顧哥哥,李龍辭掉工作。出事以後儘管法院已經執行回部分賠償款,但蔣配權高額醫療護理費用,讓兄弟兩的生活十分窘迫。

冬天,柳州最冷的時候,兄弟兩住在小小的出租屋裡,李權躺在一張發黑的板床上,身上蓋著的薄薄的棉被,李龍穿著兩件單薄的衣服坐在旁邊幫哥哥按摩四肢。哥哥離不開人的照顧,李龍只能趁哥哥熟睡的時候在附件撿垃圾換錢,兄弟兩生活十分艱難。

為了讓兄弟兩儘快改善生活環境,在幫助他們申請司法救助金的同時,覃曉霜還聯繫了媒體,將弟弟李龍無私奉獻,照顧哥哥的事蹟以及兄弟兩的現實窘境通過柳州電視臺等媒體傳播,尋求社會的幫助,同時還在柳江法院發起募捐倡議,為兄弟兩捐獻愛心,不少愛心人士也到出租屋裡看望兄弟兩。

經過努力,李權獲得共計18萬元的司法救助款。2018年春節前,覃曉霜將預發的2萬元司法救助款送到蔣配龍手中,讓兄弟兩過個好年。5月24日下午,李龍代替哥哥領取剩餘的16萬元司法救助款後,特地找到覃曉霜,握住她的手向她道歉的同時也向她道謝。

面對司法救助申請人,柳江法院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因人制宜的制定救助計劃,與民政、教育、社區、村委等開展聯合救助,為困難申請人爭取住房改造、種養殖等方面的幫助,同時充分發動社會公益加入到就注重,探索“司法救助+社會救助”的救助模式,實現救助效益的最大化。

真誠救濟 彰顯司法溫情

“不好意思,我又給你們添麻煩了。”瘦弱的韋雙(化名)趴在法警的背上,儘管不想讓法警揹著,但無力的雙腳讓他做不了其他選擇。

2004年,李雙搭乘朋友駕駛的摩托車與唐某駕駛的農用拖車發生碰撞,李雙在事故中重傷,後經鑑定為一級傷殘。2005年,柳江法院經審理,由唐某賠償李雙各項損失7.3萬餘元。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就陷入困境,唐某名下無財產可供執行,且為逃避債務,四處隱匿,法院多次查找都撲空。

癱瘓在床多年無人照顧,法院又沒有執行回錢款,李雙遭受精神和生活的雙重打擊,儘管有低保,但高額的醫療費用,讓他生活難以維繫,多次到法院信訪。

柳江法院的執行幹警為了減輕韋雙的心理負擔,多次登門去看望韋雙,逐漸打消韋雙的心理壁壘,增強對法院執行工作的理解。2018年春節,柳江法院執行局韋依賢局長將預發的兩萬元司法救助款送到韋雙病床前。

5月24日,柳江法院舉行司法救助款集中發放,以韋雙的情況,執行法官本想將救助款直接送達他家中,但在通話中,韋雙表示自己想要參加,感受振奮人心的力量。

輪椅行動不便,法警將韋雙背起,陪著韋雙辦理了全部手續,每當法警蹲下身背起他,韋雙都怕自己給法警帶來負擔,不住的跟法警說抱歉。

和韋雙一樣,因故意傷害造成重傷得不到賠償款的劉峰(化名)也曾四處信訪,但在司法救助中,柳江法院執行人員細緻的工作態度,讓他對柳江法院的執行工作有了新認識,曾經的上訪戶,親自將“熱情服務,嚴格執法”的錦旗送給柳江法院執行局。

“司法救助就是為了幫助困難當事人而設立的制度,在他們陷入困境的時候要及時伸手拉一把,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柳江法院練志林院長表示,今後柳江法院要進一步加強司法救助的實踐探索,充分利用司法救助制度,把好救助關,讓錢用在刀刃上。同時,也要加大對司法救助對象、救助標準、救助方式、辦理程序等內容的宣傳,增加司法救助工作的透明度。另外還要增加救助的方式,如為困難當事人減、緩、免訴訟費,為急需資金進行醫療救治的困難當事人,開闢救助“綠色通道”等。拓寬司法救濟渠道,推進司法救助與民政救助、醫療救助等社會救助的對接,讓有限的司法救助金髮揮最大的效應,切實幫助困難當事人。

柳江法院 覃柳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