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地村:砂仁种植拓宽致富路

镇宁自治县马厂镇下巴地村是镇宁最偏远的丘陵山区村,如何为村民找到一个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一直困扰着从镇到村的各级干部。随着今年砂仁的种植,这一难题有望破解。

下巴地村:砂仁种植拓宽致富路

刚采摘晾晒的砂仁(杨韬 摄)

砂仁,是名贵中药材,也是烹饪菜肴的调味品。下巴地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砂仁生长。目前,该村种植砂仁450余亩,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希望。

今年5月,该村成立村级公司,加大砂仁的种植面积,并计划由村级公司保底向村民收购砂仁。目前,下巴地村的砂仁主要是卖到黔西南州的兴仁和贞丰。

据了解,该村下一步将增加种植400余亩的砂仁,增加2个烘干房,做好砂仁储存,并建立电商平台,同时发动全村村民种植砂仁,入股村级公司,将砂仁种植作为产业发展,打造一条高附加值的砂仁种植产业链。

“在砂仁产业发展中,村里实行了“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下巴地村村主任、镇宁自治县山里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龙虎说。

“种植砂仁比种植玉米收入高多了,我们贫困户致富有希望了。”贫困户罗开忠说道。今年,罗开忠家10亩左右的荒地因为种植砂仁,收获了6000多元,再加上种植的香蕉和发展养殖业,一年能挣4、5万元。罗开忠高兴的告诉记者,这比在外面打工强得多。

“砂仁种植虽然气温要求高但易管理,病虫害少,我种植砂仁已经有很多年了,有了一定的经验,明年准备再增加种植面积。”罗开忠说道。

下巴地村:砂仁种植拓宽致富路

装箱待焙烤的砂仁(马勇 摄)

为更好发展砂仁种植产业,山里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市场行情分析,农户负责种植和管理。今年,下巴地村种植的450余亩砂仁共采收鲜砂仁果30余万斤,部分村民因此增加了收入。马龙虎说,下一步,通过种植面积的增加,销售渠道的拓宽,产业链的进一步培育,将带动更多下巴地村村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