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雌与守辱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守雌与守辱是领导者应有的两大思想境界。守雌,是对强者而言的,即是精神境界,也是生存的姿态。一个人一旦身居高位,一旦实力强大,一旦雄视天下,有可能失去自然的本性,有可能“常德”消离,也就是雄强的败落。而“守雌”,能使“常德不去”,能像婴儿样充满生机,令雄强不断地壮大与发展。守雌,有信本、守本、不忘本之意,能融入天下溪流之中,虽然细小,但那是万水之源,是大海之本。老子说的“复归于婴儿”,可能令人难解,实际上是指人的本性。

人的品质是由先天和后天两部分组成的,先天的是遗传了人类许多优秀的品质,也是“道”与“德”的一部分。这部分即“常德”,不能离去,如果离去了,就失去了“雄”的根本。

所以,不论你学到了多少后天的东西,都要时不时、不断地回归到婴儿那样的精神境界与存在形态,这才是先天后天的美妙结合,才可致使“雄”势常在。守雌,是指要有柔韧温和的个性。

老子经常讲强直、僵硬、暴躁的东西代表着老化、衰败和死亡,而柔软、柔韧、温和平静则代表着青春、兴旺和生机。所以,雄强者“守雌”是生路的循环,否则是死路一条。

守雌,是指以慈爱守护民众与部下,以伟大的母爱精神播撒天下,也就是让“常德”永留人间。

守辱,本文主要是对声名显赫者而言,是指如何充实和壮大自己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守辱”是高层次的思想觉悟,是知晓身上的名胜为何物,由此而自觉谦卑,甘愿屈身,礼贤下士,混同与普通之中。比如“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食三吐哺”即是典范。

守辱,也是指在受到污辱时,如何想如何做。声名显赫者也是佼佼者易污啊,也是经常受众人指点,所以“守辱”就是要有胸襟气量,就是要虚怀若谷,如此才能充实和稳定。

当受到污辱时首先要反思自己,不要一听到逆耳之言就肝火上升,就怨恨仇视,或者整治别人,这都不叫“守辱”。古时传下来一句话说得好:“能受一城之辱的能当城主,能受一国之辱的能当国君。”

​邓小平同志经过三起三落,可以说是受过大辱者,一位非洲总统问他有什么经验,他就说两个字:“忍耐”,值得深思。

守雌与守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