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晚秋葡萄成“新宠”

时值深秋,在会泽县金钟街道以礼河畔的渔洞村葡萄种植园内,工人们每天加班加点采摘、分拣、包装,装车外运。


会泽晚秋葡萄成“新宠”


会泽晚秋葡萄成“新宠”


“订购客户主要来自省内的昆明、昭通、曲靖,还有广西的,很受欢迎。”正在忙碌着的种植户唐开国说。葡萄批发均价每公斤11元,最好的达到每公斤14元。

唐开国是会泽县鲁纳乡农民,之前一直在家乡种玉米和洋芋,偶尔打点零工。前两年,唐开国发现金钟街道鱼洞村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晚秋葡萄,夫妇俩承包土地30亩,成立了“胜寒种植有限公司”,种植“摩尔多瓦”和“克伦生”两个耐寒葡萄品种。


会泽晚秋葡萄成“新宠”


会泽晚秋葡萄成“新宠”


最开始,葡萄产量、品质都不太理想,于是他到县里的农业局咨询求助,请来技术人员当顾问。有了施肥、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等环节的技术指导,葡萄不断变样,“颜值”高了,口感好了,成了消费者的“新宠”,一些客户直接到地里等货。“订单很多,但满足不了他们,目前还有18吨左右鲜果,都已经被预定完!”唐开国说。虽然他的葡萄很畅销,但唐开国并未抬价。


会泽晚秋葡萄成“新宠”


据会泽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介绍,鱼洞村海拔相对较高,光照充足,砂质土适宜葡萄生长,由于施行了水肥控制措施,这里的葡萄生长期较长,比常规种植的葡萄推迟50天左右采收,要到霜降节令前后,甜度达到19至21度,才大量上市。据该技术员分析,受客户欢迎的主要原因,就是错开了当地葡萄正常上市季节,“深秋还可以买到刚下树的鲜葡萄。”

唐开国创业成功,今年预计毛收入在60万元以上,同时,他也带动渔洞村12名群众在自家种植基地务工增收。“晚秋葡萄前景很好,我计划和乡亲一起合作,进一步壮大晚秋葡萄种植规模。”对于未来,唐开国信心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