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2018年開年以來,又陸續有企業簽下合作協議,與景區達成開發運營合作事項。隨著旅遊資源開發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而這也成為了迫切需要提高效益的景區的剛需。然而,看似龐大的景區運營市場背後,卻依然潛伏著包括資源、合作等在內的一系列風險。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根據以往的經歷和經驗,旅遊景區開發失敗有六大原因:

第一、負責決策的領導和老闆對旅遊認知度不夠。

以前旅遊景區絕大多數投資主體都是政府,現在民營老闆開始搞旅遊了,但審批通過規劃還是要聽官員的。可以這樣說,360行,最難做的就是旅遊!從傳統行業來說,中國各行各業都有老祖師,都能形成行業吃飯,只有旅遊沒有形成行業。因為古代旅遊是免費的,皇帝陵園有衛隊,王府花園狗守門。現在要收費,難度就大了。完全無例可循,無法可依。所以,官員不懂旅遊情有可原,但關鍵要懂怎麼選擇好的旅遊策劃和規劃。

經常講一句話,官場的思維是求同,商場的思維是求異。在商場競爭,只有高度差異化、與眾不同才有機會生存。所謂求同,就是跟上面保持一致,跟下面打成一片。這種思維用來執政非常對,但是用來搞市場競爭就得完蛋。很多決策者開發旅遊就是三板斧:考察、學習、模仿。先組織人馬到全國考察類似的項目,回來照搬抄襲,整個一模一樣的出來,這就是求同思維導致的全國景區千景一面、似曾相似,完全失去了旅遊的魅力和市場的競爭力。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更可怕的是官員搞旅遊力度十分大,上規模、上檔次,特別高大上,完全搞不清你的核心賣點在哪裡?產品的亮點在哪裡?市場的引爆點在哪裡?把景觀當成景區來打造,大門夠不夠氣派、建築夠不夠高大、棧道夠不夠寬敞、綠化樹夠不夠多、燈光工程夠不夠亮、接待中心夠不夠檔次,這些他們最關心的,恰恰是遊客最不感興趣的!遊客為什麼來?這個問題,極少被深度思考和關注,也從來不是他們思考的焦點。

大多數決策者關心的是景觀搞出來夠不夠氣派,市民和上級會不會點贊,思考的著眼點完全是市政工程的套路!這個現象江蘇很普遍,因為財政收入高,很多景區都是按城市景觀和市民公園的套路去搞的,投入還很大,看著也高大上,開業鑼鼓喧天,營業門可羅雀!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遊客為什麼一定要來?你的景區核心賣點在哪裡?震撼性景觀在哪裡?這些根本沒有考慮,因為城市景觀思維和市政工程思維是不用考慮這些的,一定要走出這兩種思維,深度思考消費者和市場,才能搞好旅遊景區。

老闆也同樣如此,在中國,有半數的老闆有模仿官場思維的習慣,另一半老闆確實是有很好的市場意識和手段。但因為是轉行過來第一次搞旅遊,所以,也基本會走考察、學習、模仿的套路。因為,旅遊是最難做的行業,定位、產品和營銷都是變量,每個項目歷史文化、自然地理、民族風情都是天壤之別!每個項目都必須高度原創!房地產多少容積率做多少商住比例,兼顧交通和日照,房屋的擺佈幾乎都是一個模式,80平米、90平米、120平米各多少比例、戶型圖幾乎都是一個樣子,國家也有N多標準約束,所以房地產和其他行業的產品都是定量策劃。只有旅遊是變量策劃,完全無例可循,需要超級創意和震撼性的策劃,否則,沒有創意就沒有生意!沒有震撼就只有遺憾!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旅遊投資者和決策人千萬不要看3D動畫,那些項目沒有大片的音效和色彩,放到現實的場地上,就是一堆全國各地抄襲過來的、燒錢沒用的垃圾創意!喜歡看花六十元到電影看就行了,不要被六十元價值的包裝晃花了你的眼、晃丟了你的錢!

為什麼幾乎所有行業的老闆轉行過來搞旅遊都不行?原因在於,旅遊跟所有行業不一樣。其他行業是一定要研究競爭對手,要把產品搞得像個產品,要搞得跟競爭對手差不多,這樣才有競爭力。而旅遊恰恰相反,千萬不要把旅遊景區開發得像一個旅遊景區!千萬不要景區開發得跟別人一樣!這樣你就很危險了。因為這都是別人忽悠你的,大門和停車場要像樣,道路要像樣,接待設施要像樣,最後你的精力都放在這塊了你就不像樣了!你的精力和資金一定要放在不像旅遊景區的地方,一定要放在遊客會千山萬水跑過來買單的地方。這樣你的景區才有生命力,你才能賺到大錢。為什麼說旅遊是投資大回報慢,原因就在於,你把大錢花到了完全不吸引遊客的地方,完全花到了跟競爭對手一模一樣的地方!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旅遊跟其他行業不一樣的地方還在於,你一出生就面對所有景區的競爭!不要把眼睛盯在你和老鄉需要什麼旅遊方式上,不要把眼睛盯在周邊競爭對手上,而要面向全國,怎麼跟全國景區不一樣,怎麼把全國人都吸引過來。這樣你才能活下去的機會。

旅遊跟其他行業還不一樣的是,吃喝住行都有無數規範標準,吃喝要衛生達標、要不含有害物質、要符合國家標準……,住房要採光通風日照抗震……,造車要制動耐撞排放量……,只有旅遊是無限的,因為吃喝住行搞不好都會死人,旅遊玩不死人。所以旅遊是賣想像力的行業,旅遊是無限創造的行業!

其他行業的老闆轉行過來一下全懵了!完全搞不懂,還只能去搞考察學習調研老三篇。結果就是考察死、學習死、調研死!不要再被中國多得可怕的平庸規劃公司忽悠了!把搞老三篇的時間花在深入瞭解消費者需求上,花在無窮的想像和創意上。讓狗屁的可行性報告見鬼去吧(只是走程序用用),讓所謂的市場調查見鬼去吧!讓那些聲光電陪襯看起來高大上實際上毫無創意的旅遊規劃方案見鬼去吧!我們敢保證,做可研的、做市調和做規劃的專家這一輩子都沒賣出過東西,都沒當過一次推銷員,身經百戰的你還信他的!我出奇招,你出奇跡!開發旅遊就是創造奇蹟!沒有這個準備就等死吧!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第二、決策者不懂什麼是好的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只知道規劃設計院和著名大學,只識廟堂,不識江湖。需知人在江湖!

幾十年來的定勢思維,一提到規劃就想到院校。

前幾十年各個城市埋頭搞城市景觀、城市建設,都是找的院校,沒出什麼問題。所以,現在開始大搞旅遊,也想當然讓院校來解決問題。其實不然,且不說中國城市景觀和建築千城一面,高度同質化。單說這種思維的錯誤:城市景觀只是滿足市民的需要,又不負責吸引外地人,所以只要看著像樣就行了,但旅遊景區的開發是要每年吸引幾百萬外地遊客的,這個難度超過所有行業!但被我們的決策者忽略了,90%以上的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都交給了大院大校,結果導致90%的景區半死不活!

為什麼院校搞不定旅遊規劃?因為做旅遊規劃只有一個目的:怎麼把大量遊客吸引到景區?凡是沒有達到這個目的的規劃都是耍流氓。院校的設計師們基本上是出了校門就進了院門,沒擺過攤、沒跑過市場、沒搞過銷售、沒下過海、沒研究過消費者,請問你怎麼把消費者吸引過來!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博士造景,只來千人!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毛澤東為什麼能成功?一是深入研究市場,徒步數千裡走訪縣鄉村,一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把中國消費者摸了個門兒清。二是震撼性的創意,以農為基、農村包圍城市、三大法寶、十大綱領、萬里長征、千里躍進,沒有一條照搬抄襲,全是高度原創,所以能發動億萬群眾。三是營銷大師,現在中國500強和世界500強爭相在農村玩的圍牆廣告,就是老人家開的先河。

一群象牙塔裡的學院派,院門、校門之間穿梭一生,怎麼搞得懂生意是怎麼回事?能決定中國旅遊的發展?怎麼能發動群眾來景區?請問!

要做好旅遊策劃和規劃,一定要極限思考!一定要窮盡可能、做到極致!一定要拿出讓競爭對手冷汗直流的創意!一定要把項目當成是你自己投資的來做!這樣才能做好。不是把方案做得像個方案交差走人。說實話,很多規劃院校和公司彙報方案時看著甲方點頭稱是,都在心裡嘲笑老闆和官員是傻B:“我本身也不太懂旅遊,你竟然衝著名校而來,我組織幾個學生抄抄整整,你竟然還讚不絕口,不是傻B是什麼!”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就是肉爛在鍋裡的心裡效應。認為大院大校都是國企,費用花給他們審計不會出問題,規劃找大學理所當然。其實審計不會出問題,但是經濟要出大問題!中國90%的景區半死不活,誰來負責?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有專業人士作過統計,每年全國浪費在平庸規劃上的費用高達千億!因此導致的旅遊項目投資失誤高達數萬億!這個浪費遠遠超過公款吃喝和公車消費。這個是對城市和人民犯罪!這個是對職務不負責任!

中國的現狀是,正確地做錯誤的事情!理直氣壯地做垂頭喪氣的事情!堂堂正正地做功敗垂成的事情!

旅遊投資商大部分是轉行過來的,第一次玩票,很多都知道要請專家來為景區進行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就像以前他們從事日用消費品或房地產業一樣,每個產品項目都請廣告策劃公司來策劃,以保證產品和品牌暢銷。但是,換到旅遊行業請旅遊規劃公司就完全不一樣了。但是旅遊規劃不一樣,任何旅遊項目立項報批必須做旅遊規劃,這變成了行政程序,這個行業完全成了行政保護的溫床,沒有市場意識和高度競爭,這是一個幾乎無腦、毫無創意的行當。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中國的旅遊規劃99%都是抄襲模仿的平庸方案!中國90%的旅遊景區賺錢難,跟這種鋪天蓋地的平庸旅遊規劃有直接關係。幾乎每個項目方案都猜得到同行是怎麼做的,真的是不用看方案,馬上就能猜到八九十。因為,這個行業幾乎沒有人在動腦,什麼類型的景區就套什麼類型的方案。不敗才怪!

策劃規劃就是解決問題,一上來就要一針見血、一招致敵,能至少在三個創意上打動老闆和企業班子的,恭喜你!總算找到1%的高手了!

另外,那些派總監、經理來談項目的、派所謂分公司老總來的,是因為這家旅遊規劃公司的老闆本身就不行,這個公司本身就缺乏頂級高手。旅遊投資商的每個項目都是在搏命拼生死!對方的老總都不願過來,你可想而知,最後是些什麼人在做你的項目?他們有多少責任心、用了多少心在做決定你生死的項目?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第三、90%以上的旅遊規劃院和公司都不懂旅遊!

告訴大家一個客觀的事實,90%以上的旅遊規劃院和公司都不懂旅遊!旅遊說白了就是發動群眾!一年發動幾百萬群眾不遠千里而來,這個能耐得有多大!不亞於一個革命家。全國不超過十個人有這個能耐!

中國99%的旅遊規劃都是白做,不管你怎麼認可目前你景區的規劃,你一定是在被騙過之列。因為你沒有看到過真正厲害的方案。

中國99%的旅遊規劃是這樣玩套路的:開篇幾十頁是經濟環境和市場分析、再來幾十頁全球各地同類項目的模式展示、然後幾十頁以四個字為核心的充滿文采的古典語句分點佈局、最後幾十頁抄襲來的你看著似曾相識的項目。領導和老闆看了覺得學到東西了。哈哈,老兄,你需要的不是學到幾句文言文、看到幾個新概念,你要的是一年幾百萬遊客來景區!幾百萬規劃費買一個“學到東西了”、買一個看著像方案的方案,你危險了!這方案裡沒有一個項目是根據你的條件原創的、沒有一個項目是震撼到吸引全國人的,你的規劃費白花了,你按這個方案去投資就完了!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你問這些大院的人,規劃為什麼都要做成一個樣子、一個套路?他說從老師教他就是這樣的!他們的目標就是把方案做得像個方案,把解決救命問題的方案寫得像篇論文。其實方案就是解決問題!儘量少寫廢話,多講創意。別盡整沒用的!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第四、把投資和實力看得太重,忽視創意和策劃。

王健林最近把七十五個酒店和全部文化旅遊項目賣給了富力和融創,江湖傳言是因為股債雙殺的壓力,真實原因也有一個是萬達旅遊真的不太賺錢。一年二十多萬遊客,怎麼收回投資!有錢真的也做不好旅遊。你有錢比得過王健林嗎?

與之相反的是迪斯尼上海開園,第一年就淨賺近百億,當年收回投資!中國首富當時放話:因為萬達在旅遊業的存在,要讓迪斯尼二十年賺不到錢!這下真心的打臉了。

王健林為什麼玩不過迪斯尼?

第一,不是有錢就能玩得好旅遊!這個行當最需要的是震撼人心的創意,而不是錢。沒有超常的創意,旅遊項目十投九虧!把旅遊理解成遊樂園,把全球的項目抄襲過來,這是壕的典型思維,對旅遊的理解嫩了!

第二,不是有一支強大執行力的團隊就行,旅遊需要的是有超級想像力的人!鐵軍腦袋太硬了。

第三,蓋房子的人不懂"蓋"城堡的,塞滿容積率的大腦怎麼鑽得出米老鼠呢?迪斯尼有太多的原創、太多的IP了!正是這些震撼性的創意決定了景區的生死成敗。這是有錢就是萬能的中國土豪思維所不能理解的。

比王健林丶馬雲錢多三倍的人能幹什麼?比爾蓋茨還是在賣軟件,奧特加還是在賣衣服,巴菲特還是在玩股票,錢比王健林丶馬雲多十倍的沃爾瑪還是在開超市!所以不要指望萬達丶阿里能覆蓋一切丶玩轉旅遊,主觀夠不著,客觀不允許!只不過是簡單的規律!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萬達旅遊城每個項目都是投資數百億,手筆很大,但是創意都很LOW!就是一個套路、一個模式。南昌萬達城的地標性建築就是一個陶瓷罐、合肥萬達城的地標是一隻花鼓、廣州萬達城是一朵木棉花、無錫萬達城是一個紫砂壺、哈爾濱萬達城是一個冰壺,請問王先生,天津萬達城是不是準備搞一個包子、昆明萬達城是不是搞一碗米線!

這種象形創意是最初級的創意,小學生的思維!旅遊最忌諱做這樣的創意,避之唯恐不及,因為太土太醜太沒有吸引力了!震撼性創意要能一把抓住人的眼球和靈魂,讓十三億人非來不可,不來後悔!這種反映地方土特產的象形思維只是為了拉攏當地官員和市民的感情,根本沒搞懂旅遊是怎麼回事!萬達還一往無前的搞成一個系列。估計王首富是被同一家設計公司深深地忽悠瘸了。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不是跟風對萬達落井下石,筆者很佩服王健林,嚴重鄙視仇富的人。也對“清華北大不如膽大”舉雙手贊成!這句話講出了商業的本質,人生成就跟文憑名校沒有一點關係。只是轉型搞旅遊卻沒研究透,可惜了。

除了三年級的象形創意,萬達城所到之處全是全球山寨過來的過山車、水上樂園、燈光秀、水秀,千城一面,千景一色。一個數百億,十個數千億,遍佈全國,遠超迪斯尼,這就是王首富敢出“讓迪斯尼二十年不盈利”的豪言的底氣。但是戲劇性的是,事實如懸念電影的結尾一樣反轉了。孰不知迪斯尼實體投資只有你十分之一,但是人家的創意投資和知識產權卻是你的數百倍!價值高達上萬億!

2016年迪斯尼全球營收達556億美元,超過中國互聯網BAT三巨頭的總和。是什麼支撐了這個百年老企業狂秒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第一是創意,第二是創意,第三還是創意。因為這些創意帶來的各種原創卡通人物偶像,造成全球幾十億人都是它的粉絲。萬達則只會買過山車、買遊樂設備。完全沒有搞懂旅遊競爭的靈魂在於創意!

投資數百億,創意三年級!這就是萬達搞旅遊難賺錢的原因。

雲南迪慶州十多年前財政收入僅有三千萬,一分錢沒花,有石破天驚的“香格里拉”大創意,十年遊客增加一萬倍!

大理創意“風花雪月”,僅僅一句廣告詞,讓大理成為天下小資找感覺的聖地。

無形投資大於有形投資!無形投資指導有形投資!無形投資就是絕妙的創意策劃,沒有高明的創意策劃,投多少錢都等於白搭!山西、內蒙古煤炭行情好的時候,煤老闆一個景區投幾十億進去,結果沒有一個成氣候的。問題在於,方案沒有震撼性的創意,景區沒有震撼性的景觀。沒有震撼就只有遺憾!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第五、把偶然當成必然,把當時當成了此時。

2016年十一黃金週,成都一個城市的旅遊總收入竟然超過雲南一個省!四川旅遊全面超越雲南!貴州旅遊已經迎頭趕上雲南!雲南旅遊為什麼被成都撂倒?為什麼以前是全國旅遊學雲南,現在是雲南旅遊學全國?原因在於:

第一,固步自封、靠天吃飯,二十年前雲南旅遊崛起,靠的都是一流的旅遊資源,大理、香格里拉、麗江、西雙版納等,當時也有大手筆的創意策劃,比如搶佔了香格里拉品牌,在香格里拉之川滇藏三省搶奪戰中一舉獲勝!大理從“五朵金花的故鄉”轉型為“風花雪月”,麗江從納西風情轉型為小資天堂。前兩個我們都參與和主創。一流的資源加上一流的策劃,這是雲南旅遊一次創業成功的原因。近幾年是雲南旅遊的二次創業,問題就出來了:一流資源開發完了,剩下的都是二三流的資源,這時候最需要大創意大策劃,卻恰恰沒有了一次創業的大手筆。沒魄力丶無創意!三流的資源加上三流的創意,這就是雲南旅遊二次創業失敗的原因;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第二,國企壟斷景區,只會玩槓桿資本運作,景區實體經營完全不行!這是全國現象,現在上面提倡搞旅遊,地方積極響應,肉爛在鍋裡不會有問題。還是這樣落後的觀念(當然,當局者有不得已的原因)。國企資金實力強、能搞貸款,但是經營能力差,旅遊最終要的是人氣,沒有好創意和好的營銷經營能力,大投資也拉不來人。搞旅遊沒有大創意,燒幾十個億都沒人來!;

第三,地方政府招商重資金不重能力,浙江等資本低成本控制景區,無能力盤活,把著茅坑不拉屎!就等高價轉讓!

第四,各地旅遊策劃丶規劃,搞關係丶玩指定,一兩家根本走不出省的公司就可以靠關係壟斷旅遊規劃!土著指導土著,等於土上加土!

很多領導的想法是:規劃不就是為了立項、爭取資金嘛,也就是走個形式,做好做壞差不多。其實大謬,城市景觀規劃好壞確實危害不大,景觀再醜、廣場再LOW,也還有廣場舞大媽來撐場面。但是旅遊規劃好壞卻是致命的!策劃規劃定生死,策劃規劃不做絕妙、不做到高明,這個景區一定會死!幾億、幾十億投下去,鬼都不來。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第五,人是第一位,資源是其次!決策者無魄力,操盤者無能力,資源再好白搭!何況雲南面臨的大問題是二三流旅遊資源如何盤活?老路子走不通了,魄力和智慧一定要是一次創業的十倍百倍!否則,今夜成都將把你遺忘!!!

昆明目前同時在開五六個大型主題樂園,一個二線半城市,一個大型樂園都難於活下去,這五六個左手打右手的窩裡鬥,是怎麼一種想法?

一流二流的旅遊資源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開發完了,今天剩下的絕大多數旅遊景點都是三流四流的資源。那是不是資源差就不開發了,不是!對於現代旅遊開發來說,老天給你什麼東西不重要!古人給你留沒留東西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頭腦和創意!

因為旅遊早已過了簡單地賣歷史和文化的階段,比這更厲害的是賣夢想和未來!所以,到了今天,老天給你留沒留驚豔的自然山水、古人給你留沒留豐富的歷史文化,這些都不重要了。當世界最熱門的旅遊城市不再是羅馬和巴黎,而變成了拉斯維加斯和迪拜;當中國最熱門的旅遊城市不再是西安和北京,而變成了香港和澳門。這個時候,博物館、展覽館、古墓、古董、古碑、古遺蹟等等已成為旅遊業的昨日黃花,而創意和夢想就成了旅遊發展的主題。因為,人們旅遊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到此一遊、受點教育,而是暢快體驗、娛樂開心;旅遊的熱點已經不再是盡人皆知的名山大川,而是意想不到的“化外之地”。

這個時候,資源一般的旅遊景區就有了出頭之日!關鍵是要抓住遊客的心理,

結合自己的優勢,創意開發出意料之外的景觀和產品來,自能生存發展,甚至後來居上。關鍵是把握三個環節: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一、要有一個過目不忘的旅遊形象定位。

中國城市是全世界最不缺乏旅遊形象定位的國家,中國可以說是形象口號氾濫成災的國度。一是因為咱們城市的領導幹部全都是文化人出身,一時技癢難耐順口就是大把的廣告語出來,領導的話就是指示,於是很多城市的旅遊形象定位就這樣出爐。另一種是當地文人眾多,自詡最瞭解本地文化,茶餘飯後思如泉湧,再加上熱情似火擋都擋不住,也在城市形象口號大軍中佔有一席之地。第三種是懸賞徵集,這種形式是我們見過最不靠譜的辦法,中國上下五千年,靠這招幹成的事就是抓逃犯。在這個行當十幾年,我們還沒有看到過哪個成功流傳的旅遊形象口號是靠這個懸賞徵集搞出來的。這個招法跟招投標一樣,看似集思廣益,實則於事無益。徵來的都是閒人閒公司、庸人庸作品,經典的作品永遠不會出自這種抓逃犯的思路!

旅遊形象定位其實並不難,關鍵是要做到“三個一”:旅遊形象定位一是要做到人無我有,稀缺就是生產力!二是要做到天下第一,權威才有說服力!三要重複持續,持續勝過更好!總結起來就是三個一:唯一、第一和專一。一個旅遊形象定位只有符合這三個一,才是合格成功的。

比如,大理創意的旅遊形象口號“風花雪月,逍遙大理”、 “風花雪月,自在大理”,讓大理走出了“五朵金花故鄉”的老生常談,邁向了世界級旅遊新形象!“風花雪月”是生理感受,“逍遙自在”是心理感受,身心都把你抓住,你還能往哪裡跑!“風花雪月”成為大理的超級名片,也成為中國最成功的旅遊形象定位!

有了令人叫絕的旅遊形象定位,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定位定方向!定位定成敗!否則一個領導定位、文人定位和徵集定位都會讓旅遊發展失去方向和力量。

二、要有一個足夠震撼的世界奇觀。

中國三千多年縣市區哪個沒有生態旅遊?哪個沒有山水森林?哪個沒有古鎮?哪個沒

有名人故居?找一家旅遊規劃公司按你城市的旅遊資源再給你歸歸類、分分區、劃劃線、抄抄書,這樣的規劃你做了幹嘛!旅遊規劃一定要解決問題!旅遊規劃一定要有十幾個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創意!一定要能為景區帶來效益!我們不再需要來描述我們資源的規劃方案,也不再需要抄襲我們聽說過、見到過的創意!一個旅遊規劃如果大部分是大家聽說過、看到過的創意,如果沒有幾個震撼性的創意,那請你一定不要讓它通過!更不能給它買單!這不僅是浪費規劃費,更要命的是按這種方案去執行,一個城市旅遊的未來就毀了,一屆領導幹部旅遊上的作為就毀了!

中國一流二流的旅遊資源早在二十年前就開發完了,剩下的就不恭維了都是三流以下的!所以,諸位領導和投資商,一定要認真聽這句話:千萬不要高看你的旅遊資源!千萬不要再按常規思路出牌!因為你拿的是三流以下的牌,再按普通的打法來出牌,你就別費這個勁了!乾點別的會更有作為!三流的牌一定要有超一流的打法!三流的資源一定要用超常規的思路!這樣才有希望。

什麼是超一流、超常規思路?簡單到一個點就是至少有一個世界奇觀!你有多少山水、多少森林、多少河流,這些一點都不重要。旅遊就是賣創意,旅遊就是賣奇觀,只要有創意和奇觀,一片荒地也會踩滿全國人民的腳印。不要認為有青山綠水就有條件搞旅遊,這真的一點都不稀奇,太多太多了。花幾億建個平庸的景區賣不出去,這在中國每個縣市區都能看到。

11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三、要有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營銷事件。

很多市縣旅遊營銷最常採取的方法就是:搞一個節會、拍一部電影,都是跟風學習抄襲來的。別人極偶然拍了個電影把旅遊搞活了,我就學一把,別人偶然一個節慶活動帶活了旅遊,我也模仿一下。經常說一句話“大部分官員和老闆的創新就是模仿和抄襲”。

《五朵金花》和《阿詩瑪》炒熱了大理和石林的旅遊,那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那個資訊娛樂極度匱乏的年代,看電影就相當於過大年!第二這兩部電影是作為外事交流片帶到了世界各地。有政治原因。現在你還在企望一部電影帶活一個城市,那你就是在做夢,這是極小概率事件!

一個節慶怎麼樣?告訴你,中國太多城市的旅遊節慶活動最後的結果都搞成了自娛自樂,結局就是“一年熱、二年冷、三年四年就虧本!”,真正持續成功開展的節慶活動少之又少!大部分是靠政府舉全縣全市之力勉強撐著。可以這樣說,90%的旅遊節會都是在強顏歡笑。為什麼撐不住?耗資大、勞師眾、沒創意,大部分是領導一拍腦袋就成了用財政強撐的自娛自樂。

旅遊營銷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創意,構思巧妙,抓住媒體的興奮點,然後免費利用媒體全面傳播你的景區。這才是旅遊營銷的不二法門。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第六、對景區資源、定位和產品認識不清,盲目樂觀、盲目決策、盲目規劃、盲目投資。

其實大多數旅遊景區投資開發投資大、賺錢難、回報慢。只有少數景區盈利十分可觀。這裡面有三種情況。一是傳統的名勝風景區如故宮長城九寨溝,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條件。二是迪斯尼、長隆、歡樂谷,巨大的投資和震撼的體驗。三是前二者之外的廣大的資源平庸、文化單薄的旅遊景區。前二者旅遊景區盈利都十分可觀,但是不可複製,一個是資源極度稀缺,一個是投資巨大。

現在絕大多數旅遊投資商拿到的都是三流四流的旅遊資源,面對的是第三種情況。因為一流二流的早被開發完了。盈利能力好的景區人家也不可能轉讓給你。很多老闆拿到一大片旅遊資源,開心得不得了。逢人便講:你看這山這水,太美了!我這景區無人能敵!其實,那是因為他以前根本沒搞好旅遊,見得太少。原來挖煤的你想想那是啥環境,原來搞地產的你想想搞的都是巴掌大的地,現在轉過來搞旅遊,一看有山有水有樹林還那麼一大片地,自己肯定就先暈了。其實自己根本不知道,你拿的只是三流四流五流的資源。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很多旅遊投資者有四個不清:

首先就是對資源品味認識不清,一看有山有水有樹林有空氣,自己就先醉了,修個大門搞條路,再出去考察學習把別人的東西抄襲模仿一些回來,就開始收門票了。孰不知自己覺得稀奇的,遊客早已司空見慣,最後的結果就是門可羅雀。中國旅遊發展到今天,競爭叫做高度白熱化,隨著汽車時代的到來活動半徑加大,隨著旅遊越來越向新奇特發展,普通的景區已很難生存,除非拿出意想不到的產品項目出來,否則還再把旅遊視為遊山玩水的水平,以後就很難玩得轉了。

第二是對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公司認識不清。

所以,一是一定要見總公司老闆,讓他到現場,跟他親自談。二是一定要讓他拿出三個創意徹底打動你!達不到這兩個條件,費用再便宜、人再好處都不能定。否則平庸的旅遊規劃必將讓你的投資血本無歸!中國目前已有上千個老闆因為平庸的旅遊規劃,把老本都賠到了旅遊景區上。

第三是對景區的定位不清,這也有三種情況:

一是旅遊投資商的定位標準局限於周邊地區,只要與周邊景區有差異他就滿足了。其實不然,旅遊景區如果只能吸引周邊城市或只能吸引區域性的遊客,則根本做不大,並且遲早要玩完。因為區域的遊客是非常有限的,來個三次就膩味了,只有吸引全國的遊客才能讓景區持續發展,做大做強。所以,定位一定要是全國性的,千萬不能是區域性的。

二是定位普通、吸引力不大。做好旅遊定位,沒有十年以上的廣告業經驗是不可能做好的!因為定位看似簡單,實則千難萬難!沒有對消費者心理研究不行、沒有對市場需求研究不行、沒有對景區資源的高度把握不行、沒有對語言的精準提煉不行、沒有強有力的把景區當作自己家投次的責任心不行……。

三是對景區的產品認識不清。老闆對景區產品的理解大部分是:

一要有安全感,什麼叫安全感?就是一定要開發自己看到過聽到過的項目和產品,這樣好像別人已經驗證了能成功,所以照搬過來,這樣自己才覺得安全放心!孰不知,旅遊市場競爭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冒險!旅遊就是消費差異和不同!你搞一個似曾相識的項目放在景區,最多能吸引當地百姓,外地人誰來?沒有外地遊客、沒有全國各地的遊客的景區,只能叫做“郊遊”不能叫做“旅遊”!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二要熱鬧,老闆還是有天生的市場嗅覺的,不然就做不了老闆。他們很看重聚人氣、搞熱鬧的項目,比如遊樂園、過山車、唱歌跳舞等等。這些俗套的項目不能說不好,也確實能帶來一些人氣,至少頭幾年還是可以的。但是,這些項目都是常規項目,著眼點還是當地百姓和周邊群眾,玩上幾次這些有限的人群就離你而去了。這些項目缺乏長遠的生命力和持續的吸引力。最近新聞報道,山西煤老闆全民開發旅遊,兩個相鄰的景區上馬了三個遊樂園,立即蕭條了。大家都知道山上搞寺廟能賺香火賺人氣,於是幾個山上數十個寺廟拔地而起,結果也是佛比人多,徒呼奈何!

當今已進入全民開發旅遊的年代,旅遊競爭高度白熱化,常規的旅遊產品和項目已很維生存,只有超常規、震撼性的旅遊項目才能保證生存發展!就是做超越想象的項目,要做震撼世人的項目,要做意料之外的項目。你新、你奇、你特,你才真正搞懂了旅遊開發之道。越是平庸的創意其實越容易蒙人!因為你聽到過見到過,心理上有潛在的認同,這就是為什麼平庸的創意都容易落地,因為它有利用了老闆追求安全感的心理,其實一個景區最大的危害不在於資金、不在於管理、不在於營銷,最大的危害就是平庸的旅遊產品和創意!就在於所有的動作都圍繞著平庸的產品和項目去做,全是無用功!

每個旅遊景區投資至少上億規模,不要再讓錯誤的思維方法和平庸的方案浪費您的投資和心血!要有站在生死的角度來做創意,做定位和產品,才能保證景區成功!

60%的市場規模風光背後,文旅景區運營這塊蛋糕卻有點難啃


中國的旅遊景區要做好,一是高度重視項目的成敗,當成生死大事來看。全國高手要會一遍,一定要找到最能打動自己、最有市場吸引力的方案;二是規劃白做了幾本沒關係,哪個縣市政府不是白做了幾十本規劃,但千萬不要盲目去實施,自己有幾十年的市場經驗和市場嗅覺,感覺不對勁,就要再等等,一直找到最合適的思路再下手。三是學會用百度,連老太太看病都不去醫院,改用百度了。咱們的官員和老闆也要經常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