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財經聲音」徐林:應完全取消戶籍制度的限制

徐林:中國要邁向現代化必須拋棄戶口制度

國家發改委前財政金融司、發展規劃司司長,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前主任徐林在接受網易研究局採訪時表示,現在的城市管理者出於城市管理,或者是為城市居民提供福利方面的財政壓力的考慮,不太歡迎所謂的流動就業的人口成為本地居民,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但是我覺得不能總是這樣。這種控制人口流動,特別是通過戶口制度來設置原有居民和新流入的居民不公平的制度待遇,不是現代化的治理城市的模式。中國要邁向現代化,這種模式必須要拋棄。更合理的方式就是完全取消戶籍制度的限制。雖然可能一步做不到,但是至少可以設定不同條件,比如一些城市的積分落戶政策,這也為外來人口落戶提供了一個公開、透明的渠道,他們可以根據積分落戶的制度,大致估算自己有沒有希望在這個地方落戶。

劉元春:沒有提升效率的改革是添亂的改革

10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出席“2018天府金融論壇”時表示,應反思以行政手段推動的供給側改革,下一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回歸基礎性改革——即政府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和國企改革,轉向以內生激勵導向的模式,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劉元春說,沒有使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提升的調整一定是壞調整,沒有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是添亂的改革。

徐忠:設立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是重大政策創新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日前公開撰文指出,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是當前形勢下人民銀行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具體政策舉措。 他同時表示,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其政策著眼點在於彌補民營經濟的融資短板,以市場化手段重點支持暫時遇到困難,但有市場、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賈康:有效投資在中國仍大有可為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日前在上海表示,儘管中國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但能夠實現政府年初制定的目標,接下來需要繼續通過有效投資擴大內需,而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一個重要的有效投資的創新機制。他認為,消費一定要由有效投資和向好預期支撐起來,讓它的潛力得到發揮,光講調動消費潛力,容易走向誤區。

張思平:依靠政策扶持的企業很難在市場競爭中成功

10月26日,原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思平在談到深圳高科技產業發展時表示,應時刻警惕和防止“國進民退”現象在深圳出現,防止“大國企”思維對高科技和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的影響。他表示,儘管政府多年來一直在改進管理,提高辦事效率,但總的說來,當前政府仍然效率低下、程序複雜,制定規劃、確立政策、設立基金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因此,那些依靠政府產業政策扶持的企業,很難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

沈建光:穩信心之後大規模減稅儘早落地

京東金融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日前撰文指出,近日,多位政府高層對當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內外部交困的艱難環境下,決策層集體表態穩信心是個積極的信號,未來做好政策協調,對於民營經濟遇到的難處給予過渡期考慮。同時,推動供給側改革,在貨幣政策邊際效果遞減的背景下,加大財政發力,特別是推動大規模的減稅措施早日落地,有助於儘早扭轉悲觀態勢,為中國經濟與企業信心迎來轉機。

黃劍輝:釐清政府和市場邊界才能有效推進改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的開放,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大“六穩”政策的落實力度,政策效應也會不斷顯現。對於如何進一步推進改革,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認為,應當將經濟社會劃分為戰略性、民生、公共性和商業性四大領域,四個領域依照屬性的不同,該讓市場發揮作用的地方就讓市場發揮作用,該讓政府發揮作用的地方就讓政府發揮作用,這是未來推進改革的一個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