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到底缺什么?


民办幼儿园到底缺什么?

民办园不断涌现问题也逐步凸显

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是收费项目、标准不规范。

当前,各民办园收取的费用,主要是经物价部门核定的保教费、伙食费、校车费等收费项目。个别民办园还收取兴趣小组费、学具费、保健费和一次性的被褥餐具费、书本费等,但这些其实是教育、物价部门明令禁止收费的。由于经营者对民办园的投资盈利预期一般较高,生均实际成本难以计算,成本监审难以开展,加之民办园有自主收费权,造成各园收费标准难以统一规范。

二是教师工资和场地租金年年上涨,导致办园成本高,财务管理不规范。

调研时,笔者发现不少民办园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一般投资者就是园长,园长又兼任会计,从而导致账目混乱,各种费用监管困难。另外,在办园成本中,民办园主要构成是教师工资支出和场地使用租金。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规范劳务市场,民办园聘请的教职工工资及社保费用,每年都以10%—20%的幅度递增。房租方面,郴州市民办园大多是租用民房或商业房为场所,水电也大多按商用水电价格计费。如北湖区千里马幼儿园现有103名幼儿,每生收取520元/月,场地租金每月高达3万元,支付15名教职工每月2万元的工资后已所剩无几,幼儿的伙食费、园内的水电费等每月要倒贴近1万元。因此,不少民办园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并获取一定利润,常常设法在正常收费项目外收费。

三是师资不足,幼教“小学化”问题突出。

由于民办园的师资需要自聘,正规幼师毕业生首先选择的是公办园,或者是进高档民办园,因而优秀的幼师毕业生一出校门就被这两类幼儿园招走了,普通民办园在招聘幼师上,刚开始就处于一种不利位置。虽然进入民办园的幼师签订了劳动合同,也仅是受单位内部约束,与公办园相比,他们的生活保障相差不小,缺乏对美好前程的展望,一旦有待遇、收入更高的单位可聘,就会跳槽,出现较大的流动性,影响到保教质量。很多民办园园长无奈地说:“我们幼儿园不但成了幼师的‘实习基地’,而且也成了公办园的‘过水丘’。”

此外,调研时,笔者还看到一些低档民办园聘用的教师仍有不少是非幼师毕业生,缺乏专业知识,对《幼儿园指导纲要》的学习和新教材的理解很肤浅,而民办园园长又不愿出资让其参加学习和培训,造成民办园的教学水平与公办园的教学水平相差悬殊。如北湖区的娃哈哈、苏仙区的中庸等民办园以盈利为目的,为迎合家长心理,不遵循幼儿教育教学规律,单纯为迎合家长的口味,让孩子在园内从小班开始就学拼音、背诗词、做算术、布置家庭作业等,造成幼儿从小发音不准、形成不良习惯,进入小学没有新鲜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幼儿的发展。

规范管理,让民办幼儿园真正惠及民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发展学前教育事关上亿的儿童健康成长,是促进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民办园在发展中出现许多困惑和问题是正常的,但只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再加上民办园自身的努力,许多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为此建议:政府应加大投入,着力兴办普惠性幼儿园。政府可通过为民办园教师缴纳“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险费用,或减免租用小区配套民办园的租金支出,以减少民办园的办园成本,帮助实现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价值,降低老百姓送子女入园的费用,弱化民办园的逐利性动机,增强公益性责任,让利于民。在高度重视建设公办园的同时,大力兴建普惠性民办园。政府要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投、水电费优惠、师资培训等方式,对各类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给予政策、资金和队伍支持,积极引导和支持广大民办园向普惠性幼儿园转型。

加强民办园收费管理。目前,开办民办园的审批权限在县级教育部门,收费管理的责任主要由县级物价部门承担。建议各县级政府集中力量,组织教育、物价、财政等部门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所管辖的所有民办园进行实地调查,对办学成本逐一核对,对日常开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及其他项目进行认真审核。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健全财务制度,公开收支情况,加强家长监督,禁止民办园用收取伙食费的办法搞隐性收费现象发生。

加强民办园幼师的培训工作。教育部门可将民办园幼师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立体式、多元化、全方位的民办园幼师培训体系,培训可采用集中培训、幼儿园园本培训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分设集中培训、课堂观摩、挂职锻炼、名园考察、自主研修等板块进行,切实提高全市民办园幼师的整体水平。此外,政府可直接将有经验的公办教师派驻到民办园中,通过帮扶引导,既可解决民办园管理人员缺乏的问题,又可提升师资力量,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民办园的办园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切实解决“小学化”倾向问题。许多民办园教学有明显小学化倾向,一方面源于幼儿园本身教育理念的偏差,但更多的原因是幼儿园对家长要求的盲目迎合。对此,民办园要遵循《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方法,让家长懂得幼儿园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游戏等方式进行。幼儿园的教育目的不是要教会孩子学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学习、卫生、礼貌等习惯,真正取得家长从内心的支持,共同办好幼儿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