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貞潔人可敬,孟郊吟詩以矢志,詩囚一生的心靈歸宿

烈女貞潔人可敬,孟郊吟詩以矢志,詩囚一生的心靈歸宿

列女操

(唐)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本首詩屬於樂府歌辭,操是琴曲的一種體裁。就詩歌本身來看,讚頌的是古代貞潔女子,已與當今的社會風尚格格不入。烈女殉夫,貞女守節不嫁,是我們不值得提倡的。另外古人也錯誤地認為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樹的花確實有雌雄之分,但是可以同株)。我們不妨藉助這首詩,來看看孟郊的心靈歷程。

烈女貞潔人可敬,孟郊吟詩以矢志,詩囚一生的心靈歸宿

仕途坎坷的孟郊

孟郊,公元751年出生,40歲才考貢生,才有了考進士的資格。公元792年、793年,兩次考試均落榜。45歲時,考中進士。公元800年朝廷選官孟郊為溧陽(今江蘇)尉(官職位於縣令之下,掌管縣裡的安全治安的職務),等待了四年才委任官職,竟然不如一個縣令,這令孟郊心中多麼的不平啊,一生的努力,竟然是如此的結局!不得志的孟郊格外消極,經常到唐興寺觀賞薔薇花,吟詩,或者城東南平陵舊城,在池水邊吟詩。終日荒廢政務,後被縣令上報,後被分扣了一半官俸。後在洛陽做過水陸轉運從事,協律郎(正八品上)。這時才不為吃飽犯愁。不久,三個兒子相繼離世,無疑對孟郊來說,算是莫大的心靈打擊了。

烈女貞潔人可敬,孟郊吟詩以矢志,詩囚一生的心靈歸宿

詩囚的心靈歸宿

據資料顯示,孟郊在為官期間,一直與周圍人搞不好關係(據資料顯示),甚至還受到過攻擊,處境很孤獨。但是為官清正,據說,死後無錢買棺材,靠韓愈、張籍等朋友料理的後事。在官場,孟郊沒有得到人生的舞臺,由於消極怠工,還被考核被辭官(也有說是主動辭官的,經查閱資料顯示,雖然孟郊對溧陽尉的職務感到不滿,但主動罷官還是會有不捨)。孟郊在詩歌創作上也是一位苦吟詩人,蘇軾曾評價為“郊寒”,字句斟酌推敲到極致。此外,“寒”也從另一個方面評價了孟郊,出生寒儉,一生寒酸,也是孟郊的另一個人生特點吧!

孟郊雖一生貧寒,然而極孝。母親一直鼓勵孟郊考進士,可見孟郊的老母親的付出有多大!自己在做溧陽尉時,就把母親接到了任上,以此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遊子吟》就是出自這個時期。或許在孟郊的內心深處,只有家庭裡的溫情能帶給自己些許慰藉。那裡才是讓自己能感覺到溫暖的地方。我們已經無法得知,孟郊坎坷的一生,經歷這麼多的波折,親人(兒子)相繼的離世,會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又或者要怎樣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官場的失意!

烈女貞潔人可敬,孟郊吟詩以矢志,詩囚一生的心靈歸宿

結束語

如今,當我們回首歷史,來體味孟郊的心靈語語。與世的傲骨猶存,宛如在大地的寒雪中獨自傲雪的蒼松,又或者凌風斗雪的寒梅更為準確。敢於堅持自己的選擇,雖不能無悔,也要無怨。能夠在汙濁的官場上,保持一股清流,孟郊倔強的性格註定會是一場艱難的守候!只恐時光會失約,無機會見證貞女般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