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魏墨艺术

【魏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

嵩山 魏墨艺术

嵩山 魏墨艺术

还世间一点颜色 136 x68 cm 2017

魏墨从甘肃来到河南,居住在嵩山,过着一种自由独立的生活,这个嵩游记的“游”呢!我觉得是梦游的一种状态,因为艺术往往是与现实很远的。每个人生活在现实之中,所有人都是很渺小的,面对现实中的问题都是没有力量去面对,这时候人就会有很多疑惑,在孤独中会有很多的无奈,在无奈里面,恰好艺术解决了种种问题,他想像一切的美好都在画中呈现。我觉得像这样的艺术,是感人的。假惺惺的艺术,程式化的艺术太多了,好像某位画家说过:“见死人画的画太多了。”我觉得魏墨画的画是活生生的这是个活人。(文/一了)

嵩山 魏墨艺术

你若再来 便是春天 136 x68 cm 2017

嵩山 魏墨艺术

看花又在明年 136 x68 cm 2017

嵩山 魏墨艺术

魏墨的线不紧不慢,举重若轻,徐徐道来,有男人的阳刚味。阳刚多的人阴谋就少些。一看便知是得了高人指点,一了是他的师父。他在用线方面很好地继承了师传。他们都是北人,很“爷们”,这可能决定了他们的审美。中国画线条的审美因为受到宗炳“澄怀观道”和宋代文人要求的“文气”以及董其昌的“以禅论画”的影响,要求柔软静净,这本没有问题,但是随着学画人的一窝不如一窝,慢慢变成柔弱,反而没有了汉唐的气势,变成了邪甜俗赖。魏墨在继承了古人的内敛的基础上,同时临习魏书碑帖,加强了刀味和力道,使线条刚柔相济,外刚内柔。这样的线条面貌一新,有魏晋石刻的刀味,拙味十足。文/刘新华(新华社编辑部主任)

嵩游记系列 136 x68 cm 2017

确定与不确定之间

在魏墨的一张画中,有一个局部产生了不同于其他画作的变化,鹿或一种动物(生命)的形象与花簇(世界)长生着存在的模糊性,这种在或不在或许与他长期嵩山的生活有些关联,城市与山林,边缘与主流,主观的自由与隐形的控制,在若即若离之间自发的产生了这种虚实杂糅的自我感受,我个人喜欢这种不确定性的所指。真如生活这般无常。(文/马杰 )

魏 墨 作 品 赏 析

嵩山 魏墨艺术

如是观 136 x68 cm 2017

嵩山 魏墨艺术

心花系列1 136 x68 cm 2014

嵩山 魏墨艺术

嵩游记系列2 136 x68 cm 2017

嵩山 魏墨艺术

嵩游记系列1 136 x68 cm 2017

嵩山 魏墨艺术

如是观 136 x68 cm 2017

嵩山 魏墨艺术

清凉 136 x68 cm 2017

回头西山日初出 136 x68 cm 2017

嵩山 魏墨艺术

心花系列 3 68 x68 cm 2013

嵩山 魏墨艺术

心花系列2 136 x68 cm 2014

嵩山 魏墨艺术

心花系列6 68 x68 cm 2013

嵩山 魏墨艺术

心花系列5 68 x68 cm 2013

嵩山 魏墨艺术

心花系列4 68 x68 cm 20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