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任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新中國絕無僅有的一位 從不爲名也不爲利


記得曾經寫過抗戰活化石—付心德老人的故事。他跨越三個世紀,經歷了百年的動盪,活了113歲,實為奇蹟。每每看到他的故事,又不禁由他聯想到另外一個了不起的小人物,說她是小人物,是因為她始終以農民的身份自居,哪怕曾經官至正廳,她也說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而說她了不起,是因為她連任了從第一屆至如今第十三屆的每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這在新中國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所以她也是見證著中國成長的“活化石”。

1951年,她協助當時的另一位勞模李順達,出色的帶領婦女們積極參加工作勞動,做的工作一點不比男同志的少,真正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主席的那句“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男女同工同酬,從真正意義上打破了封建社會對於勞動婦女的偏見。1952年申紀蘭即被評為了全國農業勞動模範。但這還只是開始!

1953年,申紀蘭作為中國婦女代表團的成員出席了世界婦女大會,當時的她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認識了雷潔瓊教授,並與她結為終身的知己,那時候的她連字都不認識許多,卻與這位教授結為了金蘭,可見申紀蘭的個人魅力。她是靠自己勞動的雙手拼搏出來的,她的樸實無華,兢兢業業能讓每一個為之欽佩和汗顏。


1973年,申紀蘭被組織看中,並被任命為省婦聯主任,官至正廳。可是她思索再三後,覺得自己的文化程度低,亦沒有相關的政治工作經驗,更重要的是她在原來的崗位上也許不能做得更大更多,但是原來的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出色,於是思量再三後,她向組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組織沒有同意她的請求,而是讓她試試看。上任之後,申紀蘭不要級別,不要工資,不轉戶口,不要專車,從不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一心只為了婦女工作而奔波勞碌。

除此之外,閒時她還不忘了在她的大本營老家西溝村的田間勞作。不久,經她的再三要求,辭去了這個正廳的職務。轉而組織又讓她擔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位置,一開始她再三推辭並說明:“我識字不多,真的當好代表就行了。”可是最後還是當選了。那萬眾歸心,也不好再推辭,於是她就在這個位置上幹了下來,可是在這個位置上,她依然不轉戶口、不定級別、不配專車。外出任務經常坐的是公共汽車,住的是低價賓館,吃的是便宜飯菜。

有人說,你該報銷的就得報銷,該得的補貼就得補,可是真正的情況是怎樣?她自己發的國家正常補貼都被用來補貼了其他人。還記得1975年,她出席了總理帶病做的最後一次報告,那次作報告,總理已經病的骨瘦如柴了,當他坐下時,臺下的人鼓掌,一直鼓掌,申紀蘭說:“這就是大家心裡頭的領導人呀。總理多好呀,我們流著眼淚,見了總理那一次,再也見不上了。”而申紀蘭,其實就是總理的另一個縮影,另一種標杆,只是位置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