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亨特:超级“另类”收藏家

提起约翰•亨特,不得不说以他名字命名的英国亨特博物馆。3000多件解剖学和病理学标本,从完整的骨骼、骨架、牙齿,到处理过的动物脱落物,还有油画、塑料。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另类收藏是这位苏格兰医生一生的心血,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医学知识的研究积累。

约翰亨特:超级“另类”收藏家

约翰•亨特(网络图)

亨特解剖过上千具人体尸体和不计可数的动物尸体,不仅手段娴熟,技术了得,对人体内部的了解更是相当清楚。同时他也明白实践对年轻外科医生的重要性。

在正式成为圣乔治医院的医生后,亨特希望医院能多花些时间钱财教育培训年轻医生,然而,高资质的外科医生们并不情愿开课教授。无奈,亨特只得自己在家办起了夜校,欢迎年轻人前来听课。有一次只去了一个学生,但亨特仍然热情不减地教授,甚至拉来了具骨架演示。亨特告诉学生,人体每一部分不仅仅是分离的,“它们在机械般的整体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工作方式,产生了最终的效果”。

夜校的举办造福了伦敦的许多年轻外科医生,他们学习到了理论之外的更加实用的解剖技术。这样,头脑中清晰的理论再加上对人体构造的熟识,让医生能迅速地治疗患者,到了手术台上措手不及的情况被有效避免。

约翰亨特:超级“另类”收藏家

英国亨特博物馆藏品。(网络图)

然而,尸体毕竟是稀缺的,再加上没有合法的途径获取,亨特没有办法,只得走旁门左道。他贿赂殡葬人,让他们提前把尸体取出来给自己用作解剖之用,然后在棺材里放上石头防止其家人起疑心。殡葬人也乐于此道,反正埋什么都是埋,还有外快可以赚。除了殡葬人,亨特还找到了盗尸人,掘开新墓挖出尸体,为了科学研究,这位医生可谓是豁出去了。

这些坟墓中挖出来的尸体,让亨特和更多的医生掌握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

亨特不仅为了研究之用收集普通尸体,对于某些畸形怪人,他更是不稀重金求之。当时有位名叫查尔斯• 拜恩(Charles Byrne)的人,身高将近2.4米,号称“爱尔兰巨人”。在弥留之际,他担心自己会落入解剖学家之手,都不敢埋入墓中,特地嘱咐入殓师千万要把自己放在铅制的棺材中沉入大海,让这帮子垂涎已久的解剖学家们无处寻觅。

然而亨特早早就下手了,给了入殓师500英镑,这可是相当大的一笔钱,约相当于今天的3万英镑。使了一招暗度陈仓,葬礼上家属们丝毫没发现问题,而拜恩的骨架却在送去博物馆的木板上。这副骨架至今仍是皇家外科医师学院亨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约翰亨特:超级“另类”收藏家

英国亨特博物馆藏品。(网络图)

除了尸体之外,亨特还钟情于很多别的收藏品,包括贝壳,象牙,骨头,或是死人牙。2010年,解剖学家约翰•亨特还整理了当时的假牙材质,并分门别类,出版了著作《Natural history of the human teeth》。

1793年,亨特去世后,政府买下了他的藏品,并转交给外科医生委员会。这座博物馆也许令人生畏,但是它的教育功能却是不可小觑的。

约翰亨特:超级“另类”收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