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考试不及格、休学、上网、叛逆、不守规矩……这些标签让人想起了韩寒。没错,这些标签在韩寒身上通通都出现过。很庆幸,他有着非凡的文字才华,更值得庆幸的是,他有通达的父母。

很难想象,若韩寒在这些标签下,遇上不一样的父母,甚至送到杨永信的网戒中心里,今天可能就根本看不到曾经的小说《三重门》,更不会看到《后会无期》《乘风破浪》这些电影。

可能我们会看到一个网名叫做“未消逝的青春2015”的少年,青春与美好记忆也永远活在2015年之前。

现实中的“未消逝的青春2015”,在2016年发出了一篇《我在临沂网戒中心的真实经历》的文章,揭露了自己是如何被骗到网戒中心的,在里面又经历了什么。称“这场地狱一般的经历”,绝望、挣脱、反抗、呜咽、电流、剧痛,这些充斥在其中。

他被称为“网瘾少年”,可他说自己并没有网瘾。和大多数“盟友”(网瘾少年之间的称呼)一样,几乎都是父母希望拥有一个完全符合他们心中的那个好孩子。但是惨无人道的经历成为了他们心中一生都难以康复的内伤。

2018年9月15日,“未消逝的青春2015”给一名女孩的微博点了赞,这名女孩正在穿着婚纱微笑着。

01

网瘾:最大的谎言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网瘾,这个早已被抛弃的时代产物,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越发有些可笑,它在当年被众多家长视为洪水猛兽。

然而,许多人将大量时间用在刷朋友圈看养生、鸡汤文章上时,

他们被称之为网瘾大爷、网瘾大妈。

送孩子去网戒中心的家长们,一味的望子成龙,却不知道网瘾概念是被一个美国人所编造的玩笑话、谎言。

网络成瘾名词最初是美国的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想拿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开涮,编造出的概念。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伊万·戈登伯格。来源:岳晓东《拜会网络成瘾第一人戈登伯格》

1995年,美国的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在一个心理学论坛上提出“网络成瘾”这个名词。

没过多久,戈登伯格就声明,自己只是想开个玩笑。

“如果你把成瘾概念扩大到人的每一种行为,你会发现人们读书会成瘾,跑步会成瘾,与人交往也会成瘾。”1997年他曾对《纽约客》表示。

戈登伯格曾经开玩笑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书30年,从来没有一家媒体对我的研究感兴趣。退休之后我随便开了一个科学的玩笑,竟让全世界的媒体都开始关注我,名扬四海。真是搞不清楚人什么时候会为什么事情出名。”

岳晓东问他这些年来,在网络成瘾方面做出了哪些研究。

戈登伯格:“什么都没有。”

但一句玩笑话,一种不存在的病,却被杨永信发扬光大。

这句玩笑话,又戏耍了中国家长多少年,让多少青少年换来了日日夜夜的噩梦?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电 击 疗 法

当戈登伯格被问及一生中最崇拜的人时,

他说:“我父亲,他是我人生最好的榜样。”

这位网瘾鼻祖,道出了多少“网瘾少年”家长的软肋,试问除了病急乱投医,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之前,是好的榜样吗?

02

人生赢家,杨永信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病,看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病。

网瘾,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精神疾病,也无从谈起的治疗。

2008年纪录片《战网魔》播出后,无形中成为了众多无知家长的救命稻草,进而将杨永信推向了救世主的地位。

听信了宣传的父母对这里趋之若鹜,纷纷用强的,用骗的,用拐的,用绑的把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孩子带到这里来,交上一大笔治疗费,指望着孩子能在这里改过自新,彻底成为“别人家孩子”。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杨永信,从1982年的山东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师,一步步成为了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

06年开始,杨永信踏上了历史的舞台,走上人生巅峰,成立了由他担任主任的网络成瘾戒治中心。

从此,众多少年的噩梦开始了。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用传统的“屈打成招”的方式让戒网瘾的孩子承认自己有网瘾,不听话就用“电击治疗”。

其戒网中心被称为新时代的“集中营”。

可笑的是,在《战网魔》中,杨永信称《魔兽世界》里可以随意杀人、偷盗,甚至将一段《流星蝴蝶剑》的片段当作《魔兽世界》的视频。而魔兽世界却从来不具备偷盗玩家装备的功能。

可是,家长们不懂啊,只要是玩游戏上网,就很可能被定为网瘾,纷纷给网戒中心送去大把金钱,《经济半小时》栏目曾曝光杨永信的网戒中心入账8100万元。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进入网戒中心的孩子,将被摧毁抵抗心和自信心,让其产生恐惧感,然后暂时屈服。

质疑声纷至沓来:到底是戒网瘾还是在戒“不听话”。

有人感叹帮父母使孩子“听话”的商机巨大。

电击治疗无疑是反人类的,用巨大的痛苦逼其求饶。

用洗脑的方式让家长深信不疑,让孩子陷入陷入深渊。

柴静曾经问杨:如果孩子不想流下来怎么办?


杨:继续循循善诱。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柴静问家长:就算有暴力存在,你们也可以接受?


家长:接受。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即使在众多盟友(戒网瘾的孩子们)逃跑、反抗,出来后写文章揭露其暴行,都没有太大的作用。

在家长的支持下,在网瘾这一世纪谎言中,杨永信们赢了。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上帝也不过如此。这些家长们为了得到一个“听话的”孩子,

无论是网络的质疑,还是被盟友们的揭露,都无功而返。

正如zy书院的家长们,在维护着杨永信们,忠实的教徒也不过如此。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03

噩梦中的暴力

电击、捆绑、下跪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吃巧克力、空腹吃药、未经许可坐杨叔椅子、上厕所锁门或一些莫须有的“严重心态不足”、“执行力不足”、“挑战杨叔模式”等这些86条问题,都要受到惩罚。

当时只要违反了这86条任何一条,都要接受“非常疼”的电击治疗。

就是使用已经停产的抽搐型电痉挛非法设备进行“低剂量电刺激治疗网瘾”,直到被叫停。

曾站出来揭露其恶行的“未消逝的青春2015”,

那个母亲曾大喊着:“加大剂量,电死他!”

有位网友说:“妈妈把他送了进去,可是他在最绝望的时候大声叫的却是妈妈。”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当柴静问起这种“治疗”持续多久时,一名孩子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

“40分钟。”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40分钟后出来就会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百依百顺,声音轻的像蚊子哼,有的甚至当场向父母跪下认错。

杨永信也曾称之为:“电休克治疗仪”。

休克

,听听这名字都让人毛骨悚然。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在备受广泛质疑后,那里后来调整了原有的治疗方式,过去采用的电疗仪器已经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新的“低频脉冲治疗仪”。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但这又怎么可能让少年们轻易屈从?

是有多名壮汉强行之下,按压在床上进行的,那种无力可施透露着种种绝望。视频中少年依然疼的大喊叫爸,最后屈服了。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让无数孩子闻风丧胆的地方,让他们多年后都会恐惧到心跳加速,在深夜里大汗惊醒的地方,叫做:十三室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结果也并不出人意料,在杨永信的微博里看到网戒中心新春联欢会的一张照片,他们真的变成了“听话的孩子”……木讷呆滞的表情,惹人发笑在常人眼里看似不正常的动作,在那里是杨永信的功劳。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其中还有一个年龄很小很小的男孩在弹奏电子琴,不知他是否是网戒中心的一员,更不知他现在怎样了。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一名早恋并怀孕的少女,在点评课上被当众羞辱谩骂之后,进行“强化治疗”。治疗后被家长带着出去做了刮宫,之后的点评课上继续给父母及杨永信下跪,但是杨永信则当众煽动家长及“盟友“对”其进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家长们很满意这里,甚至带着孩子下跪。

男儿膝下有黄金,一个被驯服屈从的人,尊严早已从人格总剔除了。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2009年7月,网戒中心被卫生部要求停止电击。

但杨永信的后台是:家长

家长殴打记者,电击叫停之后,网戒中心的家长们多对记者表现得高度的提防,网戒中心的家长表示已经有记者挨了打。

“热心家长”组成的别动队,只要经得父母同意,他们就会迅速把人抓回临沂,无论在中国的哪个角落。

04

毁灭

无法愈合的伤疤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从那里出来的孩子,没有人不会惧怕那里,

恐惧也可能笼罩着一生,

甚至是死亡……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网戒到底有多可怕?

张旭同出来后患上抑郁症,试图过自杀。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去年8月,有报道称安徽男孩被父母送到合肥一家特训学校网戒,最后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被送了出来。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如今,

2018年10月22日,一条视频再一次敲打着众人的神经。

声音大概是十一二岁的男孩,哭喊着妈妈、惊恐尖叫。

视频发布者称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十三号室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不过后来报道称:“网戒中心”传来的叫声是8岁精神发育迟滞患儿

但北京青年报转发的视频也不能幸免被删除了。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然而,有意思的是,直击现场的官方回应是便秘?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然后又有一个版本,爷爷奶奶称孩子爱哭叫。

视频发布者已接受调查……似乎杨永信又赢了?

已经三个版本了……

网瘾的世纪谎言:著名恶魔艺术家,杨永信

一条男孩惨叫的视频,之所以引来如此之大的震动,是因为很多人记忆中,那是恐怖的。

网戒的阴霾给多少人的身心造成了巨大创伤。

即使是旁观者的我们,

仍然记得一位母亲的那句:加大剂量,电死他!

依然记得那个进入网瘾戒断学校不到48消逝就带着20多处伤痕死去的少年。

记得那些“如果你再把我送回去,我永远不会原谅你”的话。

依然记得……

将来的命运,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孩子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END

冷镜 出品

·人性世界里的一束光·

冷·镜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